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的细节力量

时间:2022-09-20 03:30:27

《草房子》的细节力量

一、上课问好

二、开课,问读后感

李怀源:你们手里拿的是《草房子》,相信同学们都一定读了很多遍了。谁来说说你们读了《草房子》以后是什么感受?

学生:第一个感觉就是可爱。因为那么多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性格,好多孩子或者两个孩子之间也有许多好玩儿的事情,而且有时候一个孩子在孤独的时候也会说出一些比较有趣好玩儿的话。

第二个感觉就是勤奋。我记得书中有一个人物叫杜小康,他因为家里有一段时间没有钱,他没有钱去上学了,于是他跟他爸爸去放鸭子,但是放鸭子的时候很想读书,一直缠着爸爸读书。

三、简要回顾人物,调动学生具体分析人物的命运

李怀源:下面让我们共同看一下大屏幕,回顾一下《草房子》。你们看屏幕中都是谁?

学生:有秃鹤、杜小康、桑桑。

李怀源:这是谁和谁?《草房子》这本书里面有小孩子也有大人,蒋一伦和白雀。

我们下面来看看《草房子》它是怎么搭建起来的?看到这张图表后谁能看明白?

学生:第一个写的角色,是让你填都是谁。第二个遇到的困难就是遇到了什么槛儿。事件发展就是从发生到后面的改变。故事结局就是故事最终怎么了。

李怀源:我这里每人有一张表,拿着它找一下,确定每个人是什么角色,说说他遇到的困难。谁能说一下你填的部分?

学生:我填的角色是细马,他遇到的困难就是他的口音和当地人不一样。因此他就遭到了一些学生的嘲笑,比如他读课文的时候学生都特别想笑。最后结局就是他直接退学放羊了,因为放羊的时候能跟他的羊在一块不会遭到别人的嘲笑。

学生:我写的是杜小康,遇到的困难就是他们家想多挣钱,在酱油、醋里面掺水。发生的事情是放鸭子,鸭子被恶劣天气吓跑了,结果他去找鸭子,被草割伤了,结局是他回到油麻地的时候变得坚强起来。

学生:我写的角色是陆鹤,遇到困难是有一天突然在意他的形象了,不愿意别人摸他的头。另外也因为在意自己的形象戴了顶帽子,香香跟着他抢帽子,参加了会操结果大闹一场,把学校的脸都丢光了。最后他又参加了一个文艺表演,牺牲了自己的形象,在文艺表演中获得了成功,为学校挣回了一些面子。

学生:我写的是桑桑给蒋一伦和白雀当信差那次,就是因为桑桑有好奇心想看那封信,但是被风吹走了,吹到了雨水里,他捡回来晒干以后字已经模糊了,他非常害怕,假装没有这封信,白雀与蒋一伦每天都在约的地点等,结局就是蒋一伦和白雀和好了。

学生:我说一下杜小康,我觉得遇到的困难就是家庭破产,父亲生病。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是他和父亲放鸭走到很远的地方,结局就是房子还是被拆了,给人作为补偿了。

四、反向思维提问,人物未遇到困难会怎样

李怀源:有几位同学说了这些角色在书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以及他们的结局。老师知道你们读了很多遍书对这些都很熟悉。

我现在想问的问题是,他们如果不遇到这些困难会怎么样?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学生:如果没有这些困难的话,那这个故事就会变得平淡无奇,每个主人公就不是有高有低了。

学生:我觉得加入了故事才把那些情节往后引了,并且把这些书中的人物性格突出了。

学生:我觉得有这些事情更容易体现一个人物的性格。

学生:如果这些故事不发生,人与人的感情就不会更加近了。

学生:我想说的是细马那个,如果他刚来这儿不知道,结果上学的第一天他就学会当地人的口音的话,没有遇到这些困难,就显得特别不正常。

学生:遇到这些困难可以从某一个方面塑造主人公的性格。

学生:拿桑桑的爸爸桑乔做一个例子,如果桑乔是一个猎人,如果没有因为猎人受到别人的耻笑的话就会一直当猎人也没有小学校长的文化水平。

学生:小说毕竟要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如果情节一直是平的,读者肯定看了觉得没意思了。如果加入这些困难会涉及到解决的办法,也可以增进主人公之间的感情。

学生:如果没有遇到这些困难的话,可能校长还真的是去当猎户去了,我认为校长其实还是有那种猎户的暴躁脾气的。

五、结合现实提问,学生是否想遇到困难,启发学生正确面对困难

李怀源:大家知道困y是故事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这些困难可以说就没有这个故事,人物也显得非常平淡。

但是我想问你们,你们想遇到困难吗?

学生:想,如果说一生都没有挫折和困难的话,到最后要经历一个很大的打击,肯定会振作不起来,因为你从小到大都没有经历过这种挫折,你的智商和情商都会特别低。

学生:适当经历一些挫折困难是最好的。如果一个人一生都不经历挫折和困难,就等于一生没有磨炼,那些名人都是战胜了困难才有名的,很多诗人在困难下面写出来好诗。但是困难挫折太多了也不行,没法活下去了。

学生:我觉得没有一个人真正想经历困难,要不然大家怎么都把事情做好,不做坏呢。虽然按道理说人应该是接受一些困难,因为没有经历困难,有一天突然有一个困难,很可能一下子经不起挫折就轻生了。

李怀源:我知道你们都特别知道,我知道说一说是容易的,但是做起来是很难的。困难我们不想遇到它,但是遇到它也不要害怕,挺一挺就过去了,过去就会有新的人生,比如说桑桑。他从来没有放弃,他做了很多他喜欢做的事情,把他的妹妹引到城墙上看戏看落日,看那个古老的城墙。他要实现他一个小小男子汉对妹妹的承诺,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人生的一课。我们《草房子》这些少年他们都圆满地上完了这一课,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不管是桑桑、杜小康、细马、秃鹤,他们都有了一个成长的结局。

六、谈细节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欣赏和写作知识

李怀源:一个故事只有一个框架性的结构可以吗?不可以。那么还要有什么呢?

学生:还要有情节。

学生:在情节里还要加上细节。

学生:古代史家写一个人物,并不只涉及他的成败两方面的大事,也记述他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细节:文艺作品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

李怀源:你们读懂了什么?

学生:加上细节以后就更生动有趣。按我的理解,我觉得大体框架就是骨架,细节属于血肉,这样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人。

李怀源:我们说说是容易的,我们得做,下面看看我们的任务。这里面有一个词我认为你们会不知道,所以我给你们一个解释,就是什么叫社会环境,狭义是指人类生活直接的环境。

“油麻地小学是一色的草房

子,十几幢草房子,似乎是有规则,又似乎是没有规则地连成一片……”这段算细节吗?

学生:算细节,环境描写的

细节。

李怀源:“同桌不给,拿着帽子跑了……”这段算细节吗?

学生:这段大部分不算细节,因为这个对话特别多,对话就不是细节。

李怀源:有不同意的吗?

学生:对话也算细节,细节大体意思就是仔细一些,所以说对话应该算细节。

学生:我也觉得这段算细节,因为如果不算细节就可以写成桑桑抢秃鹤的帽子,就变成一大块旁白的那种语言。细节肯定就是特别细小的部分,但是也不能直接细为我今天早晨吃了几百粒米饭这样的细节。

李怀源:如果它不是细节就会那样写,现在是这样写,所以就算是细节,你们现在能以一句话告诉别人,什么叫一本书里面的细节吗?

学生:我觉得细节应该是精确、精致、精细。

学生:我觉得细节就是把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描绘得很生动。

学生:就像我们今天的舞台,造型非常优美的宝石,我们像嵌在舞台上的宝石,这块宝石就是细节,而我们这个舞台就是文章。

李怀源:作家写得那么仔细,浪费那么多笔墨是为了什么?

学生:能更加体会这些人物当时的心情。因为我们不是书里的人物,如果光靠简单的一笔带过的话,我们是体会不了这些人物的情绪的。

李怀源:你说细节是会让我们身临其境仿佛进入到了那个画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奇妙的细节,大家看这张图,谁看明白了给大家讲讲。

学生:中间的就是角色的名字,社会环境就是他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事情发展就是他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是步骤。人物性格就是他的性格是什么,自然环境就是,是他现在所处的那种环境。

李怀源:中间这儿写的是角色,需要你填上他的名字,比如桑桑。人物性格就是能表现他性格的那个细节,比如你认为桑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哪个地方说明他是这样的人,把这个细节找出来。事件发展:发生在桑桑身上让你身临其境也能经历那件事的地方,其他的就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时间关系找两处就可以,你们从每一个方面选两个,找到相应的就可以了。

学生:我写的人物是桑桑,他的人物性格是聪明、善良、鲁莽、细腻。他处于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山村,学生们都很友善。

李怀源:这是细节吗?刚才我们看到什么样的是细节?是让你能够身临其境的地方。

学生:我找的角色也是桑桑,他的人物性格是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人意料的事情。社会环境……明明是蚊帐在桑桑眼中

就是一张网,叫来阿树他们用竹

绑上撑了一个小网到河上打鱼

去了。

李怀源:他找了这一点,他觉得这个能突出桑桑的性格。

学生:我找的是细马,我觉得他的人物性格比较直,自己喜欢的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事情发展是,来到桑桑家对桑乔说还是让他读四年级吧,说害怕跟不上。

学生:我找的细节是白三,性格是特别死板,不聪明。白三平衡能力很差,走一座独木桥走了三分之二掉到了河里,但是并不朝三分之一的距离对岸游去,而是调转头重新走。当时村里有一个人撑船经过这里,说把他送过去,他说不,老子今天一定要经过那根桥,又走回那根独木桥上。

李怀源:其实刚才我们是找了一个概念化的细节,就是我们看了字典里面的解释。其实细节有一个标准,就是你读过一遍你就可以复述,这就是细节的力量。现在想一下,你不用拿书就能说出来的一幅情景,一个画面。

学生:我找到的是细马,他其中一个性格是很孝顺,因为邱二爷生病的时候他在很冷的天,拿着工具刨柳树须子,刨了很深很深的洞还是没有挖出来,他就觉得柳树没有这个东西,但是细马一直挖,挖到的时候细马的手因为本来就有裂口,连续挖很深的坑,细马的手都流血了。这时候桑桑看到柳树有很多须子,桑桑说够了,但是细马说不够,因为他挑很白的,黑色的和红色的他都不要,所以如果他不孝顺的话,第一他不可能在那么冷的天给邱二爷刨柳树须子。第二个,刨的话如果像桑桑那样刨几下就放弃了,他肯定是刨不到的。

李怀源:你们心中有没有这样的细节?就是你自己站在这里就能把那一段复述下来的。每个同学都有,我们不一一汇报了。

这个细节是可以看见的画面,可以感受的一些感觉。这本书里面的细节非常多,我想读一本书不但要读,也要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思考就是以疑问作为一个开始。你们有过疑问吗?我们来看一个小朋友他的疑问。

她的名字叫苗苗:他采访曹文轩的时候问他说您的小说有点像神话很神秘,比如纸月,就向童话里的小女孩,我可喜欢她了,我觉得桑桑也喜欢她,叔叔,桑桑就是您吧?纸月是真人吗?

曹老师说桑桑确实是我的影子,唯独纸月真说不出出处来,也许可能是为了适应我的某种趣味,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出来了。

七、总结,布置作业小论文:细节的力量。

李怀源:我们这节课就到这儿了,哪位同学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是怎么上的?

学生:我们这节课总体上讲的是怎么读好一本这样的书,怎么找到这个书最重要的东西,因为我们这节课首先学的就是细节和人物框架。后面说了表达的这些东西都是如何读好一本书。

学生:我们一开始学的是这个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后面仔细究出这些细节,让我们知道什么地方该有细节,什么地方概括一些比较好。最后是说阅读每一本书都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疑问。

李怀源:其我们应该记住一句话,学第一个部分看到那些少年的成长遇到的困难的时候,很多同学已经总结出来了,没有经历过磨难的童年可能就不会有厚度的人生。

第二个,我们看到这些细节就可以感受到,像那位同学所说的,事情只是这本书的一个骨架,而细节是这本书的血肉。没有细节的故事就像没有肉的骨头,肯定是没有意思的。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小小的作业,以“细节的力量”为题,来写一篇你研究《草房子》以后的一篇小的论文。也就是说,这里面有哪些细节,这些细节是怎么表现的,要突出这个题目是什么呢,细节的力量。

(作者单位:清华附小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根据会议上课现场整理,题目和小标题均为编者自拟)

上一篇:加大课外阅读实践创建书香班级文化 下一篇:均匀试验设计及DPS数据处理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