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中小学生2002-营养状况分析

时间:2022-09-20 08:30:42

铜川市中小学生2002-营养状况分析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53.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37-02

【关键词】 营养调查;营养不良;肥胖症;学生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营养状况对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影响极大。营养不良可导致发育迟缓、贫血;肥胖可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增大、学习成绩下降和性早熟,且肥胖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为了解铜川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变化趋势,以便为制定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2-2005年对铜川市7所中小学校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2-2005年铜川市7所监测点校学生健康体检资料,中学5所,小学2所。共调查学生37 616名,其中小学生6 719名,初中生17 543名,高中生13 354名;男生18 278名,女生19 338名。

1.2 方法 按照卫生部下发的《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方法和要求测量身高、体重。采用“1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1]评定营养状况,体重在标准体重的90%~110%为正常,低于90%为营养不良,高于110%为超重,超过120%为肥胖。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4 a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营养正常23 414人,占62.24%;营养不良10 049人,占26.71%,以轻度为主,其中轻、中、重度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3.44%,3.21%和0.07% 。超重2 432人,占6.47%;肥胖1 721人,占4.58%。学生营养不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8,P<0.01);超重、肥胖各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74,0.66,P值均>0.05)。见表1。

2.2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变化趋势 小学生2002-2005年营养不良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9,P<0.01);肥胖和超重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6,6.12,P值均>0.05),其中肥胖检出率2002年与200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 P<0.05)。初中生2002-2005年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6.91,3.19,3.40,P值均>0.05);高中生2002-2005年营养不良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6.32,P<0.01),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6,1.93, P值均>0.05)。

2.3 不同学段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见表2。

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7.93%,26.06%和32.00%,随学段的升高而升高,各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7,P<0.01);超重检出率分别为7.86%,7.37%和4.58%,随学段的升高而降低,各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0,P<0.01);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25%,5.62%和2.36%,随学段的升高而降低,各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37,P<0.01)。

2.4 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比较 男、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5.87%和27.51%,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8, P<0.01);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6.22%和6.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8, P>0.05);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81%和3.41%,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3, P<0.01)。见表3。

3 讨论

铜川市2002-2005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结果显示,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并存,均低于1995年全国中小学生的平均水平(32.6%,7.75%)[2]。但由于铜川市属于西北地区较为贫困的小城市,学生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沈阳(9.72%)[3]及上海浦东新区(19.09%)[4]等发达城市,肥胖率则明显低于经济发达城市[3-4],说明学生营养状况可能与地区经济条件及生活水平有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逐年下降,以小学和高中最为明显。营养不良检出率随学段的升高而上升,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则随学段的升高而下降,提示营养不良预防的重点人群是中学生,肥胖预防的重点人群是小学生。由于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需求增高,饮食补充应及时、充分。小学生多喜欢吃高糖及高脂食物,饮食不节制,运动量小,从而导致肥胖。

不同性别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检出率不同,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可能与女生喜欢挑食、偏食、吃零食,导致正餐食欲较差,饮食不规律,以及为追求苗条身材而过分控制饮食等因素有关[5]。

针对铜川市中小学生目前的营养状况,应以学校和社区为重点,结合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大力加强营养与健康知识的普及,使家长和学生认识到营养不良及肥胖对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影响。同时使人们普遍掌握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参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劳逸结合,给学生创造条件;教育学生重视户外活动,坚持经常、持久、足够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教育学生吃好早餐,少吃零食,纠正偏食、挑食、盲目节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家长应注意给青春发育期的孩子及时补充优质足量的蛋白质和能量。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措施,以达到预防和降低营养不良及肥胖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白呼群,主编.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30-32.

[2]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1995).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

[3] 连志勇.沈阳市中小学生1996-2003年营养状况变化趋势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301.

[4] 杜尉英,郑晶泉,胡佳,等.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生2001-2004年营养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6,27(3):227.

[5] 曹俐.徐州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603.

(收稿日期:2007-06-13)

上一篇:常州市小学生肥胖现状调查 下一篇:吸毒社会规范及吸毒倾向对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