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种精神底子

时间:2022-09-20 08:55:44

摘 要 关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已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然而语文教学在考试转轮的碾压下,空间不断萎缩,语文人文特性正逐渐失落。长此以往,语文失去的将不仅仅是人文精神,失去的很可能是语文的生命、语文的灵魂。因此,对语文人文性的呼唤,不仅是对学科技能的探讨,更是语文教学现状的强烈忧虑和对语文教学回归人文的本色的热切期待。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文精神,为什么要渗透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又该如何落实人文精神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身处中学语文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所必须潜心学习与思考的。本文将就这几个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人文 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北大教授钱理群曾说:“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多一些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落实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就是指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打下底子,这种教育是以后任何时期的教育所无法补偿的。人若缺少这种底子是会有问题的,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近几年以来,人文精神一直是知识界尤其是教育界热衷讨论的话题。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并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这是我们教育思想一次伟大的解放。在21世纪,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普世的价值观,历史的经验教训向我们证实:中国的现代化文明进程时时离不开人文精神,而教育又恰恰是人文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最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当然是首当其冲的。

一、人文精神的诠释及其内涵

所谓“人文”,《易经》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说,即古人以为“人文”即文明教化;钱梦龙老师在上海《语文学习》(2004年第11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人文性’是一个内涵不太确定的概念,据我粗浅的理解,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趣味等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界定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不论古人还是今人,对“人文”的诠释有一共同点,就是都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教化与全面发展。人文精神就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最根本的精神,它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盛衰变迁,始终绵延不绝,是世界文化史上延续时间最长、最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之一,其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道;有“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的坚贞爱情;“衣带见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也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义凛然等等,都已成为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支柱。如今,古老的人文精神又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如勇于拼搏、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等等,使古老的人文精神更加宏大,更加丰赡。这无疑给我们语文教师一个警示,即在教学实践中,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首要的地位,让学生在阅读写作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责无旁贷

关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已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但是语文人文教育的现状又实在令人堪忧,其表现如下:

其一,我们的语文课堂渐渐地异化了,把精神关在了门外,把功利放在最重要、最显赫的位置。应试指挥棒的指挥,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追求标准化答案,在语文训练中,重分析轻感悟,强调语言形式;重信息筛选轻体味涵泳,强调阅读技巧。因而使“文”支离破碎,使“情”荡然无存。如此训练还谈什么审美!题海泛滥日甚一日,“标准化试题”年复一年,答题技巧精而又精,逆反思维、创造思维日亏月损。从中,我们看不到鲜活的生命,个人的体验就更不用提了。学生又怎样去感知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学生想象的翅膀终于无处可逃。他们过早地消失了童趣,在威逼利诱下学习,连做梦的兴趣都没有了,成为一种容器,一种待加工产品。他们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被高考折磨着,丧失了自主意识,沦为考试的奴隶,这样也就使得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近乎一片荒漠。

其二,现今许多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句之一是:“没意思!”,在生活质量不断上升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少了。我们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大,而我们自身却越来越退化,退化为自然人,野蛮人。可见在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精神领地却显得荒芜与萎缩。最近十多年来,学生中高分低能现象突出、犯罪率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忽视人文教育有关。仔细想想,清华大学刘海洋同学用硫酸泼熊的事件,就是一个启人反思的警钟。他有的只是各种理、工科的知识和技术,他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也并没有多大问题,但他在一个重要的地方出了问题。他有知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他有技术,却没有良知……有人怀疑他有心理疾患或障碍。但从医学角度讲,他没有。他有的是另一种病: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质缺乏症,即“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意识的缺失,“与自然、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基本素质的缺失,人文关怀的缺失,说到底就是━━“精神家园的缺失”。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理论依据如下: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第一点中就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的提出,其价值正像欧洲文艺复兴发现了人自身一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才真正地发现了学生。语文新课程标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了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人文性”凸现了学生在整个语文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体现了语文教育整体上对学生全部生命世界的关怀,处处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其中的“教学建议”部分则从人文精神出发,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对语文教师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应在强调语文教学科学性的同时,重视起语文教学人文性的这片绿洲。

上述种种事例及理论依据,恰恰证明了:在当前的社会中,人文主义教育确实该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告诫人们,迈向21世纪,请带好两本护照,一本是知识护照,一本是道德护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确实责无旁贷。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基本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是精神的宠儿,她与功利无缘!” 语文课,作为学习母语的课堂,其意义非同于自然学科:“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王丽语)数理化学科的老师,他在课堂上可以不涉及现实、世俗的问题,可以心安理得地“为科学而科学”,而语文教师则不行,无论阅读还是写作,你都无法避开现实,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总在其中。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语文课堂就是精神家园的培育基地。那么,在语文教学到底该如何渗透人文精神呢?笔者就结合从教以来的教学心得从阅读教学这一方面粗略地谈几点看法。

其一、渗透人文精神,前提是把人当作“人”。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每一个人与众不同的主体意识,与学生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提供信息,设置开放性的话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现,去探索,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求得共识;力求把“课堂权威”“话语霸权”转变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

例如,在教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时,设置了这样一个话题:作者认为:维纳斯雕像丧失了双臂,这种在外形上的不完整、不确定,能够引起欣赏者们多种多样的想象,残缺的维纳斯雕像也从而具有了某种“神秘”气氛,实现了艺术价值与艺术魅力方面质的飞跃,即残缺也是一种美。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试举例说明。

话题一抛出来,学生沉思片刻便畅所欲言:由艺术谈到了生活,由理想谈到了现实。气氛异常热烈,现摘录如下:

生⑴:同意。残缺引人遐想。

生⑵:不同意。有些人会想象好的,有些人想象不好的。比如想象这是一双罪恶之手。

生⑶:不同意。生活中,人们是希望有手臂还是没有手臂,如果残缺就成了残疾,她自己不觉得美。生活的残缺往往是残病。

生⑷:不同意。大家都追求残缺,就没美了。如果大家都追求残缺就没有完整了。

生⑸:同意。艺术品是供人欣赏的,失去手臂可以提高美术品的价值,更能体现雕像的美。生⑹:同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残缺就容易拥有适合自己审美感情的维纳斯。

生⑺:同意。每人有自己的观点,每人心中有自己的维纳斯。在想象中追求完美。

生⑻:不同意。如果丢失身体而留下手,你还能想象她身体的美吗?

生⑼:不同意。没有雕像只有文字是不是更美?

生⑽:同意。没有残缺美就显示不出完整美。

生⑾:不同意。残缺是一种偶然,不能因此而得出美的观点。

生⑿:同意。营造神秘气氛,提供想象空间。

生⒀:同意。有双臂的维纳斯就不会陈列在罗浮宫,因为类似的雕像有很多。

……

有时,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成长,培养一份感悟和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一个健康的心灵,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为重要。

再如,教房龙的《〈宽容〉序言》一文时,要学生们理解“宽容”的内涵,很多学生在阅读了该作品后,结合时代的发展,让宽容的内涵更多更广。有的学生认为:“不仅仅是那些物质贫乏的人,还有那些物质富有但精神贫乏的人,更需要别人的爱怜。那么,我以为微笑能给予他们一些生命的色彩。而宽容就是微笑,微笑就是宽容。”有的学生认为:“人类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一个充满爱与宽容的世界,然而作为人类的子孙,我们却问心有愧――在物质横流的今天,有些人刻意地违背了自己的本性。”还有不少学生呼吁宽容,比如其中的一个学生说:“宽容是迷了路的孩子,它呼唤着人们带它回家;宽容是断了线的风筝,它祈求人们为它引路。宽容别人,也就是爱自己。”……学生用自己富有韵味的语言,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其二、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从2000年起用的新编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比以前更具有典范性,它淡化了语文的工具性和训练性,突出了审美性和情感性,文学性和人文性,富有许许多多情文并茂、文质兼美、有着丰厚人文底蕴的文章。比方,翻开课本,有钱钟书那富有敏锐机智的《读》,使我们对现实社会有更深刻的体验;还有那《米洛斯的维纳斯》中的“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的维纳斯形象,它把我们引进了一个完全艺术的境界,使我们的心灵经历了一次美的巡礼;更有那《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以他那对生命无限渴望的残疾人的丰富内心世界、精神的力量长久地震撼我们的心灵……这套教材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气息,闪烁出民族文化的光芒,及外国文化的芳香,为加深学生文化根底,添加了肥料,为学生健康心智的发展,撒满了充足的阳光。所以,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不失为一种直接方便且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迅速建立起学生的精神家园,也就是说,不仅要求学生接受作品的美学意义,还要接受作品中的思想财富,使学生的头脑里产生出新的境界。例如,读《离骚》,要让学生牢记屈原“虽九死其尤未悔”的探索精神;读庄子的天人合一,要让学生的思想随之升华;读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读《雷雨》,要让学生思考人性的复杂与多变,去追求真善美;读《守财奴》,要让学生批判葛朗台的“为金钱而活”的人生观;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要让学生领悟到伟大的“精神楷模”━━海伦・凯勒对拥有三天光明的极其珍视,并想象着假如自己失去三天光明的不堪与落魄,从而更懂得珍惜光明,珍惜拥有名目的幸福;读《荷塘月色》,令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体验到一种升华的美感,并且在跟随作者追寻解脱却又难以解脱的精神之旅中,体验一种人生的况味;读《我与地坛》,让学生透过作者对地坛、对母亲的解读中,感受到生命的原生与本能的力量,解悟生命的内涵而安然于生命的逆转与命运的安排,并且懂得用自己的心灵去参悟人间最为真醇的母爱;读《故都的秋》,让学生在对一幅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的北国秋色图的赏读中,品味作者的深沉的故都情结与独特的平民意识,以及弥散着的珍爱秋文化的浓厚的人文气息;读《物种的起源》,要让学生汲取达尔文身上那种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一句话,人文的阅读就是思想的阅读,思想的触动,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个人的精神资源。

其三、走出教材,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刘国正先生也多次强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起来,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学语文的渠道要拓宽,不能仅囿于有限的几本教科书,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 因此,我们在上好语文课的同时,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及活动中体察社会、体察生活,丰富人文情怀,提高对自身的认识,从而促进自身发展。

例如,阅读名著写心得,赫尔岑曾说过:“歌德和莎士比亚抵整个一所大学。”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凭借它丰富的思想内涵调节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世界,使人们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发生深刻的变化,启示并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许多优秀人物的成长都离不开对文学优秀形象的学习,都从文学作品中汲取了有益的力量。所以,在课本之外,应该适当借助课外阅读,让学生更广泛地从文学作品中获得崇高的思想感情,坚强的性格培养和积极的人生教育。譬如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通过读及写,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人物坚毅的形象美,崇高的品行美和一种庄严的生命之美,从中学习种种直面人生的性格之美,培养健全人格,树立崇高理想,并努力为实现它而顽强奋斗。

结束语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要立人。”语文教育应该返璞归真,回到人本身上来。语文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所谓的精神载体,而是我们年青一代的精神家园本身。因为文学是人学,一个人如能有一段时间(中学或者大学),能在浓厚的文艺作品中含英咀华,就可以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给学生奠定一生的“精神底子”,这是语文教师的天职;“做一盏灯,照亮学生的一生”,这才是语文课堂的本色。

上一篇: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程中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从《弟子规》看“孝”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