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作业,享受快乐学习

时间:2022-09-20 10:04:40

优化数学作业,享受快乐学习

【摘 要】沉重的书包,繁重的作业,高度的近视已成了现代小学生们形影不离的朋友。而知识的经济,竞争的社会,发展中的中国又在渴望着新一代的接班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不但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教师作业的设计。《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数学作业的设计应体现有趣性、生活性、自主性、层次性、探索性,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有趣;生活;自主;分层;探索

“轻负高效”是现代课堂所追求的目标。如果让我们的孩子终日陷于“题海”,苦不堪言,这样的练习消减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身心健康发展也因此受到遏制。新的形势,新的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加强作业改革,赋予作业新的生命,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已势在必行。

1 把静态的知识变成有趣的体验

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把静态的知识变成有趣的体验,设计具有童趣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如: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设计一道“帮助小兔找门牌号”的游戏性作业,即:小兔接到小熊打来的电话,邀请小兔到它家去玩,小熊说,它家的门牌号是108号。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区一看,傻了,原来这里的门牌号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帮小兔找到小熊家吗?带有童趣味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答式作业要注重于巩固基础。

2 把生活的素材变成思维的引线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必须使学生意识里有一点思维的引火线”。

例如:教学“利息、利率”这一内容后安排以下的作业:做自己的小会计,到银行去了解利率,然后把你积攒的钱存起来,想一想怎样存最合算?把你的分析汇报给大家听。学生极有兴趣,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最后才去存钱。在这一系列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极为深刻,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 让分层的教学变成成长的沃土

俗话说:十个手指,长短不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承认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分出层次,设计难易不同的作业,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应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作业,第二层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提高型作业,第三层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型作业。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

A、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6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周长4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C、学校要在操场上用16米长的栏杆围成一个各边的长度都是整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花坛,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怎样围花坛里种的花最多?

学生练习时,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训练,对学生作业的弹性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都有所获,让分层的教学变成孩子成长的沃土。

4 让多彩的世界变成探索的乐园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为此,在作业设计时,我们要努力地鼓励和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描述、探索周围的世界。

4.1 课题式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这种心理,我们可以以“小课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例如教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布置子课题“有趣的包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把研究的过程、结果、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再集体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

4.2 调查作业

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数学的数感。如,统计知识的作业,可让学生做一个月的“小当家”,记录当月的水电费与零花钱等,一个月后再与其他同学的统计加以对比,看看谁家的费用较少,研究家庭人口多少与资源耗费量的关系,进而与节约能源、环保等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完成这一作业,学生要自己动手设计表格、整理资料,要坚持每天记录,又要计算汇总、对比,还要研究其中的数量关系等,在这一过程中,用到了加减乘除、统计图表、比较大小的基础知识,了解了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培养了细心、持之以恒等精神。

正如肖川博士所言:“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它是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之中。” 作为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把作业作为学生的发展方式,赋予学生自己作业的权利。通过作业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的时空和作业展示的“舞台”,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

[2] 王燕著《知识・生活・实践能力》摘自《小学数学教育》2003年第1~2期

[3] 范强《小学数学整体探究作业设计》摘自《辽宁教育》2012年第12期

上一篇:让语文学习学以致用 下一篇:探究语文自主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