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根河林业局体制革新探索

时间:2022-09-20 12:23:26

对于根河林业局体制革新探索

1根河林业局(根河森工公司)概况

根河林业局是内蒙古森工集团所属企业,1954年建局。根河林业局生态功能区位于大兴安岭的腹地,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境内。生态功能区总面积632,424 hm2,有林地面积为527,990 hm2,森林总蓄积量4,639万m3,森林覆盖率为83.76%。原设计年生产能力为35万m3,年木材产量历史最高记录为67万m3。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前,年产量为30万m3,实施天保工程后,已调减到位至22.2万m3。目前的森林分类区划情况是,在527,990 hm2的有林地面积中,重点公益林面积为105,347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20%;一般公益林面积为241,432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46%;商品林面积为181,211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34%。截止到2009年底,林业局有在册职工5208人,其中在岗职工 4373 人,离退休职工 6282 人。林业总人口21250人。企业原有机关科室33个、基层单位36个,随着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企业有机关科室27个,下设23个基层单位,包括有9个林场(9个管护中队)、贮木场、运修队、森调队等单位。

2根河林业局体制改革的实践

2.1转变职能、辅业改制,增强企业的生机活力

2.1.1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将部分职能移交地方

2008年,按照内蒙古森工集团的统一部署,经过地企有效工作,顺利完成了6所中小学校及卫生防疫、广播电视系统的移交工作。共移交资产693万元,移交人员648人。所有在职人员和委托林业局管理的1061名退休人员全部按属地同类人员完成了工资套改,补发了增长的退休金和工资。这些人员的工资均增加了一倍以上,促进了地区文教卫生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森林公安局也已按要求理顺了管理体制,落实了政法编制和公务员经费渠道。2010年11月消防职能也正式移交根河市政府。同时将根河林区的公共服务、公益事业全部纳入属地统一规划,由政府主导发展。

2.1.2加强辅业改制,提高企业创效能力

2008年9月,开始实施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辅业改制。到2008年底,全面完成了根河板业公司、林产公司、佳兴木业公司、林业宾馆、物资供应处、建修处、蒙森食用菌公司7家企业的改制工作。改制共涉及员工2675人,其中全民职工1792人,有698名职工进行了身份置换,内部退养246人,其余人员进行了分流安置,涉及改制三类资产账面总值24349 万元,净资产账面数 12131 万元,负债总额12218万元,评估资产后总额12644万元,资产损失总额11705万元。其中:清产核资损失2196万元,资产评估减值9509万元。实现了国有资产和职工身份的“双退出”,原所属企业改制后成为“四自一独”的全新民营企业,激发了发展的活力。辅业改制后,根河林业局加大了对改制企业的扶持力度,全力保障改制企业的原料供应,市政府也在税费减免、金融信贷、技改升级等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扶持。目前改制企业发展的势头良好,员工收入得到很大提高,企业创效能力不断增强。

2.1.3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确定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对主要生产设备进行了第二次有偿转让,使生产资料与生产者利益紧密结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2008年,共转让设备220台/套,回收转让资金186.2万元;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对机关和基层单位进行了机构改革和“三定”工作,机关部门由原来的33个精简为27个,基层单位由原来的37个精简为23个。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完备的责任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强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用工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清理了所有外用工。深化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公推直选、民主直选、竞聘上岗等选人用人制度,进一步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动力,提高了内部效能。调整组织结构,对森林经营作业组织方式进行了改革: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管护和贮木场生产外,其他木材生产、森林经营作业和辅助生产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管理与生产经营完全分开。重新确定适应新体制和新机制的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在机构设置上,撤销营林和生产管理科,成立森林经营科。撤销所有林场,变更为森林管护所。原75个营林、主伐作业组压缩整编为33个,变更为森林经营工队 。森林经营实行林业局、管护所、森林经营工队三级管理制度。管护所与木材生产脱钩,其主要职能变为以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和管护为主,负责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经营各类数据台账统计、调查设计落实、森林经营工程项目拨交、作业质量管理、森林经营工队管理以及组织森林经营活动等工作。在人员编制上,以林业局现有职工为基数进行核定,确保职工就业和基本生活。在现有的职工中,核定木材生产人员编制854人,管护人员编制1824人,从事森林经营人员编制为2331人。按照上级核定的标准落实管护人员,压缩生产人员,确保木材生产效益最大化,更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森林经营任务。全面核实全局管理人员、非辅人员和工人的岗位和人员数量,为科学合理落实财务计划提供了准确依据。在木材生产、森林抚育、造林等森林经营项目上全面推行了招投标改革。各森林经营工队实行跨生态功能区作业,木材生产成本直接下达给中标工队,生产经营实现了市场化运作。

2.1.4完善国有林管理分局功能,强化资源监管

根河国有林管理分局作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于 2003 年 8 月成立,分局内设综合科、森林资源管理科、林政和林地林权管理科、验收科4个科室,有人员91人。分局成立以来,在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完善“三总量”管理措施、加强林政管理、加大更新管理力度、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根河森工公司2006年10月和2007年4月顺利通过了国家审计署对根河林区天保工程的审计和国家林业局“三总量”检查。2008年10月按上级要求,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成立了根河林业局资源林政科和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局和各森林管护所的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国有林管理分局与内蒙古森工集团驻根河森工公司资源监督办公室合署办公,行使资源监督职能。

2.2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企业经济转型

近年来,根河林业局将产业发展作为振兴企业经济的首要措施。特别是《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二期天保工程等惠林政策实施后,按照内蒙古森工集团总体发展思路,根河森工公司在做精木材生产产业的同时,将森林旅游、林产品加工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首要接续产业,以期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经济转型目标。

2.2.1做精森工主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做精木材主产业,在木材产品的精深加工做文章,大幅度提高木材产品的附加值。严格执行资源管理的各项政策,抓好森林经营和木材生产,通过全面推行文明清洁生产,木材生产招投标,狠抓效益造材和营销管理,把握好压库销售策略,合理调整材种结构等管理措施,实现森林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2.2.2做强森林旅游业,发展新型旅游业态

将发展旅游业作为拉动林特产品销售和地区经济发展、促进职工增收的重要产业。积极融入区域旅游业发展大局,统一谋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打造精品,寻求突破。成立了根河假日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构建起林区首家区域旅游联盟;在整合完善原有的木屋度假村、潮查原始景观区等旅游景点设施基础上,突出原生态,规划开发了根河河谷漂流等项目。通过与中青旅、中森旅等知名旅行社合作,在旅游市场培育、市场宣传上已有所成效。

2.2.3扶持改制企业,整合林下资源

积极扶持改制企业引资改造,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帮助改制林产工业企业开发生产集成材、木屋、实木家具等木材深加工高端产品,形成规模效益,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改制企业的发展活力。有效整合林下资源,要求各管护所(原林场)资源管理办公室以二类调查数据因子为基础,重点对生态功能区内的野果及野生经济植物进行一次详实的调查。有计划地组织富余职工进行林下资源的采摘工作,确保林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通过招商引资,鼓励民营资本投入,以股份制等形式发展林下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充分利用林区丰富的林下资源来增加就业岗位,为职工增收致富创造条件。

3着力改善民生,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按照“富民与兴林并重,富民优先”的理念,将“改善民生求发展”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最大限度地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让职工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和林区创新发展的成果。

3.1千方百计提高职工收入

建立了职工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提高职工的工资性收入,根河林业局改制后年人均工资增长情况如表1。林业局还先后多次提高山场一线职工生活补贴,2011年以人均6,000元的标准给在岗职工增加了工资,同时从2011年1月1日起对现行“岗位技能基础工资”中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年功工资”三个单元的标准进行了调升,使人均年增工资幅度达到了7000元。尽管林业局的职工收入改制后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与根河市地方单位职工的收入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快经济转型,提高职工收入仍然任重道远。

3.2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林业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渐趋完善,职工养老保险已实行自治区统筹。职工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四险于2001年实现呼伦贝尔市级统筹,大集体职工养老保险实行属地统筹。企业下一步将根据集团公司的整体安排,落实好住房公积金政策。积极推进“五七”家属工养老保险纳入属地统筹的进程,加强沟通与协调,逐步提高厂办大集体职工和知青工的待遇。

3.3棚户区改造取得成效

坚持政府保障,企业配套和市场化协调互补的方式,从2008年棚户区改造工程启动以来,完成了235 7户、119860 m2棚户区改造任务。其中投入配套资金 1600 余万元,新建 8.48 万 m2、1656 户 28 栋楼房;维修改造3.5万m2、701户砖木平房。2011年维修改造旧楼房597户、29850 m2;砖木平房509户、25450 m2正在紧张施工中。同时结合棚户区改造和新林区建设,深入实施生态移居工程。近3年来,陆续将山上所有林场的2000多住户全部搬迁到根河市区,173 hm2的搬迁空地全部进行了造林绿化,迁居后,减少了森林资源的隐性消耗和周边的防火隐患,而且从根本上改善了山上职工群众的生活环境及子女的教育状况。

3.4分流安置富余职工

主要采取了3种途径。一是分流转岗,转向森林管护,分流到森林管护156人;二是领取一次性安置费用后,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前后两次总计安置富余职工21931人;三是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经过培训学习后,到新兴产业重新上岗。根河林业局职工经过几年的分流安置,职工就业变化情况见表2。二期天保工程实施后,由于企业木材生产任务递减及面临企业经济转型,替代接续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吸纳就业人数较弱等因素,企业转岗分流人员压力较大。2011年全局经调查认定尚有就业困难人数达6,325人。为此林业局新成立了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管理办公室,以组织和引导职工多形式、多渠道就业,提高职工收入,确保人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并结合实际,开展了协助就业、技能培训、结对帮扶、小额贷款、困难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

3.5做好扶贫帮困,实施送温暖工程

通过构建大帮扶体系,完善企业帮扶网络,争取了更多的资源和手段,全面落实帮扶救助工作。特别是2009年建立的“爱心救助基金”,两年来共捐款近百万元,救助职工763人次,救助金额近81万元。同时林业局每年都筹措资金用于送温暖工程,仅“十一五”期间就投入送温暖资金328万元。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干部联系困难户制度,全局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结成扶贫对子;坚持走访困难户制度,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制度,实行滚动式管理,详细掌握每户困难职工家庭的变化情况;建立统计报告制度,做到了信息畅通,解决问题及时。重点开展对四类群体的走访慰问——改制企业下岗困难职工;因意外灾害致贫的困难职工;因大病、子女上学等特殊原因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低保边缘职工;生活困难的劳动模范、单亲女职工等。林业局还计划今后要投入更多的资源与手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长效化的扶贫帮困机制,让所有职工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让困难职工尽快脱贫致富。

4根河林业局改革带来的思考

4.1在推进企业改革过程中,需国家支持,地企联动

在国家林业局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内蒙古森工集团实现了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从而为下属森工企业政企分开改革创造条件,为建立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新体制等奠定了基础。

4.2在推进企业改革过程中,内外结合是成功的保证

一要发挥森工企业的积极性,激发改革的内部活力。二要给予必要的外部体制和改革成本支持,根据森工企业改革需求实行财政激励改革政策,足额安排经济补偿金,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4.3在推进企业改革过程中,重视辅业,让职工得实惠

内蒙古森工集团所属的各森工企业重视辅助产业的改制,彻底打破国有森工林区的“大锅饭”,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保证参加改制职工权益。积极寻求政策依据,补齐改制企业拖欠的职工社保计提基金;出台保障辅改企业原料优惠供应、预留3年养老金等优惠政策,切实让职工享受政策,得到实惠

上一篇:经验交流:前进中的林业局 下一篇:“政务公开,为民送暖”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