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萝卜变胡萝卜

时间:2022-09-20 05:53:47

白萝卜变胡萝卜

中国有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有央视十套,央视十套有个节目叫《走近科学》。

一般来说,科学类节目不容易办好,而且,央视办春晚经验多,做科学节目,没传统。可是嘿,这个节目不仅红火,而且在互联网口口相传。

举两个例子先。

例一:一个白萝卜种下去了,秋天竟变成了胡萝卜。全国各地的专家集体讨论,调查了水源,肥料,土地,空气,气候,甚至种植方法。折腾出上中下三集。最后的结论是那哥儿们搞错了种子。

例二:一个村子,每天半夜三更都有怪叫声,全村人睡不安宁不说,还搞得人心惶惶。片子采访了一大堆上了岁数的村民,传说这里有山兽出没,晚上就会进村扰民。出彩的是群众演员和音乐,演得惊魂,配得恐怖!上下两集。最后结论是村里一个胖子睡觉打呼噜。

你懂的,第一类,大家当轻喜剧看,第二类,大家当恐怖片看。又因为这两种类型恰是中国电影最没成就的,所以《走近科学》不火也难――真的,我说这话,发自肺腑。

其实,我早就想赞美这档节目,搁心里很久了。天南地北,我们凭着《走近科学》,走近彼此内心;饭桌上,只要说起《走近科学》,那就跟吃火锅一样热闹。所以,作为粉丝,我们很怕像当年拥护韩大嘴一样,因为过于用力,搞得体育频道整顿语文,韩大嘴再也说不出“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这样有气势的解说。

用央视的语气来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们”,《走近科学》正是以它自身的风格说明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方法论啊。你看,一个男人到书店买书,问:“《幸福的婚姻生活》在哪能找到?”店员:“噢,该书属于幻想类,第一排。”男人再问:“那《夫妻相处之道》呢?”店员:“武打类,第二排。”男人:“那《理财和购房》?”店员:“这是妄想症,精神病类,第八排。”男人:“那《升官之道》?”店员:“司法犯罪类,在门口。”

我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想吃肉,记得不要买肉圆,那是面粉;你想康复,别上医院,因为在见到医生之前,你就烧糊涂了;你想看电影,别上电影院,因为你会看到广告集锦;你想好好学点文化,那么别上大学,因为大学已经没有文化了。

问题是,这么多年肉圆、大学下来,事情呢,已经像西天取经,孙悟空突然叫道:“师父,我们好像走反了!怎么办?”回是回不去了,这个时候,《走近科学》将再次指导我们的人生:只要你保持住前面十分钟的神秘感,那么,即便最后一分钟露了底,也无所谓了。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一朋友酒后驾车带我们上高速,在延安路被拦下来,朋友冷静地对警察说:“车上坐着我领导。”朋友那天刚好穿一带军衔的衣服,警察看看他的军衔已经不小,还是个司机,就放我们走了。

《走近科学》因此在民间有个别称,叫“走近大爷”。做人,就要学会装爷,装得够好,白萝卜就有可能变成胡萝卜。这个,难道不是当代最重要的科学吗?

摘自《杂文选刊》

上一篇:马和骆驼一辈子谁走得远 下一篇:男人与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