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审美特征

时间:2022-09-20 12:13:27

简论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审美特征

摘要: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是一部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的天才之作,本文试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就其美学特征进行简单论述。《洛丽塔》以其艺术创新被称作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之作,它在审美上具有后现代的特征,这和纳博科夫的艺术观“审美狂喜”是有一致性的;而这种审美特征是由小说的语言特点和元小说、反体裁等艺术手法构成的。

关键词:审美;后现代小说;游戏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083-02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俄裔美籍重要的作家,作为一个用第二语言写作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多以英语写就),他用丰富的创作成果向世人展现了他高湛的艺术才华。而他的小说《洛丽塔》则是他的作品中艺术实验性最大,艺术特点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部。《洛丽塔》发表之初曾备受垢责,但是,这部小说最终以其艺术魅力稳居文学青史。随着读者接受视野的变化,《洛丽塔》逐渐成为许多读者的珍爱之作。

《洛丽塔》具有多层后现代审美特征,在这部小说中,作家以迥异前人的艺术方式创造了典范的后现代小说。本文将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小说《洛丽塔》的艺术特征。

一、《洛丽塔》的审美

阅读《洛丽塔》,初觉语词之径不顺坦,但愈继则愈发现小说无论在语词方面还是在故事内容方面,以及渗透于内容与语词之中的色彩、物象,还是小说中人物感受的描写,都给读者带来一种狂喜的体验,使读者在作者所创造的语言和物象中体会到审美的。

纳博科夫在其《文学书稿》中谈及了他的文学观,他反对先验的中心思想,这在《洛丽塔》中有明显的体现。在《洛丽塔》的序文中,作者假托一个叫雷博士的小说专家对人们将小说理解为道德说教工具的观念进行了讽刺。纳博科夫视文学创作为游戏,提倡快乐阅读,即他所讲的,要用“脊椎骨”去领略作品带来的。这是在提倡一种轻松:放松负担的(认识世界、揭示真理)轻松和沉溺游戏自得其乐的轻松。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反抗性理论,它主张反对束缚、僵固、简化,重灵性和感觉,以及重视丰富万象,这些都是利于激发灵感,让创造力自由无羁的发展。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充分实践了他的这一艺术观,他的作品本身即是美,在阅读过程中会有美感体验,审美。纳博科夫这种美学观念,让人想起尼采的悲剧美学观念。尼采认为,人生的审美评价是与人生的宗教、道德评价以及科学评价根本对立的。他认为:“审美价值立足于生物学价值”,并以此引申“美是强烈欲望之所系”,他认为“动物性的和欲望的这些标记精妙细微差别的混合,就是审美状态。”(《权力意志》第8节)。而《洛丽塔》真正体现了美的这种动物性和生理性。与传统小说通过再现自然或通过情感与思想描写形成超功利的美不同,这里的美感能直接作用于读者的生理,就像小说语言的游戏一样,小说的审美感觉也是撩逗性的,能使阅读产生。在《洛丽塔》这一美的创造中,没有所谓沉重的道德十字架,尼采的美学观将又一次说明这个问题:“审美的人生态度首先是一种非伦理的人生态度,生命本身是非道德的,万物都属于永恒生成着的自燃之全,无善恶可言。审美的人生要求我们摆脱罪恶感,超越于善恶之外,享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快乐。”显然,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充分享受了这种创造的快乐和自由,而读者也能从他“艺术至上”的审美经验中,感到超越性的快慰。

综上,《洛丽塔》是一个美感体验的艺术文本,其美的特征是基于生理的,具有后现代审美的特征,接下来,本文试就小说的语言和手法等来分析,为什么小说能实现这一美学理想。

二、语言的全新创造

纳博科夫将小说创造视为文字游戏。当然任何优秀小说都是有语言上的创造的,每个作家会有自己的话语系统,正是这些系统,使一个文本成为完整自足的可供内部阐释的艺术作品。然而,所有传统的小说,其语言都又在共同的话语系统中。例如讲一个故事,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事的方法讲,读者对小说的把握是基于对整个故事的把握,小说语言描述一种景象,一个人物,这些语言从很大程度上,结构是一致的,作者的描述是使人物、景象与另外的人物、景象能摆放在一起,形成体系的语言,读者只需要看,只需要跟作者走就可以了。然而,纳博科夫的语言则不是如此。诚然,纳博科夫的语言自成一体,但是他的语言除了和整个文本一体,形成文本之外还会流露出直观的可触感,每个句子,不是只形容某个事物,而是可观的,比如,小说第一部分写亨伯特回顾自己的少年之恋,“在她之前有过别人吗?有啊,的确有的。实际上,要是有年夏天我没有爱上某个小女孩儿的话,可能根本就没有洛丽塔。那是在海滨的一个小王国里。啊,是什么时候呢?从那年夏天算起,洛丽塔还要过好多年才出世。我当时的年龄大约就相当于那么多年。你永远可以指望一个杀人犯写出一首绝妙的文章。”这是对以往的回忆。在多数小说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倒叙,一般小说的语言会说:“我记得在我……的时候,我遇到……也许……”,这种语言完全是叙述式,指向小说中的主人公和其中的环境,即使在某些假托与读者对话的小说中,也会说,“也许你会问,那么我……”这样的语言。而《洛丽塔》这里的语言是活的,他们跳跃着,却毫不影响意义的传递。这样的语言贯穿整部小说,他们是小说直接作用于人的生理感受,形成审美的第一因素。

当然,小说为了能使这种语言成立,纳博科夫在小说的叙事者的设定和小说的体裁设置上首先做了创造,这是一名杀人犯面对审判的供词,一个耽于幼蝶之美的审美者的猎美之旅。作者巧妙构思的小说体裁和叙述者身份的特殊性,决定语言呈现可视性、直观性。而这样的语言又构成小说处处出现的富于特色的物像和人物及其心理。如“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位于科罗拉多州内某处的小流冰湖,看到被雪覆盖的湖岸,一片片高山地带的小花和更多的积雪;洛戴着红色尖顶软帽,大声尖叫着想要滑下覆满积雪的山坡,结果几个少年朝她仍起了雪球,于是,正像俗话说的,她如法炮制的加以回敬。”(第247页)在描写这一切时这里,我们不仅被告知这一切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纳博科夫的语言创造了一种读者在场的感觉,仿佛不是亨伯特在记忆中曾经见过,而是我们眼前出现了这些,从而,他的语言有了画面的直观效果。视觉接连不断被这些物象宴请,以至于不用全部心思,不用饱满的情绪,则会有目不暇接的感觉。这些物象经由纳博科夫独创的语言转变为画面形象的同时,又具有了立体的动感和鲜活感。这和传统小说的形象性不是同一回事,传统语言的形象性在于其像某物,而此处的鲜活感指其之于人的触感。一部这样的语言构成的作品,我们的阅读之旅,就会是一个视觉和触觉共同活动的过程,当作者描写洛丽塔的仙女式美时,我们自身仿佛有亨伯特的体验,当他写山时,则我们也有主人公的感觉,从而,这场文字的旅行完全是可感可知的。

正是基于语言所产生的这种可感性,纳博科夫的语言还给读者制造魔力。这种可感性,直接作用于人的生理,从而使人处于美感体验之中,使读者的阅读,成为直接的生理上的反应,而这种体验使人耽迷,难舍,对纳博科夫的语言和小说产生迷恋。“尽管她年龄已经大了,但她穿着十二三岁小姑娘穿的网球上衣,露出杏黄色的四肢,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个女!高尚的先生们!如果未来产生不出来一个像在斯诺和埃尔费恩斯通之间科罗拉多那个游览胜地时那样的一切都很匀称妥帖的洛丽塔,那也就根本无法接受。”阅读这段语言,任何人都会意识到这是描写少女的语言中最有魔力的一段。然而,纳博科夫这里描写的不是少女,而是猎美狂人亨伯特眼中独特的审美客体。这个活的客体把她的色彩,动作,呼吸,心境,她的可怜等等全都置于审美主体(亨伯特)的近于迷狂的直观感知中,转而为一种不加传统艺术修饰,转而为一种充满了猎杀的血腥味的语言暴露中,审美主体亨伯特的情绪以及他的感知呈露给读者,一种传统式对少女艺术化处理的写作方式在此彻底不见了,读者也不自觉的成为了迷狂的、直接的亨伯特。

三、审美的后现代色彩――美学实验对意义的消解

《洛丽塔》颠覆传统小说的创造性不仅体现在语言方面。这部小说还采用了元小说、反体裁、文字游戏、拼贴、戏仿、反讽、闹剧等一系列后现代小说的艺术手法。

读完整部小说后,我们会发现,亨伯特是一个耽溺于某一特定情绪特定对象的的自我中心的迷狂艺术家,同时,也曾经是一个精神病人,他的人生的全部眷念就在于一种特殊的审美物――然而他的审美是一种特殊的审美。首先,他的审美对象是一个人,一个异性,一个未成年的女孩,他的审美是建立在对客体的伤害之上的;不仅如此,他对这一美感的追求,彻底的乖背社会伦常,他在追求自身一己的时,同时在实行对象的毁灭,同时造成一系列人们的不幸。亨伯特未婚时,寻猎少女,过着恶浊的生活,后来与一位女子结合,但却有形无心,给女子造成了极大地身心伤害,最终离异。而当他遇到洛丽塔时,为了能留在洛丽塔身边,他与洛丽塔的母亲结婚,并最终间接害死了洛丽塔的母亲,而洛丽塔所受到的伤害就更不用说了,她除了成为她的猎物之外,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根本就没有成长,没有基本的自尊。当洛丽塔,亨伯特的迷恋之物被另一个和他一样的疯狂却比他更污秽的“猎人”骗走后,当他的幻梦告灭时,他杀死了那个和他一样的人,这样,他的犯罪就呈现出来了。单从小说的故事本身看,亨伯特是一个罪犯,是一个阴暗的变态狂,但是小说所设的元小说手法,则使这一切沉重的道德含蕴消解了。从很多层面我们可知人物是虚构的。事实上,亨伯特只是作者为了实现其艺术审美而设置的一个创造物,书中的一切其他人物也是这种创造物。小说的目的,不是道德意义的承载,而是通过戏仿通常的爱情小说,通过对侦探小说恐怖小说的游戏化处理,达到把美感安放在小说中的目的,因此,小说虚构的故事是为了游戏而非训诫。阅读中,读者仅仅感受作品中的美感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了。

作为一部具有创造性的小说,《洛丽塔》有太多的不可言尽之处,这里只就其审美特征略论一二。总得来说,在美的创造试验中,纳博科夫是一个高手,能将最富于道德意味的题材化作一场审美游戏之旅,游戏其间而不至偏颇,的确是天才之笔。

参考文献:

[1]纳博科夫.洛丽塔[M].主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尼采.权力意志[M].张念东,凌素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蒋秀珍、廖励勤.的后现代特征[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4).

[4]鲁晓梅.审美――浅析纳博科夫小说[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上一篇:论承兑人的票据责任 下一篇:浅谈纽约平面设计派“可怕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