重视课前说话 提高语文素质

时间:2022-09-20 09:35:19

重视课前说话 提高语文素质

【摘要】说话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笔者在教学中将说话能力的培养纳入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确立三级训练目标,用说话的三步教学结构,实施说话的三结合方式,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说话能力;训练目标;教学结构;教学三结合

说话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在教学中坚持将说话能力的培养纳入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从高一开始,利用课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说话专项训练,而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说话教学。我的做法如下:

一、确立说话的三级训练目标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说话能力的培养过于忽视,再由于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所以大多数学生从未登台作过正式发言。在训练初始阶段,常常是大部分学生不敢说,或是不会说。针对这种情况,我制定了说话教学的三级训练目标:敢说―能说—会说。

所谓“敢说”,其核心是不怕说。要求克服惧怕心理,能大胆地畅所欲言。或叙述事情,或阐述见解,或介绍事物,一听其便。教师对说话内容及表达方式不做硬性规定,只要能做到仪态自然大方,语音清晰响亮、语速适当、语意清楚、中心明确即可。这个阶段学生可事先准备讲稿,个别能力较差者,还可允许其持稿照念。教师对学生应多给予肯定鼓励,切忌苛责。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不善措辞的学生,教师要多做工作,启发开导,消除其畏惧感,抓住动机,使其闪光点显露于众,这有利于激发兴趣。

所谓“能说”,其核心是说的清。要求学生能围绕话题,不偏离中心,做到观点鲜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表达完整流畅,表情自然恰当。这一阶段,教师对说话形式、说话内容和表达方式可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大致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学生可事先拟定说话要点,可持提纲上台,但不能照念讲稿。

所谓“会说”,则是要求说的好。要想说得好,就得讲技巧。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训练任务就是讲求说话的技巧,如音量、力度的控制,语调、语态(含手势、声势以及面部表情)的运用。以上是对口语质量的要求。在表达技巧上。还有说话的得体、语言推敲的方法的运用等等。这一阶段主要采用即席说话的形式,即事先向学生征集题目,课前以抽签方式确定说话的内容。同时还可以采用演讲、辩论等高级形式。

二、采用说话的三步教学结构

学生在课前说话演讲时,在具体操作上,我采用了“说—议—结”三步教学结构。全班学生按双学号或单学号的顺序先后依次上台,每节课一次,每人说话不超过三分钟。台上学生说话时,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边做好要点记录。台上学生说话结束,全班学生先互相交换一下看法,然后结合本阶段训练的具体要求对该同学的说话进行评议。最后,教师综合学生意见有侧重地进行分析和小节。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该学生课前说话的评议和小节,提倡以激励表扬为主,让学生在说话训练中,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如此,学生就会充满信心,积极进行课前说话准备,说话训练的质量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三、实施说话教学的三结合

一个人的说话能力不是单纯的说话技能、技巧的体现,它还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品位、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等其它因素,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体现。因此,我在说话教学中不是单纯进行说话技能技巧的指导,而是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将说话教学与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写作和听读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说话教学与思想教学的结合

语言是物质的外壳,是思想交流的工具。语言的力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体现的思想道德的力量,取决于听众和读者对语言所表达的情和理的共鸣和认同。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语言所表达的内容逆情悖理,即使巧舌如簧,也是难以打动说服听众读者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说话教学中应高度重视思想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说话中的思想教育,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通过说话的效果逐步提高认识。

其次,说话教学与思维训练的结合

于漪老师认为,读写听说四种能力,其内在的核心内容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思想能力和语言能力。语言即是思维的工具和手段,又是思维的体现和结果。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既是互相制约的,又是互相促进的。所以要提高说话能力,就必须重视思维训练。

学生的思维品质表现在说话中的毛病常见的有:广阔性不够,难以发散展开,思路不广;逻辑性不强。思想不严密。思路混乱,缺乏条理,把握不住中心;准确度不高,词不达意,等等。广阔性不够,多因不懂思维发散的方法;逻辑性不强,往往由于对中心的不明确或对事理分析能力的缺乏;准确度不高,则常常是因为词汇的贫乏或辨析力不强。对于上述情况。应有针对性地结合阅读和写作教学,在说话教学中反复加强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想象力、应变力和调节力。

再次,说话教学与写作听读的结合

读写听说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具体表现。这四种能力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写作听读能力的训练,有利于说话能力的提高,同样的,说话能力的训练又有助于其它三种能力的增强。说话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口头作文,因而也要遵循写作的规律。说话的质量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有关,因而开展说话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并提高阅读的能力。说话内容通过声音传递,学生通过听记评议,既可训练学生对口语信息的快速准确的感知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评析鉴赏能力。所以,坚持把说话训练与写作听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综合效应。

课前三分钟的说话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具有民主、灵活、开放的特点,立足于素质培养,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上一篇:打破语文教学瓶颈,绽放语文教学之花 下一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