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访绝壁采药人

时间:2022-09-20 07:02:20

小龙湫景区内,兀立两峰,高度百余米。哨声过后,一着红衣之人,便自峰顶落下,腰间的绳子飘来飘去,煞是轻盈。飞渡更是叫绝。两峰对峙,“飞渡人”利用臀间的“飞行器”,躣——自天柱峰顺势而下,接着四肢伸直、几个空翻。演者镇静自若,观者倒是心惊胆颤、屏息止气,精彩处啧啧称奇。导游们会告诉你,这种绝技是雁荡山人在悬崖绝壁采药时练就的。

飞渡是何等的奇人?他们是如何工作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种表演?他们都身怀何种绝技?种种疑问困扰着我。几经采访,才知他们就是雁荡深山采药人。

深山采药

苍郁葱茏的夏日,雁荡山一个被叫做“扶梯头”的山峰。

我转头往崖下一看,不禁有些眩晕:直直的峭壁成90度,深不见底,而岩石已被风雨侵蚀成无数的小窝,此时我也像采药人一样栓了一根绳子吊在半空中。

万成洪腰系药篓、编织袋,在绝壁间窜来窜去地寻找金钗石槲,那动作就像猴子摘桃,双脚还不停地踢腾,以此掌握身体的平衡。

我腾出双手来小心翼翼地拍摄老万绝壁采药的镜头,胳膊紧靠在岩石上,两腿瑟瑟直抖——我一直担心这绳子会不牢固。下来之前,我将绳子拽了一下,有一伸缩的弹力,于是问帮我拉绳的周朝义“绑在这小树上,能行吗?”他的手一摆:“绝对没事的!”因为他太年轻,我不敢相信。听说我要下到至少六米的地方,老万极力反对:“下到两米就啦!”但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将自己套进圈里、兜住屁股,然后往下放。因担心脚下不稳,总往崖下看。老万则训斥:“不要往下看,往上面看!没关系的,下来,下来!”我一步一步地往下挪。老万教我如何放绳:右手绳子往下一松,另一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上提,人也就会往下降,所以并不费力;但往上升的话就很难,因为左手往上提负担的是整个身体的重量,而且倒绳不顺。更重要的是,两根绳子千万不能绞在一起,那时就没有办法活动绳子,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有一次,周朝荣的弟弟周庆福就被绳子缠住了,急出一身汗,使尽浑身力气还是悬在半空中。没办法,只能向崖上呼救。正在拉绳子的周朝荣急忙栓了一根绳子下去,帮他解开,才算捡回一条命。

天开始下雨。衬衫湿漉漉地裹在身上,额头冒出的汗珠子滚到眉毛上,然后滑进取景框里模糊了眼睛。我只能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拭玻璃取景器。

看老万采药就像欣赏舞蹈!他时而荡在空中时而攀在壁上,时缓时急时左时右,简直就是长臂猿在树间跳跃。双脚猛地一蹬,右手急速地放下绳子,点一下崖壁,又放,接连六七次,然后落到另一个地方。他伸出左手揪了一束崖草,回身下看,像在寻找人,猛地掷了下去,然后侧着身子,右手扒着岩石横向奔跑,又荡到另一处。此时,他看看是否自己想要的草药,稍静了一下,猛地一转身,又蹬到另一处。

下落到中间时,突然老万抱住了头,并“哇”地大叫了一声——原来是崖上的一颗石头掉下来击中了他头顶。虽然石头不大,但在重力加速度的状况下,力量可是不小。等回到地面,周庆荣急切地扒着他的头看:头发被殷红的血浸染了一大片。“赶快到医院看看。”“没事的,没事的。小事,还值得去医院?”老万搔拉一下头皮,走了。对于采药人,磕磕碰碰、刮伤擦伤是经常的事,但这次比较厉害。

这一趟,他们收获并不多,尽是些金龙珠,而名贵的金钗石斛却未见踪影。老万说,崖上采过一次,十几年还很难见到!

这是我们第三次跟他们上山采药。

追踪采药人

到达仙居风景名胜区时已是傍晚。金黄的阳光将山峰拉出了长长的影子;田间,农夫挑担颤颤而行;水牛在躬耕,一农妇怀抱孙子安坐田头等老农收工回家;一个村庄,三座山峰,十片稻田。听说,乐清雁荡山下灵岩的药农们正在这里采药,我们便赶来了。这几年,雁荡山的药材越采越少,生长的地方也越来越险。于是,他们就跑到黄岩、温岭、温州、文成等周边地带去采,因为那里的不“识货”,又没有这身绝技,所以药材相对较多。

村里很静,只有公鸡咕咕咕啄食的声音。

刚刚下山来的药农们聚到院子里,为是否继续留下来争论不休。他们已经来了五天,每天全体都要上山采药,当然分工各不相同:有拉绳的,有在绝壁间采的,有收集药的,有做后勤保障的。因为消耗体力的巨大,背绳上山的工作是雇当地人完成的,一是为了保持体力,二是兼做向导,单趟报酬是50元。每天早晨5点种,全体就已出发,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到达山峰,然后是放绳、采药、收药等重复的工作。一般地说,春天是最适宜的季节,不冷不热,草木复青,但不同的药材也有不同的季节,夏天是最不好的,一是太热,二是草丛里的蛇太多,不小心会被咬一口。傍晚收工时,药材和工具都留在山上的偏僻处,找一个隐蔽而又危险的地方存放起来,待到收工时,一并带走。为什么不将药材放在住的地方呢?“我们都上山采药了,有人到家里来偷怎么办?”一个药农解释。“再说,大家都知道这东西好,有那么多的人来讨,你说是给还是不给?”我无言以对,背着相机到田野里寻风景去了。

远山、稻田、水牛、待归的老妇、一棵姿态优美的树。夕阳里的一切都被涂上了一层淡淡的红色。

药农们终究没有留下来,一辆中型小客车载着他们消失在黑夜里。

飞渡第一村

第二天早晨6点钟,我们便赶往药农莫光荣的家里。莫光荣不在家。莫妻说,到集上买花盆去了。于是,我们进屋歇息。一推开门,地上是晾晒着一大堆的石槲。莫妻告诉我们,这是我们家分的——原来药农们从仙居回来后连夜就分了。莫家就分到0.75公斤的石槲和10公斤的黄藤。

老莫终于回来了。我们看他小心翼翼地将石槲栽到花盆里。雁荡人称石槲为“吊兰”,因为一时使用不掉,并且鲜着用效果最好,所以就养起来,但养过一段时间后仍然不如刚从山上采下来的好。个中原因,连老莫都解释不清。

下灵岩村有“中国飞渡第一村”之称,它背靠高高的纱帽山,前有百亩良田,一条清澈的小溪自村间穿过,风水非常好。村里的人本指望多出几个戴乌纱的官儿,想不到竟出了几个在绝壁上蹿来蹿去的能人。

其实,早在500多年前,雁荡山周围就有人居住,但以采药为业却是130多年前的事。村民在山间打柴、耕种,练就了一身飞檐走壁的本事。有一天,有叫仇加多和周如立的村民受一游人之托,在悬崖绝壁间采了手指状的植物。那游人付了5两银子,扬长而去。他们多了一个心眼,藏在怀里一棵,找药铺一问,才知道那是名贵的中草药。此消息传开以后,越来越多的人爬到山间采集,然后拿到市场上卖钱或直接交于药铺。因获利丰厚,久而久之,渐成职业。至今日,因为西药风行,买草药的人越来越少,更重要的是做其它生意更能赚钱,采药的人越来越少,崖壁间的草药也经不住无节制地采集,渐渐少见了踪影。

TIPS

雁荡山位于温州乐清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 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 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200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以山水奇秀闻名,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今雁荡山仍有原始的绝壁采药人,但极少,也难觅踪影。不过,作为游客,可以在雁荡山灵岩景区一睹表演者的风采,顺道饱览雁荡风光。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是自驾车或包车,均需要到雁荡白溪,再坐中巴进各个景区。

飞机:可先到温州永强机场或台州市路桥区的黄岩机场,再坐车到乐清转雁荡山或台州直到雁荡白溪,再转。

火车:线路一:火车直到温州,温州火车站对面的新汽车南站每天有发往雁荡山的班车,车费约30元,如等不及旅游班车,也可在温州火车站乘33路公交车到安澜亭码头轮渡到瓯北,乘往大荆、台州方向的中巴,车费约25元,2小时左右可达雁荡镇(白溪),再转乘景区公交车,前往雁荡山景区中心响岭头(10分钟可达,车费2.5元)。线路二:可直接到达雁荡火车站,然后乘公交到达响岭头。

长途汽车:温州以北的游客来雁荡山,以杭、沪、甬为例,在长途车站买票时,应买杭、沪、甬至乐清或温州的车票。要让司机提醒中途在高速公路雁荡出口下车,出口有7座小面包车可到景区内。 温州南部或西部的游客来雁荡山,一般要先坐车到温州或乐清再转车至雁荡山。

公交车:先到雁荡镇白溪,然后坐绿色中巴车可达主要景点(“二灵一龙”),但一般要等到车上有一定的人数才开,人多还是包车更好。

上一篇:专家指导 第6期 下一篇:野地之花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