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分析与探讨

时间:2022-09-20 04:18:27

针对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分析与探讨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如果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安全是每一个建筑企业所追求的目标,而基础工程又是建筑物的底层根基,如果根基打不牢,建筑的质量与品质也无从谈起,本文主要对基础工程各部分的施工技术及措施进行相应的探讨,以供此类工程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技术要求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如果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在此前提下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这恐怕是每一个建筑企业所追求的目标,而基础工程又是建筑物的底层根基,如果根基打不牢,建筑的质量与品质也无从谈起。建筑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石,只有完成了这部分的施工工作,才能进行下阶段的施工,而也只有保证基础工程的质量,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这就意味着,基础工程的施工对施工人员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在了解基础工程的各部分结构和施工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完成施工。按施工顺序划分,可以把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分为三个部分: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及装饰工程。而基础工程作为施工工程的第一阶段,对后面两个阶段的施工有着直接的影响,做好基础工程的施工,才能为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打下扎实的基础。而基础工程主要包括这些内容:地基处理或打基桩、基坑开挖、基坑降水、做基础、边坡支护、回填土等。而由于地基处理或打基桩、基坑降水、边坡支护,都是较为专业的施工工程,所以通常都是由专业技术施工队组织施工的。

1 基础放线及开挖分析

将拟建房屋在工地上定出它的平面位置(定位)和零点标高,是基础施工之前必须要先完成的工作。一般都是根据已建房屋的位置来定位,但当然根据实际去情况,其实也可以以城市规划局所给定的“红线”或小区导线来进行定位的。进行定位时,通常要先放出建筑物的两条中轴线作标准,然后用钢尺和经纬仪定出房四角的角桩。接着再一一的放出所有各墙的轴线,同时要把轴线位置记下来,为需要时用拉线的办法将轴线重现做好准备。为避免挖土时将外引桩和标志板撞偏,在施工中需要与基槽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要打设牢固,标志板的顶面要求水平,尽可能的保持相当于±0.00的标高。完成房屋定位后,就可以用白灰放出边线作为挖土地标准,当然前提是根据基础的宽度。在挖土施工之前,要对挖出土方的弃留做出决定,如果要用于回填或作灰土,那在施工前就需要对土方量进行预留。挖土时要先把表面的弃土运走,然后将底土堆置一旁。不过不能离基槽边过近,防止工人操作或下雨时松土塌回基槽中,同时也为施工材料的堆放预留空间 。当挖土靠近槽底时,要先进行基底抄平。基本的做法就是在水准仪的作用下,把一排小木桩打在基槽的土壁上,距离槽底设计标高一定高度用以控制基底开挖深度和人工清底。在完成好基槽的施工后,应该立即开始下道工序,防止基槽暴露时间过长,或者受雨水浸泡。如果基底已经遭水浸泡,则必须重新清底。当进行机械挖土时,应该注意挖深要比基底标高浅,接着再组织人工进行清底,这是为了避免机器挖土时碰到基底。当然在机械挖土时,留余量的多少需要根据技术水平、季节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留余量不少于150~300 mm。

二、验槽及地基处理及基础施工分析

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槽是必要的一个工作环节,在检验方式上,不同的地方有所区别。一般的检查内容有:基底是否已达到设计土层、基槽标高及平面尺寸、有无软下卧层、坟、井、坑、等。如果在槽底出现局部土质过硬或过软或废井、回填土坑等情况,那说明这不符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当完成验槽及地基处理后,基础施工必须要立即进行。进行基础墙放线前,需要把地基抄平,通常要放出各墙的中心线及大放脚宽度线。如果是砖砌基础墙,那为保证其整体性,在施工中必须要注意这几点:基础墙若需留槎时,必须留斜槎;设计的预留孔洞应随砌随留,禁止后凿;砌筑砂浆应该选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由于上部结构砌筑时要立门框,所以在进行房心回填土时,常常会破坏防潮层,所以在进行基础墙砌筑时,应该砌到防潮层以下。如果遇有暖气管沟时,就争取在基础施工阶段完成,也就是说要在基础墙砌完成后,再把部分回填土,接着打上管沟灰土地基,安设管道,砌筑管沟墙,保证沟盖板能在房心土回填前完成,。

三、桩基础工程

在桩基础工程中采用深基础的情况主要有这些:建筑物在软弱地上,依靠天然地基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建筑物对变形与稳定要求较高或有特殊要求,采用一般处理方法不能满足。而桩基础在深基础中是最受欢迎的,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式,当然同时常用的还有沉箱基础、墩基础、地下连续墙、深井基础等。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当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沉降量过大,或者地基的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时,常采用桩基础。一般来说在工业建筑、高层民用建筑,以及地震设防建筑中桩基础的应用较为普遍。因为桩基础具有这些优势:承载力高,沉降量小而均匀,沉降速度缓慢,能承受竖向力、水平力、上拨力、振动力等。从桩基础的构成看,其主要由桩身和承台组成。桩身全部或部分埋入土中,顶部由承台连成一体。在承台修筑上部建筑。普通的工业、民用建筑中的桩基,在不考虑地震,按正常工作条件下,一般是承受从上部结构传来的垂直荷载。从荷载传递机理桩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两种。从荷载传递机理的角度看,桩又可分为两种,即端承桩和摩擦桩。端承桩主要是在工程需要从软弱土层穿到硬层时,应用的一种桩。在这种桩下,主要由桩尖阻力承受建筑物荷载;摩擦桩主要是应用于软弱土层中,通常情况下,由桩侧摩擦力和桩尖阻力共同承受建筑物的荷载。按桩的施工方法不同,又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在工厂或施工现场运用一定材料,预制成一定形式的桩,再通过沉桩设备把桩沉入土中,沉桩方法有锤击沉桩、静力压桩和振动沉桩等,这种施工方法被称为预制桩。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木、钢筋混凝土和钢等。灌注桩的成孔方法,主要有干作业成孔、人工挖孔、泥浆护壁钻孔和套管成孔等,先在桩位处成孔,接着再向孔内填筑桩材料。下面主要对预制桩和灌注桩进行详细的探讨。①预制桩。如前所述,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各种材料和形式的桩,从种类上主要是包括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其是先在成桩的前提下,采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或振压入土中。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沉桩方法是锤击打入法,其主要是利用柱锤的冲击,把预制桩沉入土中,这种沉桩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土层。压入法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施工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依赖桩架的自重与压重的静力或动力,把桩压入土中的。压入法一般适用于较均匀的软土地基,因为其施工特点决定了其可以有效的减少,打桩对地基土和邻近建筑物造成的振动影响。振人法通常用于沉、拔钢板桩及钢管桩,在沙土中效率最高,其原理是利用激振器所产生的振动力通过桩身使土体振动,促使土体的内摩擦角减小,强度降低而将桩沉入土中。②灌注桩。成孔灌注桩和沉管灌注桩是灌注桩施工的两种施工工艺。所谓成孔灌注桩,就是在施工现场的桩位上先成孔,接着往在孔内灌注混凝土,或者也可加钢筋而成的。主要的成孔方法有钻、挖、冲孔等;沉管灌注桩是指用锤击或振动方法,把带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或钢活瓣桩尖的工具钢管沉入土中成孔,接着再放入钢筋笼,然后灌注混凝土,最后边拔边振动工具钢管,使混凝土密实而成桩。

参考文献

[1]齐广化,刘同军.浅谈高层建筑后浇带单项施工方案[J].重庆建筑,2005,(12).

上一篇:工民建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探讨 下一篇:预制混凝土柱装配式围墙在变电站建设工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