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并发脑栓塞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20 01:02:16

房颤并发脑栓塞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房颤并发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房颤并发脑栓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稳定血压、控制血糖、降血脂,有脑水肿者予以20%甘露醇脱水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疗程10 d;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1次/d、静脉点滴血栓通、胞二磷胆碱等常规药物治疗,15 d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房颤;脑栓塞;低分子肝素;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单位: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平能化一矿医院

心源性脑栓塞是由于心源性栓子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造成血流阻塞而产生的脑梗死,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1]。低分子肝素作为新一类抗凝药物具有更强的抗凝效能,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少,不良反应少,体内半衰期较长,疗效及临床安全性优于普通肝素,临床被广泛应用。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平能化一矿医院于2008~2011年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60例房颤并发脑栓塞,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均经CT检查证实,经心脏听诊、胸片、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证实心脏病及房颤情况。突发神经功能障碍并迅速到达症状最高峰。排除脑出血、出血性梗死、出血性疾病、严重的脏器功能衰竭及严重高血压患者。

1.2 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给予稳定血压、控制血糖、降血脂,有脑水肿者予以20%甘露醇脱水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q12 h,10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qd、静脉滴注血栓通、胞二磷胆碱等常规药物治疗。

1.3 疗效判定 治疗15 d后,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或增加18%。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 治疗组显效率80.0%(治愈+显著进步):对照组显效率46.7%(治愈+显著进步)。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12例发生局部瘀点、瘀斑,未影响治疗,本组无脑出血、再梗死及出血性并发症。

3 讨论

心源性脑栓塞临床很常见,房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房颤动时,心房特别是心耳处的肌肉几乎无收缩,心房内血流瘀滞,容易形成附壁血栓,这种血栓脱落后形成栓子,进入脑血管则发生脑栓塞。另外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扩大,心肌变性而致收缩无力,房颤所致心搏出量减少,均是附壁栓形成的原因[2]。房颤引起脑栓塞好发于颈内动脉系统,因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自然延伸,故绝大多数栓子进入大脑中动脉,其主干闭塞可引起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3],少数栓子可进入椎-基底动脉系统,造成脑干梗死。

房颤致脑栓塞患者病情多较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复发率高。针对脑栓塞的治疗,急性期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治疗基本相同,采用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抗血小板聚集,神经细胞活化剂应用;改善脑循环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分离得到的一些组分或裂解后产生的片段,较普通肝素不良反应少,低分子肝素不易同抗凝血酶Ⅲ结合;其抗凝性因子Xa的作用是普通肝素的2~4倍;它还可以与血管壁相互作用,使具有抗栓作用的内源性氨基多糖释放;还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激活剂,抑制血栓扩大,促进血栓溶解及血管再通,改善了缺血半暗带的侧支循环,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得以改善,但不影响血小板的功能。为了防止再次栓塞的发生可继续口服华法令 3 mg,1次/d,注意监测国际标准值,即正常值的2倍值左右。国内相关报道患者可给予溶栓治疗,也可取得较好疗效[4]。但因房颤患者心房可有多数附壁血栓,经溶栓治疗后可造成附壁血栓再次脱落,形成新的栓塞,因此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

临床证明,低分子肝素可降低血液的黏滞度,改善高凝状态,迅速溶解微血栓,抑制血栓扩展,降低出血及再梗死,且相关文献表明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变化,具有临床安全性,用于治疗房颤并发脑栓塞疗效确切,应用方便,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赵秀敏.房颤致脑栓塞60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100-101.

[2] 李春燕.老年人心脏非瓣膜性房颤致脑栓塞84例临床分析.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1):37-38.

[3] 李合举,闫峰,王奇,等.缺血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并发脑栓塞40例分析.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3(3):34-35.

[4] 张咏,童习池,孙越鹏.东菱迪芙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观察.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7(2):60.

上一篇: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如何选择 下一篇:布托啡诺在硬膜外麻醉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