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数学分层教学在课堂中的作用(苏教版)

时间:2022-09-20 10:17:32

小学高段数学分层教学在课堂中的作用(苏教版)

【摘要】苏教版数学教材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时也为分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教材支持。本文分析了分层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做好小学高段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关键字】分层教学 分组 数学

小学是学生成长学习的重要阶段。小学高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步入数学殿堂的关键环节,重视和做好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身心健康成长。小学高段的学生受家庭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差异化比较大。面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化,开展分层教学能很好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需要,同时还可以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小学高段数学分层教学的应用研究是非常有实践意义的课题。

一、 分层教学对小学高段教学的重要意义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的综合指标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若干个层次。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实践内容安排方面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采取有区别对待地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教学对小学高段教学有重要意义。

1、分层教学是适应教育心理学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学中不可避免的教学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结果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与学生得到的教学条件的合理情况有关,而非与学生智力有关。分层教学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小学高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学习的关键阶段。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的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而有的学生数学基础几乎从零开始。因此每个学习的数学学习需要是不一样的。在这样背景下开展分层教学就非常必要。

2、分层教学是适应全体发展教学目标的需要。所谓全体发展,就是全班每个学生个体均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最好的提高和发展。全体发展是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许多教师都能开展教学,也能教出高分的学生,但能实现全部同学全体发展的教师则比较少。可见,国内数学教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分层教学则有效弥补了精英教学、大众化教学的各种不足,实现了全班学生的全体发展。因此,分层教学对提高当前小学高段的数学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 做好小学高段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

分层教学对提高小学高段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但分层教学实践也面临着一些难点。例如:如何对学生做科学分层,如何确立分层教学内容等等。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由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教材,该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增加了很多研究拓展的小版块,体现了现今素质教育的主旨。因此,苏教版教材更适合分层教学的实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现对小学高段数学分层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重视对苏教版数学课本内容的研究。虽然在知识体系上和传统使用的人教版数学教材相比相差不大,但在内容编排上苏教版数学教材有着明显特色。例如: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数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增加了许多师生互动的活动线索、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学习等等。可见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更重视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在教学开展前对教材内容科学系统的梳理是非常必要。只有充分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思路,才能更好的应用教材中提供的教学案例。做好苏教版教材内容的学习梳理,及该教材编写思路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是做好分层教学的前提。

2、做好学生分层工作。分层教学的关键环节就是对学生分层编组。学生分层要保障教学顺利进行同时还要避免标签效益对学生的影响。首先,对学生分层。根据全班学生数学的学习情况、能力倾向、学习目标等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A层次、B层次、C层次,比例为:3:5:2左右。A层可以理解为传统概念中的优等学生,B层可以理解为传统概念中的中等学生,C层可以理解为传统概念中的差等学生。其次,将学生合理分组。将A、B、C层学生按1:2:1的组合编排成小组,实施教学。最后,分层和分组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适当调整,以适应学生成长学习需要。

3、重视教学过程分层。分层施教是分层教学的关键也是难点。所谓教学过程分层主要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面向全体学习的教学理解为“合”,面向各组教学则可以理解为“分”。教学过程分层的关键就再也有效发挥教学的“合”与“分”。通常在教学内容引入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环节适合“合”教学模式,在新知识学习、练习过程中则适合采用分组教学的“分”教学模式,讨论后总结、教学总结则还是需要“合”的教学模式,最后在课堂数学练习过程中则还是需要“分”模式的指导。可见,分层教学有效开展个关键不仅是对学生分组编排,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指导教学。

三、 结束语

分层教学是适应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同时也适应了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因此,重视分层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应用实践是非常必要的。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准确评价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做出科学的分层标准,同时根据学生的分层科学分组。通过一个小组内优等学生带动中、差等学生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优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得到提升。苏教版数学教材为分层教学有效开展提供了有效支持,广大苏教版教材使用的学校教师要积极开展分层教学实践和探索,实现全班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华玲.利用分层练习实施因材施教[J].江西教育科研,2002(11)

[2]梁尚华等.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共同提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07)

[3]胡松林.单一评价与多元评价[J].小学数学教育,2005(12)

[4]朱宁波,张萍.组织合作学习教师该做什么[J].人民教育,2003(09)

上一篇:“自选式”作业设计尝试 下一篇:生物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