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盗贴问题探析

时间:2022-09-20 06:09:57

网络文学盗贴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78-02

作者简介:朱文琪,(1990—),女,汉族,河北人,首都师范大学09级文化产业系。

摘要: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为网络文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网络文学市场旺盛的需求和网络传播的开放性特征,在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的同时,网络文学侵权的行为也愈演愈烈,网络文学盗贴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种形式。在对网络文学盗贴的现象及其危害描述后,文章从公众意识和阅读体验、网络文学盗贴的技术特征、维权难度、法律制度等方面对网络盗贴猖獗的原因做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学; 盗贴; 侵权; 危害

1概述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和读者规模不断扩大,其市场和影响力也在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与此同时,网络文学盗贴侵犯版权、著作权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所谈的网络文学盗贴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未经作者允许,将其发表的需付费阅读的文章或作品转载在其他未授权的网站上,另一种是将别人的文章转载后声称是自己原创的抄袭行为,通常也被认为是盗贴行为。

目前我国网络文学盗贴现象普见,隐藏在这种行为的背后是网络文学是否应该收费的问题。许多盗贴者标榜自己的转载行为秉承了互联网“自由、共享、迅速”的理念,帮助更多的读者享有网络资源,但笔者认为互联网这种精神实质更多的是在信息时代下倡导一种自由宽容、兼序并包的传播态度,并不是要求事事绝对共享自由。网络文学创作者也和传统文学创作者一样付出了自己的文学创意,以及各种资源的消耗,无论是书籍文学作品还是网络文学作品,读者都从中得到了情感、思想、文化等精神层面的享受。既然现实生活中的作家可以凭借自己的作品获得相应的权益,那么网络文学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收费也该是公正合理的。

2网络文学盗贴的危害

网络文学盗贴行为的存在,首先给网络文学授权网站现行的“微支付”付费阅读模式带来很大冲击。付费阅读的文章一旦被盗贴,读者便可以通过其他免费途径阅读该文,其付费阅读意愿就会大大减弱。网络文学盗贴网站的大量存在挤占了授权文学网站的市场空间,据估计每年盗版市场规模达60亿,而同期正版市场的规模仅为2亿元。

与此同时,与授权文学网站签约的网络文学创作者也因网络盗贴的盛行遭受很大的损失。在付费读者中又有很多是出于对连载小说来不及盗贴的新章节的迫切期待,或是出于对自己所喜爱的网络文学作者的支持,并不是源于自身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强烈意识,这一群体依旧是盗贴网站的潜在读者。如此,网络文学盗贴网站截去授权网站大量的读者。网络文学作者的利益的不到保障,将严重打击他们的创作积极性,有些作者甚至在作品创作一半时搁笔不置。

再者,网络文学盗贴的大量存在使得读者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轻易得到付费小说的全部内容,这种“易得性”进一步加深了读者“网络信息等同于免费资源”的错误观念,不利于培养读者为“无形”的知识性成果付费的消费习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更加淡薄。

3网络文学盗贴猖獗的原因

3.1公众意识和阅读体验。

首先,现阶段大多数国民更习惯于购买实物,还没有形成为网络信息等无形的“知识性”物品付费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其次,网络文学作品与实体书不同,实体书籍买到手以后意味着个人享有,而网络作品经过盗贴传播后能为更多人免费享有,读者自然不愿意花“冤枉钱”。此外,除了盗贴网站上有较多的弹窗广告和贴图广告外,读者在授权文学网站和盗贴网站上的阅读体验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保持着同步更新速度的盗贴网站自然受到许多读者的青睐。再者,在文学网站“VIP付费阅读模式”的影响下,有一些网络过分注重商业利益而忽视作品的质量,内容雷同、意义浅显、缺乏文学价值和文学艺术审美性成为许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弊病,,有些作品甚至中途断稿,读者付费后不能得到满意的精神享受,逐渐对付费服务失去信任,转而投向盗贴网站。

3.2网络文学盗贴技术要求低,权利人维权难度大

3.2.1网络文学盗贴手段非常简单,网络文学盗贴者只需要会简单的复制粘贴、手打、OCR(光学字符识别)等方法就可以对绝大部分文章轻松盗贴,而且相对于纸质盗版来说,网络文学盗贴减少了复印、排版、装订等中间环节,方便快捷,成本几乎为零。

3.2.2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作者和授权网站很难及时发现和制止盗版行为,加上很多网络文学盗贴“隐蔽性”强,大型盗版网站一般采取在境外注册站点的方法逃避检查,中小型盗版网站则采用不断更换域名的策略隐身,[1] (P174—175)侵权人的身份不容易辨认,造成网络侵权取证困难,权利人维权成本太高。

3.3.3侵权阅读是我国现阶段的一种大众普遍的行为,盗贴网站和侵权人数太多,对于少数知名盗贴网站的投诉不能防止付费内容外泄,也不能挽留阅读人群,读者还是可以通过许多其他盗贴网站看到这些信息,而对大部分盗贴网站进行投诉成本太高,可行性不大,很难实现有效的维权。

3.3管理网络文学的法律缺失 

3.3.1著作权管理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法实施条例》第六条明确规定:“著作权自作品完成之日起产生。”条例中所说的“作品完成之日”指的是整部作品的完成。而网络文学具有即时更新的特点,大多作品是以章节更新的方式每天上传,也就是说作品内容在全部完成之前就公布在网络上。那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网络作者的著作权在作品完成之前是否成立。如果著作权不成立,网络复制、转载、未经授权的作品内容是否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现实中网络文学盗贴肆虐的情况来看,此项管理规定不能适应网络文学的创作特点,如果不进行合理的修改和完善,将会导致网络盗贴行为更加难以控制,严重影响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3.3.2网络内容服务商的责任问题。

我国的著作权法修改后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国务院亦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但是,法律法规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界定,以及如何界定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和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只是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在具体实施时有许多漏洞与问题。[6] 盛大文学与百度文库之间的数字版权纠纷就折射出我国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在这方面的缺失。由于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明确网络服务商是否具有主动审核的义务,没有明确规定如何认定是否存在“主观过错”的标准,使得很多网络服务商认为自身并不负有主动版权过滤、防止侵权的义务,在现实操作中产生了许多诸如此类的例子。

上一篇:建筑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浅谈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