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时间:2022-09-20 07:46:09

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读初中的时候,有一篇课文是《杨修之死》,谈了杨修与曹操斗智的故事。语文老师分析得头头是道——杨修那么有才,屡屡让曹操难堪,曹操那么小肚鸡肠,就因为曹操认为杨修比自己聪明,就把这么一个聪明的人给杀了,曹操奸雄的形象就这样刻在脑子里。

后来读《三国演义》、《三国志》,我就开始有点怀疑《杨修之死》的真实性。曹操是那么地爱才、惜才,又是一个用才的高手,他怎么可能因为杨修比自己更聪明就杀了杨修呢?

曹操爱才的故事很多,大家对“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典故烂熟于心,而手下的谋士郭嘉更是被他比作自己的张子房,以至于郭嘉死时,曹操痛苦不已。所以说,如果曹操只是妒忌杨修的才能而把杨修杀了,这有些说不通。

杨修到底是怎么死的,在《三国志》里,我们找到了答案。

杨修作为曹植身边的幕僚,一直深受曹植器重,而杨修的才能也确实让曹植如虎添翼。在曹植与曹丕对世子之位的竞争中,曹植也一直是遥遥领先,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杨修。

然而在世子之位的争夺战中,不到最后,是不会分胜负的。曹操南征孙权,留下自己最信任的儿子曹植留守京城,这本是对曹植最大的器重,也是想让曹植好好历练,为将来继位做准备,曹操甚至临行之前还告诫曹植曰:“我过去做顿邱令的时候,是23岁。现在想想那时的所作所为,到今天也没什么后悔的。你今年也23岁了,也要勤勉自励啊!”遗憾的是,曹植身上诗人的狂放风格经常发作,“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试想,老子几十岁的人了,还在外面冲锋杀敌,儿子却在后方胡作非为,曹操看到这样的报告,能不寒心吗?而曹丕却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加上平时注意笼络曹操身边的亲信,众多文武大臣都替曹丕说话,曹丕慢慢地占了上风,最后被立为世子。

其实只要曹操一天不死,曹丕一天不上位,曹植还是有机会翻身的,曹植手下的谋士杨修、丁仪、丁廙等人也劝曹植不要放弃,出了不少的主意。但在曹植开始失宠之时,又出了一件大事。就是曹植在魏国的都城邺城奔驰于弛道中。弛道是魏王的专用道路;司马门除了皇帝,其他人是不能驾车驰行的。曹植这样做,既失了礼仪,又把他内心对于权力的渴望暴露得一览无余。其结果是曹植被从曹操的接班人名单里除名,公车令也被曹操给杀了。

杨修作为曹植的幕僚,颇有才策。曹操是深知谋士的力量的,搞不好就会导致曹氏兄弟相互残杀,这是曹操最不愿意看到的。刘表的两个不肖子就因为兄弟相残,最后成了别人嘴里的一块肉。要想让兄弟不相残,只能断了曹植的胳膊,让他不能兴风作浪。杨修作为曹植身边的第一谋士,又是袁术的外孙,为了保全大魏基业,给曹丕扫清障碍,杨修之死也就在所难免了。

上一篇:发展现代种业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下一篇:“财改”新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