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增加黄金储备利大于弊

时间:2022-09-20 05:28:15

适时增加黄金储备利大于弊

自从次贷风暴于去年吹袭以来,华尔街一片风声鹤唳,亏损、裁员、倒闭之声不绝于耳。而随着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国际集团拉响警报,次贷危机俨然已变成一场金融海啸,撼动了整个美国金融体系。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美元的购买力近年来持续下降,但是其作为世界主要支付货币的公信力依旧稳固。即便是在可能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美元资产的需求也是急剧上升,其中美国位居世界首位的黄金储备可谓“功不可没”。相比之下,中国现有的黄金储备数量在动荡的全球金融市场中应该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黄金具有稳定的内在价值,是一种可以充当货币职能的特殊商品,长期来一直被作为各国重要的国际储备。黄金储备在化解金融危机、维护汇率稳定、承担国际支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作为开放的发展中大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环境中,应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快扩大黄金储备规模,使其成为有效应对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维护人民币币值和人们心理预期稳定的重要手段。虽然增加黄金储备具有储存成本高、支付不便、易受国际黄金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在权衡利弊后,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抓住国际金价大幅调整的契机,伺机增加黄金储备,不仅必要而且颇具战略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有利于改善外汇储备结构,避免汇率剧烈波动的风险。从目前中国黄金储备量和在外汇储备中的比率来看,均明显低于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美国8133吨的黄金储备稳居世界之首,约占其国际储备的一半。世界黄金储备前十位基本为西方发达国家,且占各自国家国际储备的30%左右。而相对早已超过万亿美元的中国外储备来看,仅占外汇储备1.3%的区区600吨黄金储备显然太低。伴随着近年来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大幅度贬值,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面临着极大的汇率风险。中国理应适时扩大黄金储备规模,以改善外汇储备结构以及多元化持有外汇资产。倘若参照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储备结构,中国黄金储备至少要维持在国际储备的8%~10%之间。

其次是有助于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夯实强势货币购买力的基础。黄金能维护本国的币值稳定,特别是在发生金融危机之时,能承担最终的国际支付职能,而这种作用是其他外汇储备和手段所无法替换的。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亚洲爆发金融危机,韩国就曾在危急时刻发起全国性捐金运动,即民众自发和有组织地捐献自身拥有的黄金首饰,为渡过金融危机和走出经济困境出力。随着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其逐步向国际性自由兑换货币方向发展的步伐也在加速,未来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因素也在增加。扩大黄金储备,是未来稳定人民币汇率,并使人民币成为区域性强势货币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一旦出现货币诱发性金融危机,充足的黄金储备也能起到“缓冲器”的作用。

最后,在增强市场调控能力、稳定心理预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中国作为新兴市场,正在取代印度成为新的黄金消费大国,特别是近年来国内消费需求远大于国内黄金生产量。在股市、期市、债市等各类金融市场超常规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黄金消费能力会继续提高,金融投资的避险意识也会不断增强,这些都会扩大对黄金的消费和投资需求。而且开辟黄金投资买卖需求渠道,积极拓展个人黄金投资市场,将有效分散和化解人们所持有资产的风险,对稳定资产价格变化预期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另外,依照国际黄金市场运作惯例,未来中国黄金市场开放程度也会与时俱进,影响国内黄金市场稳定运作的因素或将渐趋复杂。这些在客观上都要求央行增强对黄金市场的调控能力,而扩大黄金储备是保障对黄金市场调控能力的基本条件之一。

上一篇:“万能+投连”瑞泰人寿之新举 下一篇:债券短期难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