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

时间:2022-09-20 06:07:26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的会认字,识记“至、死、久、粒”四个会写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2.通过对“困”字的逐步理解,初步懂得字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渗透学习用字典的方法。

3.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中“用不了多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都会”一句,通过实验以及“蒸”字的动画演示、想象说话等感受小鱼的困境,产生对小鱼的同情。

4.适度渗透珍爱生命、感恩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创设情境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各种鱼儿在大海里自由生活的图片)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好多漂亮的鱼儿。

生:看到了许许多多鱼儿在大海里游。

师:是呀,大海是鱼儿们温暖的家,鱼儿们在海里幸福地生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鱼儿都能这么幸运。每当大海涨潮的时候,总有许许多多的小鱼(板书:小鱼)会被带到沙滩上,当退潮的时候,有的能重回大海,有的就只能孤零零地留在沙滩上的浅水洼里(板书:浅水洼里)而回不了大海。(在黑板上画出一些“浅水洼”)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浅水洼吗?

生:就是小水沟。

生:不是小水沟,是小水坑!

师:对。洼,是指一些低下去、凹下去的坑,这些低下去的坑里有一些浅浅的水,我们就把它们叫作――浅水洼。

师:在涨潮的时候,沙滩上就会留下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浅水洼。(在黑板上又画出五六个“浅水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留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注意“里”要读轻声。

(师范读,生跟读。)

二、读文识字,以境激情

师:咱们把书翻到第132页。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先问问大家,咱们在第一次读课文时一般给自己提怎样的要求?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这位同学给自己提的要求很高哦。老师给大家的要求不高,第一次读,咱们做到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把每句话读通顺就好。好,大家开始读吧。

(生自由读)

师:这篇课文的生字不多,也不难记。可是,要把它读准了却不容易。老师先请出两个音节――(课件出示:shèn zhēng)谁能来拼一拼?

生:shèn,zhēng。

师:他已经注意到了,要注意区分什么?

生:翘舌音,不,不是,是后鼻音。

师:哈哈,别着急,两个都是翘舌音。第一个是前鼻音,第二个是后鼻音。咱们永康人学普通话特别要注意区分前、后鼻音。你来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生领读,众生跟读。)

师:这两个音节的生字朋友来了,(课件出示:“甚”“蒸”)谁能把它们读准了?

(一生读)

师:除了要注意把前、后鼻音读准,还要注意把平、翘舌音读准。(课件出示“至”“死”)谁来?

(一生读)

师:大家发现了吗?刚才读的四个字正好可以组成这两个词。(课件出示“甚至”“蒸死”)谁来读?

(一生读)

师:你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得挺好的,但是连成词语时要同时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有些难。来,跟着老师来试一试!

(师范读,生跟读。)

师:请继续读生字。

(生认读“乎”“叨”)

师:组成了词,你还会读吗?

(一生认读“在乎”“叨念”)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在乎”的“乎”是轻声。

师:你真了不起。这两个词我们是第一次接触,“乎”在“在乎”这个词语里念轻声。跟着老师一起读。

(师范读,生跟读。)

师:(课件出示所有词语)词语们集合了,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生开火车认读)

师:刚才在拼音的提示下,每个生字大家都认得了。现在去掉拼音,你还能认读吗?一起来试一试!

(师出示小鱼形状的生字卡片,生齐读“甚至”。)

师:读得真好!(把“甚至”卡片贴到黑板上的浅水洼里,继续出示其他词语,读完后依次贴到一个个浅水洼里。)

三、紧扣“困”“蒸”,引发共鸣

1.聚焦“困”字,体会小鱼的困境。

师:同学们,请看(指着黑板)――这就是一条条小鱼被冲上沙滩后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形,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你认真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哪个句子打动了你,就用波浪线画下来。

(生边读边画)

师:老师把这几个句子打在大屏幕上了。(课件出示句子: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1)体会鱼多。

师: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一生读)

师: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被困在水洼里的小鱼有很多很多。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师:是啊,作者用了一个“甚至”把“几百条”和“几千条”连接起来,告诉我们被困的小鱼有很多很多。谁再来读一读?

生:“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把“甚至”读得很重,众笑。)

师:我听出来了,被困的小鱼真的有很多很多。这么多的小鱼被困住了,你一定――

生:很着急。

生:很难过。

师:那你再来读一读。

生:“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语速越来越快,语调越来越高。)

师:真好,你能用声音传达情感了。一起像她这样读一读。(生齐读)

师:这么多的小鱼,你能用上一个四字词语来表达吗?(课件出示:被困的小鱼

生:被困的小鱼许许多多。

生:被困的小鱼成百上千。

生:被困的小鱼不计其数。

生:被困的小鱼数不胜数。

师:是呀,这许许多多、成百上千、不计其数、数不胜数的小鱼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课件出示句子: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2)体会困境。

师:句中的“困”字我们在第五课中学过,当时课文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句子: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师:“星星困得眨眼”,这个“困”是什么意思?

生:星星累了,想睡觉了。

师:对,孩子们,咱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字典中关于“困”的义项)字典中有这样的解释:“疲乏困倦”,就是你们认为“累了”的意思。那咱们再来读读课文中的这句话。

师:小鱼困在水洼里,是指小鱼想在水洼里睡觉吗?这个“困”又是什么意思呢?请选择。

生:包围,小鱼被包围在水洼里了。(众笑)

2.聚焦“蒸”字,体会小鱼的险境。

师:孩子们,被困的小鱼仅仅是被水洼包围吗,它们还将面临怎样的危险?请回到课文,再次认真地读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它们将面临着什么。

(生边读边找)

生: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

(师课件出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

师:谁再来读读这个长句子?其他同学拿起笔来圈一圈小鱼面临着的几个重大危险。

(一生读,其他学生画找。)

生:被太阳蒸干。

(1)从字形中体会“蒸”干。

师:“蒸”是我们刚才学过的一个生字。大家发现了没有,“蒸”字下面是什么?

生:四点底。

师:古代造字时,四点底是由火演变而来的。所以现在看到的有四点底的字大部分都和火有关。(课件演示“蒸”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楷书的字形变化)

师:可是老师觉得很奇怪,沙滩上哪来的火啊?

(生争先恐后想回答)

生:是太阳太热了。

生:是太阳快把沙滩烤出火来了。

师:(课件演示“蒸”的象形文字动画:在太阳照射下,水洼下面好像一堆火在燃烧,水洼里的水一点一点地被蒸发。)是呀,水洼里的水慢慢地被蒸干,小鱼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啦!

(2)从实验中体会“吸”干。

师:不光太阳会把水蒸干,还有呢?

生:沙粒会把水吸干。

师: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这一点,老师特别做了一个实验,请看我在沙坑里倒水的情景。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把水染成了蓝色。(师演示实验)

师:沙子和沙子之间有很多很多细小的缝,那些缝就像无数根吸管、无数张嘴把沙坑里的水给吸干了。没有水,小鱼的处境就很危险。同学们,让我们用心来看看这些小鱼!(指读)

生: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

师:太阳出来了,更是无情地把本来就很浅的水一点一点地蒸干了。(在黑板上的浅水洼上方画出水蒸气)此时,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它们会说些什么?它们的感觉会怎样?

(师课件出示: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说:“

。”)

生:快来救救我!

生:我快喘不过气来了!谁来救救我!

师: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小鱼处境的危险。

(生读)

生:太热了,快把我送回大海!

师:那就请你急切地读一读!

(生读)

(3)回扣 “困”的含义。

师:此刻,让我们回头再来读读有“困”字的这个句子(出示句子),这个“困”只是被包围住那么简单吗?你觉得还有怎样的意思?

生:我认为应该是选另一种解释:陷在艰难、痛苦里面。这些浅水洼里的小鱼陷在了艰难、痛苦里面。

师:是啊,这些小鱼困在浅水洼里,陷在了艰难、痛苦里面。我们学汉字就应该这样,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字典中不同的义项,学习它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用法。

师:一个“困”字让我们读懂了小鱼的遭遇,读出了对它们的同情和关爱。老师为大家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

四、书写指导,拓展导情

师:同学们,还有谁也像我们一样读懂了小鱼的遭遇呢?咱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两个生字,(课件出示:“至”“死”)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生:“至”,我用减法记住它,“到处”的“到”减去立刀旁。

生:我来记住“死”,夕阳快下山的时候,一个人被一把匕首杀死了。

师:第一自然段中,还有两个生字要求会写。(课件出示:“久”“粒”)

师:这两个生字,是以前就认识的,今天要会写。在写之前,我首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写字的姿势。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检查一下老师写字的姿势。

生:一拳,一尺,一寸,老师的姿势很棒!(众笑)

师:“至”和“死”两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啊?

生:上下结构。

师:大家再来检查一下老师握笔的姿势,注意大拇指和食指离笔尖远一点。(范写“至”字)看,这部分刚好是在上半格。“土”呢,刚好是在下半格,要注意的是最后一笔要长一点。写好了!咱们跟书上的字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生:老师写得很有笔锋!

生:老师和书上写的一模一样,100分!(众笑)

师:谢谢鼓励!每一个字就这样认认真真地写两遍。

(生书写)

师:就写“久、粒、至、死”这四个字。写完了第一遍,先不忙着写第二遍,先看看第一遍写的字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能够一遍比一遍写得好的,我们把它放在展示台上,让大家学习。(展示学生的字,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一、聚焦“很慢”,读懂男孩

师:课文中有没有人听到小鱼的求救声?

生:小男孩。

师:(板书:小男孩)去文中找一找哪一段讲小男孩读懂了小鱼的心里话,在救小鱼?

生: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课件出示: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你从句子的哪些词语中看出小男孩在拼命地救小鱼?

生:“不停地”“弯下腰”。

师:是的,一刻没停过。还有吗?

生:“每个水洼前”,表明他一个都不错过。

生:“捡起”“用力地”“扔回”,表明他很用力。

师:是的,很用力。每一条小鱼,都很用力地扔一次。我们一起跟着小男孩来做一做。(课件出示句子,师朗读,生做捡鱼、扔鱼的动作。)

他来到第一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他来到第二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他来到第三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他来到第四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累吗?

生:(不停地揉手臂)累,好酸呀!

师:(笑)你们只做了四次动作,就觉得累了。而这位小男孩,他不停地捡,不停地扔,不停地捡,不停地扔,重复了几百次,累吗?

生:累!

师:这么累,他为什么不放弃?

生:小鱼在等着他。

生:他停下来,小鱼就死了。

生:他想多救几条小鱼。

师:是呀,小男孩想救出更多的小鱼,因为他在乎每一条小鱼!

师:虽然累得汗流浃背,捡得腰酸背疼,扔得小手都酸疼了。但他还是走到每一个水洼前,用尽全身力气把小鱼扔回大海。所以,他走得很慢,生怕――

生:错过了一个水洼。

师:所以,他走得很慢,生怕――

生:漏掉了一条小鱼。

师:所以,他走得很慢,一起读――

生:(齐)“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你愿意跟小男孩一起去捡浅水洼里的小鱼吗?

生:愿意!

师:来,一起来,他走得很慢,不停地――

生:(齐)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我替小鱼和小男孩谢谢你们!

二、深化情感,拓展导行

师: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许多被小男孩救起的小鱼又回到了大海妈妈的怀抱里。快听,小鱼在和小男孩说什么?(课件出示:小鱼又回到了大海妈妈的怀抱,它对小男孩说:“

。”)

生:谢谢你救了我!

生:幸亏你及时赶到,否则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我和伙伴们都会。

生:我是你在第四个水洼里救的小鱼,你救我的时候,我已经因为缺氧而晕倒,多亏你用力把我扔回大海,把我扔醒了。(众笑)

师:哈哈,原来用力扔还有这功效。

生:谢谢你,小男孩!你救了我们整个家族,你是我们的恩人。

生:小男孩,谢谢你救了我们!过几天你到沙滩上来一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会送你一个海底的贝壳!(众笑)

师:你太客气了!看,小鱼儿还给我们送来了一首小诗歌《谁在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师生同读。)

每天清晨,当我们听到小鸟在歌唱,那有多好;

每到河边,当我们看到小鱼在游戏,那有多好;

每到之处,鲜花盛开,小草碧绿,那有多好;

生命只有一次,

小鱼在乎,小鸟在乎,花儿在乎,我也在乎。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珍惜生命、感恩自然的馈赠吧!

师:下课。

(作者单位:浙江永康市实验学校)

上一篇:伍娜用平凡创造不平凡 下一篇:让语文简单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