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夯实学生知识经验基础,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时间:2022-09-20 11:40:54

注重夯实学生知识经验基础,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引言]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提出要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即除了“基本数学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之外,加上“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建议。“数学活动经验”列入了课程目标,已开始引起第一线教师的注意,也就是要注重夯实学生知识经验基础。但现在“数学活动经验”,加强学生学习经验的重夯还没有成为我们小学教师在日常教研中所使用的关键词,没有意识到帮助学生夯实学生知识经验基础,就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夯实学生知识经验基础应该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予以落实。我们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应对夯实学生知识经验基础加以重视。

[正文]正在试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2001年,以下简称《标准》)在数学课程总体目标中是第一次明确地将“数学活动经验”列入课程目标之中。2005年5月开始,教育部展开了对《标准》的修订工作中“数学活动经验”在课程目标中被进一步明确。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应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予以落实。数学课程目标反映了《标准》对未来公民在与数学相关的基本素养方面的要求,也反映了数学课程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数学知识不仅包括“客观性知识”,即那些不因地域和学习者而改变的数学事实(如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而且包括从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即带有鲜明个体认知特征的个人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可见,数学活动经验属于学生的主观性数学知识的范畴,它形成于学生的自我数学活动过程之中,伴随着学生的数学学习而发展,反映了学生对数学的真实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将“数学活动经验” 列入课程目标之中,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也就是说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应该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予以落实。因而数学活动经验是实现各个目标联系的纽带,贯穿于整个目标中,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是实现各个目标的重要途径。

1. 用活课堂,激发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学习数学的成功经验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重要场所。上活课堂,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一个人群激奋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积累学习数学的成功经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最重要的任务。

1.1 教学真情投入,展现教学过起的魅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成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动。老师上课真情投入,学生也积极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效果是非常明显。这就要求老师教学过程中思维活跃,不断地为活跃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创设平台,时刻留心抓住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点,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讨论、去发现,为此甚至不惜砍断原来的教案,放慢教学的速度.在教授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例1时,按原计划是要出示“正”字收集法的原始材料,再进行统计并填表,然后看表回答问题。然而在导入新课时,老师提示学生统计数据必须先收集原始材料,此时有一个学生突然问“怎样收集原始材料?”从这个反馈的信息里,反映出了学生对收集和统计数据的陌生,收集数据的方法知之甚少。能否让学生去摸索合理的收集原始数据的记数法呢?老师把即将要展示含有“正”字收集数的例1先留下来,而把“正”字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作为了本节课的重点。我让学生无记名投票,在票中写出班里最喜欢的人,最老实的人,最淘气的人,之后让两名学生上黑板唱票计票。由于学生未有这样的经历,不知如何操作。台下有学生说一票打一个“0”,有说一票打一个“√”等,学生思维开始活跃。在打“√”计票过程中由于地方不够作标记,出现计票困难,我不失时机说: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计数办法?在学生讨论思考中,A学生说一票画一横,当还有学生不解时,B学生想起了预习中看到的“正”字计数的方法说:一票画一画,五票记为一个“正”字。这个建议得到了众多学生的赞同,计票工作得到了顺利进行,便于计算票数收集数据可用“正”字法,这个知识是学生通过探索、讨论、合作得到的。此时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已经形成,学生兴致盎然,深深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

1.2 开课新颖,激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能在开课时调动学生学习的高涨情绪,这一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如开课时,教师设计了“口算抢答题”,用录音机播放抢算题。在播放之前,教师鼓动学生:听好题目,就可以站起来答题,看谁答得又对又快,成为今天的“学题王”。学生为了好好表现自己,都集中精力,抢着答题,兴致盎然。这样一开课,抓住了小学生争强好胜、好于表现的特点,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如此有趣,点燃了学生心里学好数学的火焰。

而对于低年级学生,用童话故事入课更能激起学生去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如一年级《数的顺序》这样入课:在动物王国里,有三只兔子: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分别用7块钱、8块钱、9块钱建了毛草房、木房和砖房。大灰狼一口气吹翻了草房,长耳朵跑到短尾巴的木房里,大灰狼又一口气吹翻了了木房,长耳朵和短尾巴跑到了红眼睛的砖房去,大灰狼怎么吹也吹不倒,他们得救了。红眼睛建房用了多少钱?谁最多,谁最少?这样入课学生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不知不觉进入了数学情境,让学生对所学的数顺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去探索数顺的有关知识。

1.3 适时引导鼓励,点启学生思维的火花,感受数学的趣味。

心理学家认为: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对感知提供的材料(包括表象,旧经验)进行分析,经过思维加工才能更深刻、更正确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在学生“悱”不能“发”时,教师抓住机会给予恰当的铺垫和引导,适时地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就能点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讲评练习“甲乙的平均数是21.5,乙丙的平均数是22.5,甲丙的平均数是16,求三个数各是多少?”对于刚学求平均数的五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困难,当时全班未有一人能很快做出来。讲解时我提示学生从“两个数的平均数”可以求出什么?学生A:可以求出两数的和,甲+乙=43,乙+丙=45,甲+丙=32。学生B未举手也未站起来就讲:把这些和加起来。此时师生已不再拘泥于课堂常规,当即肯定该生的答案。紧接用挑战性的语言说:下一步怎么办?有的说三个数的和除以6,有的说除以3,有的说除以2,教师并未一一点评,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了猜测,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老师趁时机肯定了除以2是对的,并鼓励学生说,“你再想想这三个数和除以2求出什么,差一点点就可以求出最关键的一步,加把劲!”得到肯定的学生心花怒放,思考更加专注。学生经过讨论,有了进展“求出三个数的和是60”之后求出了丙是17。乙=62-34=28,甲=62-47=15。当我准备小结时,学生C大声说,老师求乙和甲我还有另一种算法:乙=47-19=28,甲=34-19=15。虽然这是很显而易见的另一种解法,但这个学生仍然沉浸在对这一题的思考中,让全班同学感受到了他智慧火花,老师带头给这个学生鼓掌,表扬这个同学肯开动脑筋,大胆创新积极想出不同的解法。在这一题的讲解中,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积极思考,克服困难,你一句我一言,共同合作解决了难题。这种攻克难题的让学生回味无穷,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经验,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

上一篇:放飞数学课堂,绽放高效魅力 下一篇:浅谈中考理化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