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财务支付风险的防范策略分析

时间:2022-09-20 03:19:52

施工企业财务支付风险的防范策略分析

摘要:施工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财务支付风险的防范能力,才能实现自身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学习就施工企业财务支付风险的导致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面对这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防范施工企业财务支付风险的具体措施,以期给广大读者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支付;风险;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一、财务支付风险的内容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的利润,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生产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债权债务关系,如: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借款结算、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又有相互提供劳务引发的货款支付结算等。企业在项目来往中的支出结算,要及时收付款,以免发生资金问题,给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就施工企业而言,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来分析、防范和规避财务支付风险。施工企业财务支付风险主要来自:材料设备的供应商、工程的承包商、银行、有关的行政部门等。

二、影响施工企业财务支付风险的因素

1.市场风险,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施工企业的管制不是很规范,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施工企业的进行管理,再加上供求之间的矛盾,使得施工企业之间存在不正当的竞争关系,例如,有些施工企业不顾自身的财务状况在招标的过程中压低竞价,使得企业的财务存在潜在的风险。

2.投资管理体制不健全,由于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进而导致部分工程让给别的企业。过去的时间里,由于企业所生产的任务不能及时供给,被迫无奈,只好接受一批垫资工程项目,实施所谓的带资施工。然而垫资施工往往会导致企业消耗更大的实力,使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已去赊购材料等,这样都会使企业拖欠大量的工程款,对工程款不能及时结算。

3.缺乏自我的积累机制,随着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的扩大,要求企业要不断的补充所流动的资金,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如今的企业都要具备积累资金的功能,使企业能更好地发展。

4.所用的资金具有长期性,这就造成企业的大量资金呈沉淀状态,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率,个别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不断加大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然而这些企业除了使用现金支付以外,并么有使用其他的支付手段。企业过于盲目的对外投资,造成有出无进的结果,这样既减少了企业的资金来源,有直接影响了资金的运转。

5.施工企业对资金的管理权限过于分散,这就导致资金在使用上失控,外加企业经营不善,致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急剧下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流动资金根本起不到本质性的作用,反而因为企业的亏损,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在银行的贷款上,导致企业资金短缺,根本无力抗拒财务支付风险。

6.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也是施工企业财务支付存在风险的原因。有些建筑单位利用市场上供需不平衡以及施工企业急于承揽工程的心理,而要求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垫付资金并提供相应的保障金,而这时,施工企业往往会向银行申请贷款,但是,多种原因使得施工企业不能及时的收回资金甚至是成本,从而产生信用风险。

三、施工企业财务支付风险防范的措施

1.树立良好的防范意识

随着施工企业的不断运转,项目的经营风险是始终存在的,只能说存在的问题大小不一,施工企业为了避免财务支付中存在的风险,可以在施工前要求发包方提供保证金以及违约金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发包方违约,从而可以有效地防范财务支付风险。这样不仅为施工企业提供好了好的意见,又可以树立良好的防范意识,确保材料供应商和承包商的经营风险共同担任,还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措施。

2.建立合理的预警体系

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就是企业的财务支付能力,这是债权人对企业盈亏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企业建立合理的预警体系,可以客观的对企业支付能力进行分析,因此,建立合理的预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1)进行施工企业成本的合理预算

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合同进行充分的研究,事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以及组织计划,以保证达到施工项目及时完成、保证施工质量以及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还可以根据预定的方案及时的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修改,保证将施工的成本控制在预算内。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还要尽可能的采用新的技术以及新的设备,以更好地减少施工项目的成本。

(2)合理的进行风险的转移

防范施工企业财务支付风险可以合理的将风险进行转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措施:首先,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前,可以为工程购买保险,从而可以将部分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因为,考虑到施工工程的长期性以及艰巨性,因此,无法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因此,可以通过购买工程保险的方式进行风险的转移。其次,可以为施工人员购买人身保险,从而可以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伤亡给施工企业带来的风险。再次,还可以将施工企业的风险向第三方进行转移,如为保证材料的质量,可以要求供应商出具保函或是保证金,从而可以降低工程的质量风险。

3.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

企业应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益,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由于资金的来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它决定着管理调度的资金控制与选择。然而资金调度体系主要表现为:

(1)企业的总部对工程项目进行总的资金控制,项目负责人与公司总部在整个项目中是一种关系,主要责任就是管理好整个工程的建设,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对此,我们可采用对现场成本进行控制的方法,明确工程项目所使用的资金数额,工程负责人在成本控制内完成整个工程。

(2)建立资金核算中心,企业的工程项目所使用的资金多而且分散,这就导致资金沉淀在不同的银行账号上,没有办法展现资金的整体优势,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资金浪费。通过具体的运作规模,强化工程项目的资金调度,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3)企业在资金管理上,总会计师要明确自己在资金调度中的定位,确定自己的职责权限,建立正确的资金防范政策、资金管理以及借还款的原则,保障企业财务支付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

4.及时的收回资金

施工企业为了防止企业的财务支付风险,要及时的进行工程款的结算,工程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按照承包合同的要求完成施工项目的工作后进行的一项工作,是向承包方或是业主要求办理工程款。施工企业要防范支付风险,在工程的后期要及时的进行工程款的结算,拖欠的时间越长,风险也就越大,因此,要及时的办理各种工程款的结算问题,确保工程款的结算,从而可以及时的收回资金,防范财务支付风险。

5.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防范支付风险的一个有效措施,施工企业只有真正的解决企业的外源资金即施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才有可能解决施工企业财务支付风险,因此,在原有的资源优势下,要尽最大的能力营造企业的利润,加强创新效益,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入外源性资金的注入,解决财务支付问题。

6.加强对企业的内部管理

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企业要从管理入手,不断挖掘企业自身的潜力,通过管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要想全面实行预算管理,就要从多方位降低企业的成本,杜绝从事一切高风险项目,包括:委托理财、投资证券等。只有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就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企业财务支付风险就会降到最低。

四、结束语

施工企业想要对财务支付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就必须建立建立合理的预警体系、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体系、盘点企业自身的活存量资产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加强企业的管理,通过理财活动、风险预警体系给予的防预信号,制定正确的防范策略,避免风险企业财务支付风险的发生,使企业在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卢 锦:以预算管理为指导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J].安徽建筑,2010(6).

[2]施卫东:刍议当前我国建筑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科技经济市场,2006(11).

[3]柳迎春:降低建筑工程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J].知识经济,2010(11).

[4]董立刚: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5]吴祖文:浅谈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策略[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3).

[6]石 立:施工企业财务支付风险成因及防范探讨[J]. 公路与汽运. 2004(04).

上一篇:浅析通信业会计信息质量 下一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