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初中作文教学中

时间:2022-09-20 11:53:11

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初中作文教学中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作文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B-0071-0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到包括学科教学在内的所有教育环节中。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那将会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一、在学生日记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日记是一种特殊的作文形式,它没有内容、题材以及形式等方面的要求,是学生抒写心扉、宣泄情感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思想沟通的纽带。教师通过批阅学生日记,可以体察学生的心理,拉近师生距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农村初中学生由于环境影响、生理变化、学习压力等多方面原因,使他们的内心产生无法排除的困惑与迷茫,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疏通,就会形成一种心理障碍,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一天中的见闻感受,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以及自己面临的困扰,无法解决的彷徨等,写到日记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日记时,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把自己受到的委屈、误解,以及成功的喜悦都倾诉在日记中。这种倾诉能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宣泄,舒缓不良情绪,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批阅学生日记的过程就是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教师可以用简单真诚的语言引导、抚慰学生,呵护他们受伤、彷徨的心灵,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难题。在批阅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保护他们的隐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这样,教师能够与学生心灵相通,又能给学生心灵播散关爱的阳光,引导学生改正错误、调整心态、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学生也乐于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积极主动地写作。

二、在积累作文素材和习作训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师要明白作文训练不仅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把作文训练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一)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启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农村初中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因为对生活缺乏观察和细心感悟,所以很难写作,或者是编出毫无真情实感的文章。俗话说:言为心声。一个人,对生活没有深刻的感悟、没有满腔的热情,又怎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呢?所以,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源泉。要写好文章,必须先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真诚沟通,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如果学生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生活中,主动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真诚关心他人,就能够在生活中获得深刻的感悟,如此,既让学生积累了写作的素材,也让学生学会热爱生活,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

(二)指导习作训练,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变化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自立自强优良品质的关键时期。初中学生形成自立自强的品质,对他们以后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甚至可以影响他们的整个人生历程。农村初中学生大多属于留守少年,从小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关爱,容易形成一种自卑、冷淡以及懒惰、软弱、任性的扭曲心理,此时,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写作训练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品质。刚开始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应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对写得快或者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巡视时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口头鼓励,让他们产生成功的喜悦感。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心理感受,把写作文的过程当做心灵表达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写作中既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减轻了写作的心理压力,又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情绪,帮助他们树立起能写好作文的自信心,进而发展到乐于写作、主动写作。

此外,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作文题目,有目的地通过作文训练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如让学生写一些关于自卑、怯懦、冲动、狭隘、虚荣、嫉妒等不良心理的危害及其矫正办法的作文,也可以让学生写一些关于意志、毅力、情感等心理和品质方面的文章。这种以心理品质为内容的作文训练,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训练,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要加强自身的意志锻炼和道德修养,知道了如何化解苦闷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会了自立自强、应对逆境。这样,学生自信、乐观、坚韧、勇敢、宽容、尊重他人等优良品质就会逐渐养成,将使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终生受益,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在作文批改、讲评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文教学中的批改和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蕴含着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丰富内涵。教师可在此环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以达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

(一)在作文批改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写作指导的继续,也是讲评的基础,是师生沟通,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批改中,培养学生自改和互改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让学生在自主改评中实现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作文批改的方法,培养他们批改的能力,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教的方法批改自己的作文,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其次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互评互改,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和批改,既充分发挥集体成员力量的作用,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研究和探讨当中。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批改,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能只注重写作技巧的批改,更应该通过批改作文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人生坐标。批改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评语要以激励性语言为主,只要学生在作品中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都应该给以鼓励和赞赏,对于学生作品的不足之处,也要婉转地指出,并给学生指明今后要努力的方向。这样教师的批改评语就会起到激励、向导和反馈的作用。这种批改方式,既锻炼了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以及自信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在作文讲评中塑造学生健康心理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批改的延续、发展和提升,处理得好往往能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传统的作文讲评一般只侧重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即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阅,了解学生在立意构思、遣词造句、选择材料、表现中心等方面的情况,并只对带有普遍性或特殊性的问题进行讲评,忽视了学生在讲评作文中的心理体验。其实作文讲评环节对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很重要,教师应该注意运用好作文讲评的环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环节中,应放弃过去教师一人讲评的方式,让学生也参与到作文讲评中来。首先,让学生在各个作文批改小组中选出本组的代表,小组代表综合本小组成员的意见,在班上对小组内的作文进行讲评,宣读本组的优秀作文,分析本组成员作文的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学生讲评完后,再由教师作进一步的讲评。教师除了在写作技巧、主题立意等方面对学生的文章作简单的总结外,更应该侧重从学生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正确的疏导。对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的思想感情给予肯定和赞扬,对消极的,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心理及情感问题给以诚恳的正面引导。好的作文讲评,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如同一束绚丽的阳光,能照亮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同时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文章的写法,进而把写作提高到新的境界。

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上一篇:以生为本,优化英语课堂的设计与实践 下一篇:例谈初中文言文教学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