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设计来自权衡之术

时间:2022-09-19 10:48:55

好设计来自权衡之术

在大师辈出的家具设计领域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简直是一件难于登天的事情。比利时设计师沙维尔・卢斯特做到了。在其充满个性的作品外观之下,隐藏着科技创新,而在创新背后,则是设计师对各个因素的综合考量。一系列的权衡和实验最终成就了独具视觉张力、拥有极简造型和冰冷优雅情绪的卢氏作品。

沙维尔・卢斯特出生于1969年的布鲁日,在比利时图尔奈圣吕克学院修读室内设计专业(l’Institut Saint-Luc de Bruxelles),92年毕业即开设个人工作室并开始家具创作。从1999年开始,卢斯特以自己个性的作品崭露头角,并在隔年起与米兰的家具品牌MDF Italia合作,之后开始受到Driade、De Padova、Cerruti Baleri、Fiam、Extremis等国际著名品牌青睐,将其极具风格的蓝图付诸实践。

一晃20年过去,如今已经将意大利产品设计界最高荣誉“金罗盘奖”捧回家的他,回想起自己的设计生涯,反而说最喜欢的作品是开设工作室之初设计的一把金属椅子。在此后奔波的日子中,几乎都忘掉了这个略显呆头呆脑的作品,而在最近一次策展回顾中才又挖掘出来。如今已经大红大紫的卢斯特,每次重温这个作品,就想到当时创作的自由心态和制造过程的实验精神。而这个作品之所以重要,因为它集合了卢斯特成功的基本元素:易于变形打造的材料,风格独特的线条,简单实用的设计初衷。虽然后期的作品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92年毕业之后,唯一创作的机会就是自己尝试。金属工艺当时在比利时还很少见,设计行业更是不被看好,卢斯特自己进工厂,“弄脏自己的手”搞生产,如今回想起来,“这是特别好也难得的经历,因为我需要自己去决定产品的每一环节,并且培养我的能力”。四年之后,卢斯特决定改变策略,因为最终,他希望去设计产品而不是生产自己的设计,“我花了太多时间在处理技术问题上,然后我就找到了我的解决之道――铝合金变形技术。这简直是完美的。”

“Le Banc”这个作品,就是完美的体现。它像一个宣言,拉开了卢斯特一系列作品的序曲。通过使用“表面塑造变形”这种工艺,“Le Banc”由薄薄6毫米铝合金压制上漆而成,看上去非常脆弱,但实则非常坚固。铝合金压制技术提高了金属性能,同时节省了原材料,而卢斯特独创的表面塑造变形不需要注模所以前期投入成本很低,由“Le Banc”开始,卢斯特也一改之前棱角并现的“个性”,开始形态上的“去设计”――弯曲的线条,感性的暗示,成了他设计作品的最强烈的辨识特征。

在2000年,卢斯特将自己八年的设计成果拿到米兰家具展Salone Satellite展示,这是破釜沉舟的举动,因为当时他连买回程机票的钱都没有了。就是在这次展览上,他的铝合金座椅得到Habitat商店集团的创始人特伦斯・康兰(Terence Conran)的赏识,一连接到三家生产商的合作意向,而在六个月之后,卢斯特最终选择了MDF Italia,他也从此结下了跟意大利家具公司合作的良缘。但有着多年制造经验的卢斯特在维持着跟意大利厂商的合作之外,也自己寻找了一家比利时的制造商,以便可以全程监控自己的设计并安心做全新的尝试。

卢斯特曾经提到,雷蒙特・罗维(Raymond Loewy)的设计理念给了他很大的启示,他说设计是四个因素的平衡体现:功能性、美感、科技、文化。反观卢斯特的设计,在极具个性背后,确实四个因素都有考量。而科技在这里意味着技术创新和成本。这就是为什么卢斯特并不喜欢别人叫他“金属材料设计师”,因为他选择金属是结合了成本和可塑性考虑的,而并不是出于个人喜好。否则,木材等更为自然环保的材料又何乐而不为?

Q=《艺术与设计》;A=沙维尔・卢斯特

Q > 你提到设计的四个因素,能否谈一下其中的文化维度?

A >文化是内在的、潜意识的。比如说,自然的美是非常令人感到神奇的,但其实自然和设计是相似的,可对应的。最大的设计就是自然。自然界里最好的“设计”存活下来,而人工最好的设计通过销售而存在。文化可以有多重含义,其中的传统部分,我们自身无法忽视,也避免不了。 Q > 你也设计限量版产品在画廊展示,如何区别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

A >我脑子里存了很多设计,有一些不适合大批量生产,但是家具等工业设计更有意义,去生产人们需要的东西,这是你存在的理由。限量版设计和艺术设计跟工业设计不是同样的项目,也可以允许更多的实验意味。

Q >你的新作品使用了3d技术,你怎么看新科技在设计中的运用?

A >这些很有趣也很科幻,很多人认为这个会改变设计,我不这么认为。这只是技术,用来实现你的想法的。这不是革命性的,想法并不来自技术。就如同当年电脑产生,以为用电脑人人都能设计,但这只是表面的,人工的,我们应该多向自然看看。

上一篇:熊晓鸽 中国有什么样的机会呢 下一篇:爱,让世界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