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时间:2022-09-20 07:09:16

浅论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摘要:阐述了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内涵,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教育在社会分层与流动中的作用,同时就教育存在的局限及其对构建公平的社会流动模型的影响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适当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教育;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教育公平

一、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内涵

1.社会分层的内涵。通常来说,社会分层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成高低有序的等级层次。也就是根据个人的职业、财富、威望、权力等的不同对其社会地位所进行的划分和排列,其中职业是社会地位的代表性指标。2002年初,陆学艺等人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十大社会阶层的划分: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1]

2.社会流动的内涵。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流动,指的是个体的社会等级/阶级地位的变化,其包括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两个角度。代内流动是在个人一生中发生的社会地位变化,代际流动是子代与父代社会地位的升降比较;垂直流动是指一个人从下层地位和职业向上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或者从上层地位和职业向下层地位和职业的流动。垂直流动可以伴随地区间流动,也可是原地升降。水平流动是指一个人在同一社会职业阶层内的横向流动。

二、教育在社会分层与流动中的作用

1.推动个体向上流动,促进个体地位的升迁。上文中提到,个人的流动可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其中只有后者会引起社会地位的变化。所谓社会地位,是人们在一个社会的等级/阶层序列中的位置。在社会流动研究中,社会地位通常被具体化为职业地位、教育地位、经济地位和权力地位等。这几者中对个人社会地位具有最重要影响的是职业地位,通常从一个人初次从事工作的职业地位和目前的职业地位两个方面比较,如果一个人的初职地位与现职地位相同也就是没有发生社会流动。1967年,布劳-邓肯通过对美国职业结构的研究,绘出了美国公民的个人实现路径图,在该模型中他指出,在美国对个人的职业地位影响最大的是本人的教育。日本学者麻先诚对日本高等教育与职业关系的调查也证实了英才地位与高学历之间的密切关系。[2]在陆学艺课题组2001年的全面抽样调查研究中,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是人们获得初次就业职业地位的最主要因素,而家庭出身对初职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十分有限。随着科技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和知识化的水平日趋提高,社会系统也从封闭逐渐的走向开放,社会成员的地位身份越来越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拥有量。因此,不论是社会上层成员要防止他们的向下流动,还是社会下层成员要实现他们的向上流动和身份地位的提高,都必须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上取得优势。

2.教育有利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除了教育本身对社会地位的直接影响外,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本,还对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着重要影响,三者共同制约着社会成员地位的变动和确定。经济学上的“信号甄别理论”告诉我们,高等教育的文凭更多是作为一种信号,向雇主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拥有文凭的社会成员通过了大学教育的双重筛选,他们有着较高的智商,求知欲强、理解力强且综合素质较高。因此,教育文凭已经成为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一块敲门砖,只要通过各种专门考试的选拔,跻身于知识分子这一阶层,在社会声望、政治权力、工资报酬、职位晋升等政治和经济方面就能获得一定的优势地位。

3.教育对社会成员的筛选作用。中国社会阶层划分的十大阶层现状告诉我们,虽然每个人拥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但由于个人资质不同,并不能得到相同的地位发展,相反,会因为各种先赋性因素和后制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处于不同的社会层级。教育中的“升学考试”,可以分流一部分不适合继续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学生,在这样的选拔机制中发掘出优秀的人才,通过允许接受更高级的教育来为其提供潜在的流动机会,这样,教育就为个人社会层级的划分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有效的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已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教育在提高人们竞争力的同时,本身也是竞争的一种反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教育资源的竞争是必然的。[3]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人自觉主动地寻找与自身相匹配的地位身份,同时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积极向更高水平的社会层级努力行动,形成较为合理的社会层级分布和一个较为稳定的社会分层模型,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社会分层过程中存在的教育问题

1.教育机会公平问题。在中国的现有体制下,人们教育地位获得的高低,主要是父亲职业、父亲的教育程度和居住地城市化程度三类因素在不同时期共同作业的结果。其中,父亲职业地位的影响不管在哪一个历史时段都最为突出。父亲的职业地位越高,就越利于帮助子女受到更多时间的学校教育,为其所积累的教育资本或人力资本就越高。也就是说,社会上层分子的后代先赋地拥有了适应于教育的文化资本,拥有了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他们正是依据其接受教育的事实证明自身的优越性,使其处于上层的社会地位合法化。社会下层子女既受制于物质方面的约束,又在社会上层所控制的教育系统中处于弱势的地位。这种不平等不仅表现在不同社会阶层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上的不平等,更深嵌在整个教育系统的全过程之中。[4]

2.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教育的重要性也得到全民的广泛认可。然而,造就社会公平的教育背后,仍然蕴藏着国家制度带来的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分配的畸重畸轻,便是不公平的来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三点式”的筹措方式,使农民家庭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他们不得不为保证一个子女的就读而牺牲其他子女的前途。此外,“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念,也使得以传统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为主的那些人的子女,在高等教育的“高收费”面前,没有平等进入高校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等就给农村地区有才华的青年人通过教育这一途径实现社会流动造成了莫大的障碍。

四、推进教育公平,营造公平合理、开放有序的现代社会流动模式

1.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非公平现象就其性质而言其实是一种制度,涵盖入学制度、资源配置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多个层次,因此,不能将教育公平仅限于教育学范畴,也不能将其仅限于经济学的收入分配领域。但就目前教育制度现状来看,必须首先解决资源配置上存在的问题。社会分层实质上就是对各种相对稀缺的社会资源和获取这些社会资源的机会按照一定方式在不同的人群中进行分配。所谓的教育公平,就要求国家要实现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间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来维护和保证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保证人们公平的享有充分就学的机会,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缩小因为地域划分、经济发展水平等引起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上的不均衡。

2.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从教育的层次上来说,对个人社会流动产生最主要影响的是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因此,为了使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为更多的人提供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就必须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当下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对于人才提出了各种诉求,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多种需求,同时也为了让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能力程度的学生都能接受到某种程度的高等教育,国家必须适时改革高等教育结构体制,改变“一体化”模式,走“多样化”发展道路。[5]保障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共同发展,本科类大学与普通职业技术学院共存,积极吸收社会民间资金,发展壮大民办高校,构建一个多层次和多元化的高教系统,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和不同能力程度学生的升学要求。

3.实现高等教育国家化。受制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念,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和潜力的人才因为高昂的教学费用而止步于大学门外,从而也失去了通过教育获得较好职业、提高个人声望、实现社会地位上升的机会。高等教育国家化正是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一项政策建议。接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要采用税收优惠、学分优惠和户籍开放等行政手段对高等教育系统结构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予以调整,以保障社会成员这一权利的实现,通过从市场化向国家直接管理的过渡,实现接受高等教育的民主和公平。

五、结 语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同时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高速发展,新社会阶层和群体地位迅速上升。只有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因素在实现个人社会地位升迁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建立起更加完备的现代型社会流动机制。通过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获得文化资本,进而推动个体的社会流动,使原本属于社会低层甚至底层的受教育者进入社会中层甚至高层,形成更多的中间阶层,从而减少社会底层人数,使社会垂直结构为中间阶层大高层和底层小的稳定的社会结构,建立起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变。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十大阶层的划分[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李骏,罗忆源.转型中国的高等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公

平[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1):62.

[3] 周作宇.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J].北京师范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4] 陈卓.桥梁与屏障:当今中国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研究

[J].中国高教研究,2009,(6):26.

[5] 李承先.高等教育民主与中国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变[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3,(1):29.

上一篇:创新·理想·热情 乐为天下先 下一篇:[成长不烦恼]让少年看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