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验培养学习学习生物兴趣

时间:2022-09-20 08:01:11

通过实验培养学习学习生物兴趣

生物学实验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按照书本上的实验步骤,要求学生一步步地模仿操作,或者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就放弃操作过程,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课堂抑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发展。生物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课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充分地把学生融入实验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实验现象,努力解决实验问题,既有效利用了实验的教育价值,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一、巧妙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进行和个性的发展。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活动,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探究“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实验中,有些学生讨厌蚯蚓,或者对蚯蚓存在恐惧心理,不愿意做实验。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给蚯蚓建造一个温馨的家”。同学们非常兴奋,他们四人一组,通过在校园里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讨论和设计“蚯蚓之家”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利用可乐瓶、食品瓶、花盆等设计实验方案,然后采集蚯蚓、土壤、树叶等,建造一个蚯蚓的“家”。为了保持土壤透水、透气,有的同学还在瓶子底部挖了一些小孔。有些同学对蚯蚓呵护备至,甚至把蚯蚓当作宠物来饲养了。两个星期后同学们汇报和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蚯蚓之家”。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掌握了适于蚯蚓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且观察了蚯蚓的形态结构特征。实验结束后,同学们主动把蚯蚓放回大自然,体现了关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生物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抽象的知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提不起兴趣,巧妙地设计一些活动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能量与呼吸”这一节时,由于以前没有涉及这方面的知识,能量的释放和利用过程又比较抽象,很多同学表示不能理解。为了让同学们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我插入了这样一个游戏:在班长的带领下,同学们随着口号一起做迅速起蹲的动作,全体起立开始,1分钟时间看谁做得多。大家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我就此引导同学们:剧烈运动过后,你有什么体会?根据自己的体会,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们纷纷举手,提出了以下问题:

“我想比较人在安静状态下和剧烈运动后的呼吸次数有什么差别?”

“我想探究人体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有什么关系?”

“我想知道能量的释放与呼吸是否密切相关?哪些事例可以证明?”

“我想探究在呼吸过程中气体的成分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活动引入课题,使同学们在游戏中轻松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摆脱以往生硬灌输的教学模式,化难为易,在快乐和欢笑声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设计问题环节,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实验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绝大多数的中学生物实验都体现了这个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教师应结合每个具体实验,帮助学生由了解到理解,最后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把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枯燥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计实验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深厚兴趣中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光合作用产生氧”的实验为例,教师首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将一盆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同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和小白鼠都能正常地生活着;在黑暗的条件下,小白鼠很快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

同学们根据以上的问题,作出如下假设:

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供给小白鼠呼吸,小白鼠才得以正常生活,在黑暗的条件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玻璃罩中缺少氧气,小白鼠很快窒息死亡。

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实验原理,材料,装置等,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大部分同学以金鱼藻为实验材料,用排水法收集金鱼藻在阳光下产生的气体,当快要熄灭的竹签遇到这种气体时,迅速地燃烧起来。同学们分析这种现象,因为氧气具有能使快要熄灭的物质迅速燃烧的特性,从而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在阳光下产生氧气,验证了最初的假设。

三、巧妙创设探究情境,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

实验探究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个独立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作为学生实验探究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维能力,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在“探究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这一教学环节中,有的老师通过播放视频资料,或者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把现象直接告诉学生。学生没有经过积极思考,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死气沉沉。针对这一现象,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分发一条蚯蚓,鼓励同学们说:“请大家自己设计一些小实验,探究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看谁最聪明,能够得出别人不知道的结论。”同学们一听,立刻来了兴致,他们把蚯蚓放在解剖盘中,按照自己的方式研究起来。一个同学对着蚯蚓拍手,叫喊,蚯蚓没有任何反应。可是,当他用铅笔敲击解剖盘的边缘时,蚯蚓开始翻滚身体,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景。于是这个同学发言说:“蚯蚓没有听觉,但喜欢安静的环境。”另一个同学用铅笔、不同颜色的纸在蚯蚓的前面来回远近、左右向不同的方向晃动,发现蚯蚓没有任何反应;然后,他把蚯蚓放在一个黑暗的纸盒中,用聚光的小手电筒照射,发现蚯蚓做出明显的躲避光线反射,从而得出结论:蚯蚓没有视觉,但体表有感光细胞,可以感受光线的强弱。有的同学分别把蚯蚓放在硬纸板上和玻璃板上,比较它们在哪个平面上爬得更快。还有的学生更是别出心裁,用文具盒、硬纸板搭了一个45度的斜坡,把蚯蚓放在斜坡上,观察蚯蚓向哪个方向爬等等。

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优化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和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更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勤于动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思维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旋律,学生学得更轻松,觉得生物课更有趣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也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上一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少教多学” 下一篇: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