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儿童立场,看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1+4”

时间:2022-09-20 05:40:32

立足儿童立场,看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1+4”

从儿童的立场出发,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这是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区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充分跟随幼儿的活动、捕捉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需要,发现幼儿的问题、解决幼儿的问题。上述五个案例都是基于儿童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的 “一个模式+四大策略”,为教师搭建起研究思考的平台。

一个模式:活动区创设“N+1”模式

主题活动背景是预设好的课程,怎样既考虑主题活动的推进,又考虑幼儿的需求,西南大学实验幼儿园提出的“活动区创设的‘N+1’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这个模式有三大特点:1.兼容并包。主题背景下的区域创设既要考]活动内容,又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N”是主题活动的内容与目标,“1”是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二者在这个模式之下有机结合。2.预设与生成融合。主题有预设,活动有生成,两者逐渐融合。3.动态可变。“N+1”是发展变化的,随着“N”的变动,“N+1”也可能变成“N+N”。

四大策略:调整、推进、支持、管理

调整策略:区域活动从预设到实施不是一层不变的,是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过程,是不断调整、更新的过程。这样的发展变化,有赖于教师对内容、材料的调整。北碚区实验幼儿园依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发展价值点总结了三大做法,都是立足于幼儿的立场,在活动中不断反思、调整所作出的策略,值得学习。

推进策略: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设计到实施,从实施的初始阶段到后期丰富完善阶段,需要教师不断推进。南坪区实验幼儿园的案例中从初始的预设,到幼儿经验不断丰富拓展,再到幼儿各种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在这个过程的推动中,总结出了可行性路径。第一,了解感受,让幼儿获得初步经验。第二,解决问题,让幼儿在问题解决中加深体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第三,想象创造,拓展幼儿对职业认识的经验。这个路径抓住了幼儿经验发展的特点,非常有实效。

支持策略:幼儿的活动区活动不是停留在表面,活动区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教师观察、指导、支持幼儿的活动和发展。教师的指导和支持是幼儿发展的保证,对幼儿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江津区几江幼儿园的案例提供了四种有效的支持策略:1.投放多类型多层次的活动材料。2.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支持和引导。3.针对幼儿的问题给予支持。4.关注幼儿的不同需求,给予支持。

管理策略:一个幼儿园活动区的开展,需要专业管理,专业管理怎么管?大渡口区幼儿园总结了三大管理策略:1.引导教师,解读幼儿和主题;2.拟定层次目标,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3.循环跟进抓落实。三大管理策略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也对教师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五个案例固然有很多优秀的经验值得借鉴与参考,但要深入推进还应该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如何更好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给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譬如根据主题内容预设的区域,可不可以变成幼儿们自己通过讨论产生的预设,即幼儿的愿望。第二,如何提供开放性和可变性的材料来引导幼儿的持续探索?对怎么观察幼儿、怎么去了解幼儿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思考?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

上一篇:轻松且快乐!“新津流”清洁心得 下一篇:高职本科《大学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