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税法实施,教你合法“生”钱

时间:2022-09-20 12:50:14

新税法实施,教你合法“生”钱

从今年1月1日起,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实施,个人所得税扣除的起点提高到了1600元。对于低收入者,虽然能节省的金额可能不太大,但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定期定额买基金等理财尝试,使家庭综合理财收益有所提高;较高收入者则可以通过某些途径合理避税。只要你会找窍门,在平常的理财、生活中无处没有合理避税的高招――

选购保险:“分红保障”避税

张艳玫夫妻两人的月收入一共2000元左右,每个月大约有800元就够用了,剩下的大多存进银行,但存银行还要交利息所得税,夫妻二人认为很不划算。张艳玫听同事说,其实要想避税,买分红类保险最理想,既有保障,又有收入,而且收入不会扣税。于是,她和爱人就把到期的存款和每月工资的剩余部分买了分红保险,一年下来,比存款时的所得收入多拿了几千元,而这其实就是省下的税款。

专家点评:从1999年11月1日开始,储蓄存款利息收入的20%就作为利息所得税被征收,但对于保险就不同了,没有哪条税法规定保险的收益也要扣税。因此,对于多数家庭,选择合理的保险计划既可得到所需的保障,又可合理避税。

教育储蓄:“孩子品种”免税

林则雨的儿子雷雷前年顺利考入了某重点中学,他为儿子以后的费用而犯愁。他的朋友说,现在银行有个储蓄品种最适合你这种情况,就是以你儿子名字可存免利息所得税的教育储蓄。林则雨便拿出2万元办理了储蓄,并且以儿子的名字存了3年期。今年这笔教育储蓄就要到期了,这笔教育储蓄存款不仅可以解决林则雨儿子上高中的学费,而且利息所得还不用交纳所得税。

专家点评:参加教育储蓄为孩子准备学费无疑是上策,因为它不扣利息所得税,同样是定期存款可多拿不少利息。特别是从去年12月教育储蓄实施新办法后,可享受三次免利息所得税,总存款本金达到了6万元,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享受一次,每次本金各2万元。储蓄时一定要每次把本金存足2万,并且最好选择3年、6年的长期品种。

提成分拿:化整为零“漏税”

供职于同一企业营销部的杨小姐和陈先生夫妻,每月收入主要是两块,一块为底薪工资500元,而另一块为奖励工资,一旦签下定单,公司就会按20%比例给提成。因此,他们总是设法和客户交朋友。一次,久攻不下的一位客户因病住院,他们请假照顾了客户一星期。客户出院后,与他们签下了10万元的一笔单。陈先生夫妻的业务提成有2万元,他俩要求公司把提成平分给两人后,按年分开12份发放,这样一来,他们连1分钱税金也不需要交纳。

专家点评:他们夫妻俩提出的这个要求非常合理,对公司来说可以这样来发放,税务部门也是允许这样发放的,只要在个人所得税新办法实施后,每月工资不超过1600元,就不会扣除税金。因此,有和杨小姐夫妻工资发放情况相同的,无疑他们夫妻俩的“生钱”策略值得借鉴,而且也是一个上策。

积金:积累备用“偷税”

沈先生是一家广告公司副总,每月收入2500元左右,而扣除公积金、养老保险等后约有2000元,其爱人则是一家银行经理,月收入在2400元左右。每次面对扣除的税金,夫妻都很心疼。沈先生通过咨询,只要他们向所在单位申请每月多往住房公积金里投点钱,不仅公积金既不用交税,而且这部分钱还属于他们,只是先把钱投进去,到买房时拿出来的一种钱财积累方法。夫妻俩就这样做了,没想到一年能省下不少“税金”呢。

专家点评:沈先生和爱人利用住房公积金来避税,是非常合理而且不错的选择。《新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中明确指出,每月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是从税前扣除的。同时,根据《公积金管理办法》,职工是可以缴纳补充住房公积金的。所以说,这种“生钱”方法值得高薪家庭一“借”。

上一篇:如何减免隔代教育中的“负教育” 下一篇:“少女内衣”使她囊中不“羞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