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一年经受住考验

时间:2022-09-20 09:43:23

开通一周年,“沪港通”经受住了考验,在平稳和安全运营方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4年11月17日,资本市场上联通内地与世界的“沪港通”在千呼万唤中落地,业界认为这是内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新步伐。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一大创新,“沪港通”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换取了最大的市场成效。其本地原则为本、结算交收全程封闭的设计,让两地投资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沿用自身市场的法律、法规、交易习惯投资对方市场,在监管透明、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迈出了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第一步。

纵观“沪港通”周年“成绩单”,虽然整体交投不及外界预期,但是这一年来“沪港通”运行平稳,经受住了A股市场大幅波动的考验,同时也为诸如深港通、沪伦通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11月17日“沪港通”一周年总结暨研讨座谈会上表示,“沪港通”对改善A股流动性和投资者结构、对人民币国际化、对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交易结算机制不断完善

开通一年来,除了在开通初期一度出现诸如“汇率差”的误解之外,“沪港通”运行可谓非常平稳。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沪港通”成交金额合计21228.62亿元人民币。其中,沪股通累计成交金额15346.64亿元人民币,总额度使用1207.52亿元人民币,净买人为900.23亿元人民币;港股通累计成交金额5881.98亿元人民币,总额度使用917.91亿元人民币,净买人为943.42亿元人民币。

虽然从额度使用情况看,沪股通3000亿元、港股通2500亿元的总额度在第一年都没有用完,然而对于“沪港通”而言,不能简单以额度使用及股指强弱进行评价。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沪港通”推出之时正是牛市起步阶段,2015年年中股市出现调整之后,投资者交易意愿降低是正常的,“沪港通”整体额度的使用效率也是正常的。

在开通“沪港通”之前,香港证券交易所(下称“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强调,“沪港通”的价值可能需要两三年或者更长时间才能得到验证。李小加日前撰文《互联互通,迎接共同市场新时代》指出,“沪港通”已经成功通车一周年,在两地业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在过去一年中运作平稳、交易结算机制不断完善。“虽然沪港通成交未见火爆,但沪港通是一座天天开放的大桥,而不是一场音乐会,无法用一周或者一个月的上座率来衡量它的成败,它的价值可能需要两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验证。”

“沪港通成交量并非关注重点,尤其是在开通初期,运营的平稳和安全更为重要。在这两方面, 沪港通给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即使是在今年夏天内地和国际股市异常波动期间,沪港通这座大桥依然结实稳固,成功经受住了风雨的考验。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一大创新,沪港通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换取了最大的市场成效。”李小加在上文中表示。

倒逼A股与境外成熟市场接轨

“沪港通”的推出不仅仅意味着可投资的资产类别里,多了一个“特定港股”选项,更为重要的是,它让人们看到了A股与成熟市场在投资理念、交易规则、市场制度、投资者保护等多方面的差距。

从投资理念看,分析沪股通过去一年的冷热及成交热门股不难发现,外资更加注重基本面,看重市场发展的趋势,而不是热衷于题材概念的炒作。“沪港通开通后,香港市场投资者加入A股投资者的行列,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为机构投资者,追求长期投资收益,更加注重和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会要求合理、持续的红利收益,这无疑对A股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信息披露透明度、分红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他们打响国际知名度、开拓国际业务机遇做了很好的铺垫。”业内人士称。

在经历过2015年股市的异常波动后,投资者更加期待一个成熟及健康发展的A股市场。“沪港通”在架起两地交易互联互通之桥梁的同时,还在倒逼A股与境外成熟市场接轨,促进解决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

香港耀才证券市务总监郭思治表示,两地市场进一步开放对投资者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令投资产品及渠道都更趋多元化。从更宽阔的角度来看,毋庸置疑的是,沪港通所为乃两地金融史上一项划时代的举措一一这一年间,两地交易所及监管机构已成功将监管规例、交易文化及货币种类等大不相同的内地与香港两地股市对接起来。

光大证券投资顾问周明表示,“沪港通”开通一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在监管透明、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迈出了双向开放的第一步,对A股市场有效联通到全球市场提供了参考的依据,对内地资本市场估值水平和估值体系结构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沪港通”本身而言对两地市场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桂敏杰在评价“沪港通”运行一年的情况时表示,“沪港通”开通不仅改善了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提升了A股市场国际影响力,得到了国际舆论高度评价,促进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香港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现在沪港通依然非常重要,虽然目前看起来成交并不活跃。第一,它有风向标的作用,其实沪港通的数据很受重视,因为它是一些敏感资金流人流出的明确信号;第二,人民币想要国际化,人民币资产以后想要国际的资金进来购买,或者人民币资金想出去购买国际资产,沪港通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

A股国际化全面迈步

日前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今后中国将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的货币。同时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改进并逐步取消境内外投资额度限制。

种种迹象显示,在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的国际化正在全面迈开步伐。

“沪港通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探索出一种市场模式、交易模式、监管模式、清算模式和风险管控模式,为中国资本市场完全、充分地双向开放赢得了时间与空间,把世界带到中国的家门口。”李小加称,由于跨境资金流动全部是人民币,所以“沪港通”又是人民币国际化新的加速器。

上一篇: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人民币“入篮”可以倒逼国内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