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调查

时间:2022-09-20 03:54:41

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调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对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上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以及现代生活不良习惯等,身体素质受到非常明显的影响,普遍呈下降趋势。其主要成因为三种:不规律作息饮食、缺乏必要锻炼和文体兴趣低。为获得更加翔实的数据,笔者于2013年9月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共计4所高校的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展开调查。每个学校发放网络问卷为100份、纸质问卷也为100份,共计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总计为780份,其中网络问卷395份、纸质问卷385份,总计有效回收比例达到了97%,具有较为广阔的代表性。

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调查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存在着滑坡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体质达标率低。即按照国家主管部门颁布的最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下滑趋势。其中,速度素质不达标的学生达62%,力量素质不达标者为56%,其中长跑等耐力素质不达标者高达70%,肺活量不达标者为51%。数据结果令人堪忧。大学生身体与知识倒挂,不仅对其专业学习造成障碍,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免疫力差。这是调查数据反映的第二个较为严重的后果。学生生病几率相对提高很多,一学期中患感冒三次以上的学生为21%,两次的为23%,一次的为56%。感冒需要输液的或经常输液的学生为31%,调查中,只有5人表示感冒不需要输液,服用药品就会好了。其他具有颈椎、腰椎与鼠标手等亚健康症状的学生高达68%。学生的免疫力差,与学生体质下滑是同步且成正比的,在一定程度上,较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也降低了学生学校生活的幸福指数。

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因素调查

尽管造成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因素是综合性的、长期性的,但在高校阶段也有着其特殊性,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其中有三种最为典型,即作息饮食因素、运动缺乏因素和文体活动兴趣因素。

饮食作息不规律。被调查的学生中,87%的学生有过每月一次的熬通宵经历,每周一次的41%。饮食不正常的55%的学生每两周有一天,69%的学生每周一天,有11%的学生每周至少两天以上的饮食不正常。根据以上数据,其不规律主要表现为两类:作息不规律,即不按时睡觉休息的情况,由于现代大学生可供娱乐的项目太多,尤其是网络的运用,让大学生们更加沉溺,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相关的娱乐方面。饮食不规律,即不按时吃饭,特别是周末,他们不按时休息的情况下,不按时吃饭,随便吃,甚至胡乱吃,不仅无法获得正常需要的营养,还对身体造成了一定机能损害。

缺乏锻炼。除了正常的体育课,每天参与锻炼的学生占13%,每周参与两次锻炼的学生占24%,每周参与一次锻炼的学生占68%。这是造成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关键性因素。其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体育课不正常上。大学生体育课学习的目的比较复杂,为了获得结业的学生占71%,为了学习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的学生占19%,感觉好玩想调剂生活的学生占10%。在不同学习动机的主导下,他们的学习效果与努力程度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修的体育项目技能没有学好,选修的项目缺少兴趣。

业余锻炼参加少。由于上述作息不规律情况,他们把该参加业余运动的时间,都用在颠倒的休息上,即使有了时间,也用在了补充饮食方面,各种综合因素导致他们既没有时间参加,也没有适合的身体条件参加。尤其是业余时间宽裕的周末,他们更是在几乎放纵性的一些透支性的活动中,如网络活动等,让自己的身体陷入恶性循环。

文体活动兴趣低。高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运动训练以外,学校也会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然而,学生对文体活动兴趣较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活动参与学生的数量少。无论参加社团活动,还是学校组织的较大范围的活动,如各类文艺汇演、比赛活动等,都是那些各方面都比较积极的学生在参加,其中参加各种艺术活动的学生占9%,各类运动活动的学生占8%,社会公益活动的学生占7%。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些活动成为少数兴趣项目学生的专利。学生参与活动种类少。每学期参加三种以上文体活动的学生占14%,两种的占25%,一种的占61%。尽管学生都认识到需要在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但由于各种自认为更加重要或其他的因素牵制,他们并没有积极地参与进来,或者是在想参与的时候错过了时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对文体活动缺乏浓厚的兴趣,认识不到文体活动在培养情操方面的益处。

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

针对全国大学生身体素质都呈现出普遍的下滑现状,各高校必须立足学校与大学生自身的实际,展开切实的对策,从提高他们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开始,真正激发他们以实际行动去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学校需要从文体多样化、娱乐化与兴趣化方面展开,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开展运动训练与创新运动方式的积极性,让其在提高自身体质的同时推动大学生运动发展。根据上述成因与高校教育教学实际,可以从以下展开: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为了真正培养学生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兴趣,使他们在有内在需求的情况下,积极地活跃起来并化为提高身体素质的实际行动,学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多样化文体活动 即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同时让学生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学校要调动各种部门与院系的力量,立足学科专业性、公共文体知识等设计组织活动。如各类知识竞赛、体能性的文体比赛、公益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此类活动的实施中,务必确保活动的体能消耗与提升,让学生在相关的体验中,不断强化体能训练与提升所带来的各种机能优化享受。这种机能优化多样化,如速度体能的提高、力量体能的提高与心肺功能的提高等。

娱乐化文体活动 娱乐化是文体活动基本的功能之一,因而在组织策划时,需要注意其中的娱乐元素。如上述活动中,加入幽默或娱乐的元素,如花样投篮比赛、社会幽默公益文艺演出等。

兴趣化文体活动 即立足学生兴趣培养的深度,让学生从安逸的日常活动中走入各种活动中。这种兴趣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培养性展开。根据学生较为擅长或稍微有点兴趣的活动或项目等切入,就近性的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真正地能有所喜好、积极地参与,形成核心性的带动氛围。巩固性展开。即在学生对一种或几种以上的项目有兴趣的情况下,积极地深化培养方式,为学生积极创设展示平台,让他们在兴趣的学习与展示中,能体验到兴趣成长与个人身心成长的综合乐趣。提升性展开。即在上述各种比赛活动中,让学生在兴趣的竞技中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兴趣的改进与优化整合。

激励制度跟进 针对学生而言,单纯依靠活动的组织,是难以长期稳定地开展各种有益于身体素质提高的活动的。因而,需要学校与校内的各种组织从制度上做出相关的跟进,让他们能在有所追求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中来。根据学校的相关实践,此类制度的制定与完善,需要从三个方面切入:

参与激励制度切入。学校要制定制度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可以实施所谓的积分制度,只要学生参加了就给予一定的能力与综合素质认可,且设定一定的级别,让学生在每达到一定分数段的时候,实现自然升级,达到较高分数的时候,学校可以从各种荣誉等方面给予奖励,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与自信心等。

优秀激励制度切入。即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其他学生积极投入活动。学校或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他们平时表现,对那些积极性高、带动性强、鼓动性高与组织性强的学生,给予他们各种荣誉与能力的认定,以凝聚榜样的力量,形成推动大学生强身健体的合力。

竞技优胜者激励制度切入。如在学校各种活动竞技中,无论是什么级别,或校级,或院系级别,或社团内部等,学校都要适时地介入,可以不过问形式,也可以不过问竞技的结果,但只要有竞技学校就要给予一定的认定,把原来大众的活动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小众化的活动逐渐走向更加广阔的大众化。

提升身体素质的知识教育。即主要开展相关加强身体素质锻炼的各种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们在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运用中,认识到健康身体的重要作用,并获得提升身体素质的健身方式或技能。

提升身体素质的技能教育。即学校各个院系或部门,能立足各自的专业知识,去积极地开发与创新提升身体素质的技能,让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立足各自的专业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健康训练活动,如舞蹈技能、体育运动技能、歌唱技能与其他的文艺技能等。

提升身体素质的思想教育。思想是推动学生积极开展健身活动的根源。各专业教师需要从大学生的个人生命、专业成长、未来职业发展与幸福生活创造切入,结合负面案例,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创造未来的基本物质基础之一。

上一篇:探寻小学思品课堂的教学生成点 下一篇:看科场现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