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环境税实施中的难点及措施

时间:2022-09-20 03:29:28

刍议环境税实施中的难点及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环境税是主要的经济调节措施。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却存在一系列的实施难点,从而使得其有政策缺陷,并产生环境危害。所以我国在具体实施环境税时要结合OECD成员国的经验,扬长避短地制定环境税。

[关键词]环境税;理论依据;实施难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0-0062-02

1环境税的内涵及其理论依据

1.1环境税的内涵

环境问题是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一般把在特定的生态或环境问题中使用的税收都称为“绿色”、“生态”或“环境”税收,其中 “环境税”这个称法用得最广。

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环境税一般是指税收体系中与环境、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和税目的总称。它不仅包括污染排放税、自然资源税等,还应包括为实现特定的环境目的而筹集资金的税收、某些并非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却在实施中对环境起保护作用的税收。

1.2环境税的理论依据

环境经济学理论认为,环境资源价值化和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是征收环境税的主要依据。大多数学者认为,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但由于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使得环境资源的价格不能反映其生产和消费过程过度开发和利用。因此,通过环境税这一经济杠杆,可以实现环境资源价值化和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促使环境资源利用开发和社会发展的协调。这一观点来自于“福利经济学家”庇古的“外部性理论”。庇古认为,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厂商只关心边际私人净产出,但由于外部性的存在,边际私人净产出可以与边际社会净产出之间存在差异。为了克服边际私人净产出与边际社会净产出之间的差异,政府可以通过对污染行为以及自然资源的消费利用行为征税,从而使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一致,能够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环境税就是基于此理论来征收的,其目的是将外部性纳入外部性生产者的决策中,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从而消除生产或消费过程中的负外部效应,最终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2环境税在实施中的难点

2.1环境税的理论基础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1)边际外部成本和边际私人净收益难以确定,影响到环境税的效率。环境税的先决条件就是确定社会和私人边际成本,这样才能计算出准确的税率。污染损坏的成本计算虽然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机会成本法、恢复和防护费用法、工资损失法等,但是计算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另外,要想获得企业的边际私人净收益也是非常困难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企业“搭便车”行为的存在,企业不会向政府提供这类信息,反而为了享受环境保护带来的正外部性和减少或不承担公共义务,声称自己对环境不构成危害,或声称自身对公共环境的需求不高。政府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又不能对这些企业的具体信息实施有效的控制,结果是,污染企业仍然可以同样从环境保护中得到好处,致使环境污染出现持续性。

(2)一些情况下,征收成本太高。实施环境税后有两个问题:其一是监测每个污染源的费用。监测污染源的费用取决于污染物排放的流量、浓度、稳定的物理特征以及现有检测技术的有效性。当这些特性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那些比较僵化的税收制度就难以适应这种情况。也就是说,监测费用是非常高的。其二是监测污染责任的归属问题。有两种责任安排方式:一个就是把污染监测的责任赋予污染者,征管者通过对其所使用的监测仪器的审查和认可来保护其监测报告的准确性,这类似于一般税收的纳税申报;另一种是由征管者承担污染物排放的监测任务。经验表明,第一种的费用远远高于第二种。

2.2环境税存在消极影响

环境税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征税水平的两个方面:一是征税水平的高低;二是征税水平的稳定性。

(1)征税水平过高将对投资者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产生消极影响。理论上讲,环境税是一国为维护公众在环境方面的利益而制定的政策,用来限制有关部门和行业在某些经济领域的生产活动。这样,企业在安排生产计划时,就需要考虑到技术革新用以降低社会及企业的环境开支,通过革新或环境投资的企业就能够不断地增强在“环境经济”中的竞争力。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革新毕竟是一种高成本、高风险、长时期的投入,企业处于自身的能力和现实情况的考虑,认为在取得受益之前就有破产的风险。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来说,负担更重,会影响到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2)征税水平的稳定性对企业预期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虽然经济单位对经济体系的了解不是非常的深入,可是在政府不断运用相机抉择财政货币政策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同时也逐步培养了非政府部门对未来经济政策进行预期的能力。他们根据过去政策的效果,结合当前经济现状,预期下一期政府将采取何种宏观经济政策,然后将自己的经济行为建立在这种预期的基础上。

2.3环境税的专款专用问题

环境税的一个优点就是可以使一国政府征收到足够的资金用于环境改善、资源保护和补偿受害人。那么这是不是说环境税收应该专款专用呢?

(1)效率问题。一般来说,在开征环境税的初期,由于环境污染严重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治理,那么将由此而获得的税收收入用于环境治理并不会产生严重的效率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税收入与环境治理支出之间就不存在数量上的密切联系,这种方法闲置了资源,缺乏灵活性,产生效率损失并容易使这种税收演化为单纯的财政筹资工具,而不是消除环境危害的政策手段。

(2)公平问题。根据“受益原则”,专款专用的环境税将纳税人交纳的税收与从其使用这种税收消除环境危害中所得到的利益一致化,因而征收专款专用的环境税是一种分摊环境治理支出的理想方式。这种税收与OECD国家通过的“污染者付费原则”也是一致的,所以是公平的。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就涉及它的适用范围。这是因为,在许多场合,要确认环境税的纳税人从环境治理中获得的利益是十分困难的,这就使得专款专用环境税赖以建立的“受益原则”失去了现实基础。专款专用的环境税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是有效和合理的。

3环境税实施的保障措施

尽管环境税在实施中存在以上问题,但我们不能否认环境税是有利于社会福利增进的经济手段,我们要做的是始终利用其他经济手段,尽量改进环境税。我国在实施环境税时可以借鉴经合组织成员国在环保方面所采取的税收政策以及具体税收措施,避免上述难点。

3.1开征新税种

首先,重点在城市把原来的排污费改为开征排污税。其次,对消费税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消费品除烟火、小汽车、鞭炮外还应扩展到一次性包装物等白色污染。再次,对二氧化硫税和二氧化碳税可考虑在条件成熟时开征。最后,可以对民航等交通设施和建筑工地征噪声税,并把所获资金用于隔音设备投资或对居民进行补偿。

3.2调整现有税制

首先,完善资源税制度。可适当扩大其征税对象。广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以杜绝肆虐的生态破坏行为,待时机成熟不妨开征土地、海洋、地热、动植物税,并对不可再生资源课以重税。

其次,在现有税种中增加环境保护条款。

消费税:设计差别税率,鼓励清洁环保产品的使用。只要对环境有直接或间接损害的都应收较高的税。

增值税:增加对企业购置环保设备允许抵扣进项税的规定,而对购买已淘汰的构成污染的设备的企业应从购建固定资产上予以限制。

关税:实行进口差别关税政策,将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堵在关外。

3.3合理确定征收水平

环境税的征收水平不能损害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点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国的绝大部分企业与国外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实力差距还比较大,而且目前我国企业的负担已经相当重。若环境税征收水平过高,势必影响到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环境税的征收水平不应因政府财政目标的调整而进行调整,而应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必须警惕把环境税收当作增加财政收入或弥补赤字的工具。稳定的征税水平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3.4加强政府监管

开征环境税并不意味着多交税者可以多排污,必须建立严格的总量控制和监管制度:首先要解决地方环保部门的独立性问题,可借鉴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技监局的方式,建立起垂直的环境管理体制,切断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干预的渠道。其次,要加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尤其要大力提高重点地区基层环保执法监管的水平。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终身责任制,做到环评、审批、监管责任到人。

3.5积极参与环境标准的税收国际协调

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的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比较苛刻,对不符合环境标准产品采取的高税措施,形成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环境税收标准的制定工作,并运用国际税收协调,形成解决贸易壁垒争议的单边仲裁、双边仲裁和多边仲裁相结合的组织体系,保障和维护国家权益。

总之,要实现环境的有效保护,开征环境税只是完善我国环保政策的部分内容,它的进展还需要其他方面改革的配合,最重要的是建立能够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经济发展意识、发展体制和发展机制,并加强对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才行。

参考文献:

[1]王彩华.对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探析[J].现代商业.2012(12).

[2]付慧姝 俞丽伟.中国环境税立法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2010(1).

[3]于迪.关于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4]张亚洲.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刍议[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3).

上一篇:我国绿色地产市场推动因素探析 下一篇:浅谈花旦的表演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