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系统护士工作站运行中的管理

时间:2022-09-20 07:49:32

医院信息系统护士工作站运行中的管理

护士工作站作为我院首批投入运行的子系统,是整个系统运行成功的关键,也是系统运行中难度最大的站点。现将HIS护士工作站运行中的护理管理介绍如下:

1 护士工作站运行中的特点

(1)医院规模大,护士工作站点多,布局分散。全院共7 00张床位,26个护理单元,50多个护士工作站点;(2)患者信息管理、药品使用、经费管理都集中体现在护士工作站子系统的应用中;(3)临床护士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水平普遍较低,要在短期内能上机操作,培训任务很重;

2 护士工作站运行中的管理

2.1 成立网络运行管理小组护士工作站网络运行管理小组由护理部助理员、信息工程技术人员、总护士长、护士长等人组成,在院“军字l号"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各个护理单元及护士工作站点的网络运行、技术培训、质量控制、组织管理,协调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2 实施分步运行计划网络运行的质量直接

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医疗秩序的稳定,影响面较大。 (1)选择内、外等专科,工作量大、医嘱较复杂、有一定特殊性和代表性的5个病区进行试点。在试运行过程中,了解软件运行程序,熟悉软件功能与要求,发现存在的问题,完善用户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功能为临床服务;

2.3 组织护士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

2.3.1 现场指导,有针对性的培训护士工作站管理小组成员每天下科室给予具体指导,解答特殊科室存在的个性问题,对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和集中解答,请操作熟练的护士介绍经验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3.2 以点带面,全员培训在网络运行中,由首批培训合格的护士骨干担任计算机操作教员,组织科内其他人员的培训,形成“护教护”的培训模式;同时,发挥科室间相互交流、帮带作用。

2.3.3 抓住骨干,强化培训系统运行前,护士长、护士骨干、护理组长为首批培训对象。由院信息科集中组织模拟网上培训,从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础操作,“军字l号”工程系统以及护士工作站各窗口功能操作,到打印机的使用和简单故障的排除等进行系统强化培训。

2.3.4 规范行为,持证上岗医院先后组织了10余批约

300人的集中培训和科内组织“护教护”培训,护士工作站近1年运行的基础上,组织护士计算机操作技能与相关理论考试,并颁发上岗证书。

2.4 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护理工作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使传统手工劳动的工作观念、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变革。在参照军队《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4版)有关计算机应用与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护士工作站操作规程》、《护士工作站医嘱制度》、《中心摆药操作流程与要求》、《药品、收费子系统运行对护士工作站的要求》、《护士工作站运行中需注意的问题》等管理制度。

2.5 将护士工作站的运行纳入护理质量考评在护士工作

站运行基本稳定时,制定《护士工作站运行质量标准》,从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医嘱录入的规范性、准确性;医嘱的查对、医嘱与费用的准确对应、出院转科处理等方面落实质量控制,由护理部、信息科、住院药房、结账处联合质控,随机检查,护理部每月考评,明确奖惩规定,使护士工作站安全、优质、高效、有序地运行口。

3 体会

在护士工作站成功运行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抓好培训是网络运行的基础:规范操作流程、完善操作规程是网络运行的条件;协调好相关系统的关系、落实管理制度是网络正常运行的保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机关的组织协调得力,工程技术人员保障有力,职能科室合理分工,应用科室密切合作才能确保网络运行的成功。

上一篇:手术室加强风险管理措施 下一篇:安宁市农村院前急救现状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