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市林下经济发展初探

时间:2022-09-20 04:02:45

潞城市林下经济发展初探

【摘要】:通过对潞城市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按照十三五对林业发展的要求,针对当前林业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重点和策略,提出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协调共享做到几个方面结合,实现林业建设新突破,使农民增收成为新常态。

【关键词】:林下经济,现状,问题,发展,建议

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有林菌、林草、林药、林粮、林牧等多种生态发展模式形式。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植物和动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大大延伸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发展总体要求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是林业创新发展的新举措、是林农收入增加的有效途径。是对集体林权制度进行改革、林地承包到户后产生的农村经济增长的新模式,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好的收益,呈献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更是巩固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迫切需要的有效途径。林下经济的发展,可以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实现社会资源优势互补、有效地缩短林业生产的周期,使林业的附加值增加,实现林业的持续、循环发展。

1、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潞城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东北边缘,位于东经112°59′36″~113°25′40″,北纬36°14′00″~36°29′30″之间,海拔高度616―1316米,总土地面积61505.59公顷,属于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温和、雨热资源丰富、四季分明,境内的森林资源覆盖率超过23%,林地面积19511.72公顷,林业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良好条件。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发办[2012]42号),市委市政府近年来一直重视林下经济的发展,紧紧抓住核桃干果经济林“一县一业”的发展,结合本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因地制宜,努力探索出“上种核桃下栽药、林药经济显成效”的林下中药材种植模式,带动林菌、林粮、林菜、林禽、森林旅游等多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形成近期得利、远期得林、多方面协调发展的林下经济发展新格局。目前,潞城市林下经济发展主要以林下种植中药材为主,种植规模达到0.6万亩,主要种植品种以一年生板蓝根,二年生党参、丹参、黄芩,三年生柴胡、芍药、黄芪、射干等10多个品种,推动核桃幼龄林管护1万亩,发展林下种植中药材合作社达到23家,涉及农户1206户,农户增收1200元/亩。围绕林下种植发展,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农家乐数量超过20家。 积极引领企业参与,吸引社会力量从事林下经济发展,达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如蔚佳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微子镇漫流岭造林开发森林旅游观光农业,造林投资达1000万元,在林地上进行林下土鸡的饲养,每年出鸡的数量在1万只以上,销售的方式选择定点直销,年均收入达5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山西龙海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在辛安泉镇井峪村林下散养芦花鸡,年产鸡蛋收入3万元,产肉鸡每只可卖200元以上收入达30万元。潞城市在核桃经济林种植中药材发展方面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2015年,林下经济上给予的资金补贴超过200万元。截止目前,全市直接从事林下种植或者林下养殖农户有1500户;林地经营面积超过3.5万亩;20多家企业参与林下经营,建立起40多家林业专业合作社。2015年底,林下经济的总收入超过450万元,占林业经济收入22.5%。

2、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规模不大,区域发展不平衡

潞城市林地资源较为丰富,多集中在东部五个乡镇办事处,受自然条件和地域差别影响,东部乡镇和西部乡镇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境内山区面积13285.20公顷,占总面积的21.6%,丘陵面积38440.99公顷,占总面积的62.5%,平川面积9779.40公顷,占总面积的15.9%。山区和丘陵主要在森林资源多的东部乡镇,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自2011年市委市政府把核桃确定为全市的“一县一业”产业来抓,先后种植6万亩核桃也主要集中在东部乡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很多林农取得了林地经营权利,森林资源真正成为其可支配的生产资料,农民获得了林业生产要素,为从事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是林地生产力低下,产出效益不高,从事林下经济很多都是分散经营,由于资金、技术及其他条件多种因素的制约,规模不大,集中连片经营的少,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林产品互惠互销平台渠道不健全,经营的水平也一直徘徊在较低的水平。由于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林农在种植或者养殖种类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对市场的抵御能力不强,示范性不强,一旦市场行情发生波动,可造成较大的损失,影响了林农从事林下经济的积极性,不利于其长期、健康发展。

2.2资源总量不少,发展氛围不足

全市森林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良好,资源总量不少,发展林下经济潜力巨大,市委市政府也给予高度的重视。林下经济是近三年才涌现出的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与传统林产品发展模式有着根本转变,很多模式还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林下经济发展的产值和效益还不很明显,具体措施还不全面,基层的林农对此更缺乏了解,存在畏难情绪,从事林下经营的积极性不高,全市发展整体情况来看,从事林下经济的氛围不浓。

2.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缺乏持续发展规划措施

目前,林下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林业扶贫致富的重要举措,为林地生产力发展和林业增收发挥巨大作用。国家林业局将其发展作为巩固林权改革的重要措施、转变林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促进林农收入稳定增加和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林下经济是林业实现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协调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林下经济是我国未来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受产业、政策、机制、信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政府对林下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将其重点列入到农村经济工作中,对林下经济发展的全面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措施较少,各部门协调和共享发展理念不同,林农发展林下经济主要靠自己要政策,虽然很多林农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政府在林下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不足,各种优惠政策滞后,大部分要靠林农自己出资,影响投资林业积极性和林地产出,很难做大做强,因此林下经济的发展一直没有较大的突破。

2.4社会认知度不够,科技人员难以满足林下经济发展的需求

目前,全市虽然也有一些企业参与林下经济发展,多数是以生态旅游、林下养殖为主,但是数量和发展模式不多,很多企业的参与意识不强,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农业的种植模式和小农意识,及政府出台的扶持企业参与的政策和措施极少,致使林下经济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即使是有一些企业参与到林下经济的发展中,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等,加上这些企业没有很强的品牌意识,经济效益增收不明显,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经过多年的发展,金寨县在农林建设方面已经建立其一支专业队伍,对该县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现有的科技队伍存在知识老化、缺乏对农林业方面的新成果及新技术的了解,与当前农村林下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3、发展建议

结合潞城市森林资源实际,为了提高林地生产力,发挥林业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做好林业增收新常态,应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3.1形成共识,充分认识林下经济发展意义

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补齐林业发展短板,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发展林下种植中药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可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品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而林下集约化经营又会反过来促进林业生产,进而可以探索出一条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新路子。十年树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相对漫长的林木生产周期,对林业发展以及对林改后农民发家致富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只有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可以这么说,发展林下经济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

3.2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整体推进林下经济发展

潞城市森林资源总量不少,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存在地域差异,林业资源分布不均匀,产业基础强弱不对等,农民生产方式各不相同,发展林下经济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因地制宜,多种模式齐头并进。为此,在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上要充分而深入的调研和思考,紧紧围绕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要求,做大做强“一县一业”核桃产业,充分利用林地空闲种植中药材、森林旅游、和林下养殖等,形成生态农业循环发展产业链,在东部的微子镇、辛安泉镇发展森林景观旅游和林下养殖业,主要以森林旅游、农家乐,林下养鸡种植等为主;在东部乡镇的辛安泉镇、合室乡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和林下套种,形成观光型农业生态产业;在中部的潞华办事处、翟店镇、成家川办事处发展林下套种农间作物,发挥绿色产品优势;在西部乡镇店上镇、史回乡林地面积小,林地资源少,补齐林下经济发展短板,建设特色生态园区型的林业产业。

3.3政策驱动,多元引导,破解发展难

林下经济是新型发展方向,政府应出台多方政策,探索多种发展模式,积极鼓励引领社会资本投入发展,为突破资金瓶颈制约,应采取“多渠道注水”的办法,来融资发展。财政拿一点,社会投大头,农户自筹一些 融合集合社会资金解决一点。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典型示范户、生产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给予资金奖励支持。同时,充分发挥社会投资的主体作用,积极吸纳民间融资。此外,主动对接银信部门,全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帮助广大农民和林业生产经营者解决林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为广大林农提供技术培训等服务,走科技兴林的道路,是林下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搭建合作平台,推进科技协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开发与服务机制。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林下经济发展技术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对企业、示范户和农民技术骨干的信息咨询和技术培训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加大技术保障力度。

3.4发展协调共享型林下经济,做好几个方面结合

林业是社会中的林业,是人们生态环境的屏障,林业应该开放式发展,同时林下经济也应该创新发展理念,实现共享发展。

3.4.1和精准扶贫攻坚相结合

扶贫攻坚市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林业发展林下经济,紧紧结合潞城市发展核桃这个“一县一业”产业,充分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模式,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和精准扶贫中的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协调共享扶贫中的各种政策,统筹利用社会各界扶贫资源,构建发展林下经济平台,形成林下经济产业化,按照“合作社+企业+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延伸林业发展产业链条,走出林业社会化发展之路。

3.4.2和低产林提质增效改造、经济林管护相结合

林下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单一发展,应该结合林业其他方面综合发展,发挥生态建设作用,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和低产低效林改造、经济林管护结合起来,实现林上林下都得利,生态经济齐发展的目的。通过经济林管护和低产低效林改造,缩短成林年限,提高林地生产力,发展林下经济,又能补齐近期发展收入低下短板,增加农民、企业和社会投入林下经济和林业发展的积极性。

3.4.3和林场改革相结合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屏障,发展林下经济应该和国有林场改革结合起来,国有林地是林业的主力军,在社会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面实现天然林停止采伐,国有林场实行改革,传统的林产品和单一的木材加工满足不了社会和林场职工的需要,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探索购买式服务成为改革的关键,林场改革后从单一的林地经营管理向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经营模式转变,实现了国有林提品向多元方向发展,同时通过购买服务,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3.4.4和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相结合

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促使农村农林牧各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将有效带动加工、运输、物流、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可以改变传统家庭养殖业污染居住环境、影响村容整洁的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引导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学习、掌握和应用科技知识、经营管理本领,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林下经济发展之初,多由农户或林农自发形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探索性和试验性,导致大多数农户或林农等待观望。但是通过扶持抓典型、抓大户带动对推动农村农民增收起到示范效应。在现有条件下,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很小,传统农作物单产增加的空间也十分有限,依靠传统种植业大提高农民收入几乎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闲置林地把农村的一些多种经营项目转移到林下,在不新增占地的情况下,为农民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增收渠道。

林下经济的发展,不单是林业创新发展的新举措,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统筹各种资源要素,综合社会各界力量,科学发展,积极引导,全力推动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友霞.金寨县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3(20):82-83.

[2] 丁国龙,谭著明,申爱荣,等.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及优劣分析[J].湖南林业科技,2013(2):52-55.

[3] 王宗星,冯博杰,高智慧,等.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3(4):389-393.

[4] 车延宏 张立新 牛世权《浅谈如何发展林下经济》《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4年第01期

[5] 秦玉红《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中国农业信息》 2013年21期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创新能力之我见 下一篇: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