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合一”场所火灾扑救对策之我见

时间:2022-09-20 08:11:46

基于“三合一”场所火灾扑救对策之我见

摘要:“三合一”场所是指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三合一”现象及其带来的消防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消防安全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三合一”场所火灾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扑救对策。

关键词:“三合一”场所;火灾危险性;火灾特点;扑救对策

中图分类号:X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三合一”场所是指在设有车间或仓库的建筑内设有员工集体宿舍的建筑,或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多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的场所,存在安全出口少、无防火分隔和消防设施不足等先天性的隐患。此类场所易燃可燃物品多、火灾负荷大,单位人员自防自救能力较差,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近年来,在从事灭火救援工作过程中,多次参与了“三合一”场所火灾的处置,见证了多起小场所大伤亡的悲剧,对该类场所的火灾特点和扑救对策有所感悟,仅供参考。

一、“三合一”场所的火灾危险性

1、消防安全基础差。

“三合一”建筑绝大多数没有经过消防部门的审核验收或验收不合格,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疏散通道不畅,基本无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缺乏,缺乏必要的灭火器材,消防安全“先天不足”。

2、管理责任不明确。

分散的“三合一”建筑多数分布于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以家庭式作坊居多,隐蔽性强。“三合一”建筑的集中区域产权、经营权为多人拥有,又无正规的物业管理,经营使用者各自为政,消防安全基本上无人过问。

3、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三合一”建筑使用上的方便和其低廉的成本,淡化了一些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从业人员以厂为家、以店为家甚至以库房为家现象普遍存在。同时,消防安全消防管理制度不落实、宣传教育不开展,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都是从农村招来的女工,文化程度低,上岗前后均未接受正规的安全教育培训,没有基本的灭火器使用、逃生自救等技能,火灾发生时容易造成慌乱,导致火灾在初起阶段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置。

二、“三合一”场所火灾特点

1、“三合一”场所建筑物消防安全设计欠缺规划。就目前多数“三合一”场所建筑的设计来看,都是房东按个人意愿所建,并未认真落实消防规范要求,如:由“生命通道”不畅通导致的火灾频繁发生,在火灾事故发生后,本该是“生命通道”的安全出口由于浓烟封堵、杂物堵塞等情况下导致群众无处逃生。

2、可燃物多,燃烧猛烈,容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由于大多数“三合一”场所建筑耐火等级低,且存储的可燃物较多,非常容易燃烧。一旦着火,燃烧速度快,火势猛烈,温度迅速升高,加剧室内对流,而且住宿与非住宿部分之间未进行有效的防火分隔,促使火势迅猛发展,形成大面积火灾。

3、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三合一”场所一般多为多层和高层房屋,生产、储存、经营通常设置在底层,住宿设置在上层,有的甚至利用夹层、阁楼作为住宿,住宿与非住宿之间缺少独立设置的疏散设施和辅助疏散设施,再加上居住人员多,通道、楼梯狭小或堆放货物等因素,发生火灾时人员往往因惊慌、火势封堵通道造成人员伤亡。还有些“三合一”场所出于防盗等原因,窗户上设置了防盗网,出口处设置了卷闸门、铁栅门,一旦发生火灾,影响人员逃生和救援人员营救。

4、烟雾密集,烟气严重侵害被困人员。多数“三合一”场所内可燃物资多,供氧不足,燃烧不充分,发烟量大,自然排烟面积不够等因素,导致烟雾久聚不散,产生的烟气对人的眼睛产生强烈刺激作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氰化物等有毒物质不仅影响人的正常呼吸,对人体产生麻醉、窒息的作用,还会严重损伤人的中枢神经,吸入一定量后,人就会丧失行动能力,导致人员被困于火场中。

5、交通不畅、水源缺乏,灭火救援难度大。大多数“三合一”场所的地理位置设置在老城区或城郊结合部,其特点是道路狭窄、市政消火栓缺乏,给消防车辆通行和消防用水造成困难,另外浓烟、毒气弥漫,影响灭火救援人员视线,给内攻搜索、救援增加了难度。

6、无防火分隔,建筑及装修材料耐火等级低。一些个体、私营业主用可燃材料分隔墙壁、吊顶或者经营场所与住宿无分隔,有的甚至在简易阁楼和木夹层内住宿,这样的建筑结构导致了火势容易蔓延开来,极易导致人员伤亡。

三、“三合一”场所火灾扑救方法

1、正确处警,合理调度。

119指挥中心接到“三合一”的场所发生火灾报警时,要立即引起高度警觉,从始至终要不间断地全面询问火场情况。如:着火单位具置、着火情况、火源位置、有无人员被困等;要坚持快调、多调和科学调度灭火救援力量的原则,第一时间调集足够力量赶赴现场,要求着火单位不断反馈火情发展信息,为领导决策掌握第一手资料。

快速响应,及时出动。

“三合一”场所空间小、可燃物多、人员逃生难的特点决定了该类场所灾情的处置必须争分夺秒。中队接到报警后必须及时响应、快速出警,在途中掌握火场情况,做好空气呼吸器佩戴等战斗准备工作,到场后迅速展开灭火救人工作。为防止在途中由于道路交通不畅导致延误到场时间,应坚持多向出动,争取有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科学侦察,全面掌握。

灭火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在第一时间内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侦察,全面了解有无被困人员、数量、位置及受烟火威胁程度,着火部位、物质、有无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火势蔓延方向、燃烧范围及毗邻建筑受火势威胁程度,建筑内部结构,电源是否关闭等情况。

救人第一,科学施救。

一是要强化破拆,开辟通道。在灭火救人通道不足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各种破拆器材对防盗网、卷帘门、墙体等影响灭火救人的物体进行破拆,发挥拉梯、挂钩梯、登高车等登高器材在辅助灭火救人过程中的作用;二是要科学研判,合理部署。现场指挥员要对现场情况有个综合的研判,要确保火场的安全救援。要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合理分配救人与灭火力量,一切灭火工作为救人服务。要立体看待火势的发展,做好灭火阵地的部署,堵截火势的蔓延。要分配好战斗现场前后方的衔接,保证现场战斗体系运转有序;三是内攻近战,重点突破。“三合一”场所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且一般都比较不规范,单从外部无法有效实施灭火救人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深入建筑内部实施内攻近战,针对火场重点部位或受困人员营救进行攻坚;四是安全救援,做好保护。灭火救援人员要注意安全防护,做好各种安全保护措施,遵循安全行动要则,做好灭火救援过程中的自我安全保护和确保被救人员的人身安全。

反复搜索,不留遗患。

“三合一”场所结构复杂,在灭火救援过程中要对现场进行反复搜索,做到对被困者的搜救不漏一人。火灾扑灭后,对现场也要进行反复清查,以确保残火的扑灭和不遗漏任何东西。

四、结束语

“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防控需要依靠政府统一领导,形成部门合力,严格落实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依托全社会各部门和群众的力量,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消防文化氛围,多管齐下,既注重当前实效,又立足长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结合实际,区别对待,做到标本兼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少和预防“三合一”场所火灾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工程争端ADR解决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陵水县风暴潮淹没图和应急疏散路径图建设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