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铅之行始于手

时间:2022-09-20 08:56:57

接连发生的几起铅中毒事件,让铅中毒,这个原本很少被寻常老百姓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但铅中毒造成的损害究竟有多严重?作为普通人的家长们又该如何去做?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首都儿科研究所副研究员谢晓桦。

“铅中毒这个公共卫生问题能引起媒体和广大人群的关注,这其实是一件好事。但若‘谈铅色变’也大可不必。”谢晓桦说,“但多了解一些铅暴露的常识,让孩子们远离铅损害也是必要的。”

铅:3条途径,乘虚而入

“铅暴露的问题的确应该引起家长们的关注。”谢晓桦说,“因为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在同样状况下,儿童吸入铅元素的量要比成人多得多。”

谢晓桦解释,儿童体内的铅元素,主要通过以下3个途径摄入:

1 消化系统。铅在我们生活中实际上是无处不在的。它是一个很好的颜色稳定剂,比如,孩子们喜欢的一些色彩鲜艳的塑料玩具中可能就含有超标的铅;而孩子们存在着广泛的手一口行为,他们会四处触摸,然后会在不洗手的情况下直接用手抓东西吃。在这个过程中,沾染在玩具以及各种物体表面的微量铅粉尘就会随着食物进入消化系统被吸收。

2 呼吸系统。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有很多铅粉尘,尤其是汽车尾气所释放的铅元素多聚集在距离地面1米左右的大气中,而这一带恰好是学龄前儿童的呼吸带。

3 皮肤。铅会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大量积累后也会造成铅中毒。但通过皮肤吸收导致铅中毒的病例相对较少:

有些家长看到这些情况会有疑惑:处在同样的环境中,为什么铅专挑孩子而没有侵袭成人?谢晓桦解释,这与儿童的特点有关。一来,成人很少会不洗手直接用手吃东西,这等于杜绝了从消化系统对铅的摄入;二来,跟成人相比,儿童正处于生长旺盛期,单位体积下,儿童吸入的铅量比成人高,也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第三,对于已经吸入体内的铅,由于生理原因,同样情况下,成人可以99%地排出,而儿童只有66%可以排出。长期累积,就会发生中毒现象。

铅中毒:没有特异性的表现

除了尽量避免铅对孩子所造成的伤害,家长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是否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症状来分辨出孩子是否已经被铅伤到了。那么,哪些症状该引起家长的警惕呢?

谢晓桦说,铅中毒在很多孩子身上并没有特异性的表现。有些孩子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多动和易攻击,有些孩子可能表现为嗜睡、失眠,而另外一些孩子可能表现为恶心、厌食、便秘和腹痛等。一般来说,下面一些症状可能提示着铅中毒的存在:

神经系统症状。铅中毒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比较大。在有些孩子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则表现为多动、易攻击别人,成了“小霸王”,动不动就打人,或者嗜睡、失眠。严重一点的,可能还会出现头痛。当然这些都不是特异性的。国内外还有报道,儿童铅中毒可引起儿童的智商下降。

胃肠道反应。有些孩子体内的铅超标后,表现为食欲不好、溃疡、异食癖。如有些小孩喜欢吃墙皮。在美国,上世纪50年代以前也曾经存在这一现象。当时的建筑墙皮脱落以后小孩喜欢吃,而当他们体内的铅超标后会更喜欢吃墙皮(即异食癖),形成恶性循环另外,有些孩子则可能表现为便秘,或者腹泻。

腹部绞痛。这实际上是消化道的一个症状,这种表现相对来讲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表现。这种疼痛与普通的肚子疼不一样,属于绞痛。

贫血。有些孩子表现为贫血,而且是长期营养不良性的贫血。

免疫系统的改变。免疫系统改变表现容易感冒,容易发生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等。

远离铅的危害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铅可能是无处不在的。所以,想让孩子远离铅的危害,首先还是要从生活习惯入手。谢晓桦说,因为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大环境中的铅含量水平儿童家长是无法改变和控制的,但家长却可以通过纠正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来帮助孩子尽量少摄入铅。

勤洗手。帮助孩子养成吃东西前洗手的习惯非常重要。因为很多物品表面都可能含有铅,如玩具、墙漆、餐具的彩釉、孩子画画用的油画棒等。

远离含铅的食品。许多食品中的铅含量比较高,常见的有松花蛋、爆米花等。还有一种非常常见但很少被关注的铅含量较高的食品种类:易拉罐。虽然易拉罐本身是安全的,但易拉罐的焊接缝常需要铅和锡焊接。如果易拉罐放置的时间较长,焊接缝中的铅就会溶解到饮料中;而这种甜味儿饮料又正是孩子们所喜欢的。

纠正孩子啃铅笔、手指的习惯。在做研究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常见的问题:稍微大一点的儿童喜欢啃咬铅笔,小一点的儿童喜欢啃咬指甲。铅笔外漆中可能含有铅,指甲中附带的灰尘中也会含铅――铅尘是非常微小的。

慎重使用某些中药及痱子粉。有些中药中的铅含量比较高,要慎重使用。例如,在南方一些地区比较常用的防治孩子起痱子的药物;某些痱子粉、爽身粉中的铅含量也超标,涂用后,就可能被孩子通过皮肤的途径吸收。

不带孩子在主干路附近玩耍。毫无疑问,汽车多的地方尾气就多,空气中的铅含量也会相应升高。谢晓桦曾经遇到过这样的病例: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一个1岁多的孩子血铅水平非常高,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孩子经常在住宅附近的一个几条主干道交汇处的街心花园玩耍。这一区域中铅含量相对会比较高。

戒烟。有些人以为吸烟与铅中毒并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吸烟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烟丝中含有铅,在烟的燃烧释放过程中,孩子就会吸入体内,虽然对成人来说含量很小,但对儿童来说就不小了。

少与孩子“贴脸”,不涂指甲油。有些家长刚从外面回到家里不洗脸、不洗手就去抱孩子,这也会造成铅污染。因为环境、化妆品中的铅粉尘会在这个过程中污染到孩子。另外,口红、指甲油中的铅含量也比较高,不但不应该给孩子涂用,家长也应该尽量少用。

谨慎挑选玩具,定期消毒。买玩具的时候要买大商场、大品牌的玩具,孩子用的东西要勤洗、勤消毒。

常通风,慎装修,擦拭要用湿抹布。家中要常通风,擦拭灰尘要用湿抹布,以免二次污染。选择家装材料时要尽量选择环保材料。

奶制品是预防铅损害的“药”

如果孩子体内的铅水平还没有达到中毒的程度,只是含量相对多一些,有没有排出的方式?

谢晓桦说,已经摄入孩子体内的铅怎么减少,首要的问题不是怎么排出来,而是要首先找到污染源,否则,在不知道污染源的情况下盲目排铅,并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然后才是营养干预和行为干预的问题。

奶制品是一种非常好的排铅良“药”。因为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等营养素和微量元素,其中的二价阳离子,如钙、铁、锌等可以与铅产生竞争性抑制,帮助体内的铅少吸收、多排出。反之,如果这些营养素和微量元素缺乏,铅就会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富含营养元素的食品。如瘦肉、鸡蛋、豆腐,包括动物的肝脏等,家长也应该多给孩子吃。富含钙、铁、锌等元素的食品部可以对孩子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TIPS 1:什么是铅暴楼

铅是具有多器官毒性的重金属。在人体内没有任何生理作用。正常人的身体里原本不应该含有铅,只是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含铅物品的广泛使用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积月累,我们与铅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致使一部分铅尘侵入机体,使我们的血液、组织中或多或少含有了铅,学界将这―病理过程称为“铅暴露”或“铅接触”。

铅侵入体内,首先进入血液,和血细胞结合引起血铅升高,然后随着血循环周游全身,并在大脑、骨骼、骨髓和肝肾等脏器沉积,引起这些脏器的损伤和功能障碍铅暴露的程度越高,人的年龄越小(尤其是胎儿),机体受到的毒害就越大。目前,适时监测血中铅的浓度,已成为目前国际上防治铅暴露的重要手段。

TIPS 2:成人与儿童的铅中毒

铅和其化合物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中毒途径可由呼吸道吸入其蒸气或粉尘,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循环超过一定的血浓度而发生机体损害。

成人对铅毒性的耐受力相对较强,国外学界认为成人女性血铅浓度超过200微克,升,造血机能就会受到损伤,同时也表现出神经衰弱的症候群;成人男性血铅浓度超过250微克,升,造血系统损伤也会出现。

儿童对铅的毒性则极其敏感。

我国卫生部的相关规范指出;成人可接受的血铅浓度上限为460微克,升,而儿童的血铅浓度超过100微克,升即诊断为高铅血症,超过200微克/升诊断为儿童铅中毒。

TIPS 3:卫生部《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

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要依据儿童静脉血铅水平进行诊断。

高铅血症: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为100-199mg/L;

铅中毒:连续两次静脉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200mg/L;并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中、重度铅中毒。

轻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00~249mg/L;

中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50~449mg/L;

重度铅中毒: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450mg/L;

儿童铅中毒可伴有某些非特异的临床症状,如腹隐痛、便秘、贫血、多动、易冲动等;皿铅等于或高于700mg/L时,可伴有昏迷、惊厥等铅中毒脑病表现。

上一篇:白领断食有讲究 下一篇:为孩子精选健脑营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