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11例患者的急救配合与护理

时间:2022-09-19 09:59:32

蜂蛰伤11例患者的急救配合与护理

关键词 毒蜂蛰伤 护理 患者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089

毒蜂属节肢体动物门,其种类很多有黄蜂、大黄蜂、胡蜂、土蜂、狮蜂、竹蜂等。其毒素成分含有组织胺、激肽、5-羟色胺、透明质酸及磷酸A、B等[1]。蜂蛰伤引起的局部或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1例,女3例,男8例,年龄12~35岁。蛰伤后10~30分钟前来就诊,均为头面部蛰伤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局部表现为皮肤灼痛、瘙痒与红肿,全身表现为恶心、呕吐、畏寒、发热、抽搐、甚至休克。

方法:

⑴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蜜蜂蛰伤的患者往往由于对蜜蜂蛰伤引起的病情缺乏认知及病情加重而产生恐惧、焦虑的心情。我们首先应向患者讲解蜜蜂蛰伤后会引起的症状及后果,使患者对疾病产生认知并协助治疗。对于恐惧、焦虑的患者,在解释清楚病情的同时可举出同类患者的治愈情况给予安慰,多与患者沟通。及时解除病痛,缓解症状,使患者恐惧、焦虑得到缓解。本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都能与医护人员主动配合。

⑵急救护理:及时处理局部伤口,蜂蛰伤是蜂尾部毒刺刺入人体皮肤后注入毒素引起的。毒刺残留可继续释放出毒素加重中毒,因此及早处理局部伤口拔除残留毒刺,根据蛰伤蜂类的不同,局部使用中和剂外敷,可减少毒素的再吸收、减轻过敏反应,也是救治成功的第一步。蜂蛰伤中毒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全身综合治疗尤为重要,给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组胺抗过敏治疗,减少过敏反应的症状,预防病情进一步加重,特别是有溶血者更应早期足量使用激素,溶血致严重贫血者可输新鲜血改善微循环,同时防止微血栓形成抗休克,尽早行器官保护和营养支持治疗。抗凝治疗早期使用小剂量肝素防止DIC发生。

⑶专科护理:首先是少尿期的护理,一般中毒后3~5天进入少尿期,尿量常少于400ml/日,易导致尿毒症而死亡。此期应观察生命体征及脉压的变化;注意有无颈静脉怒张、咳喘等充血性心衰表现;及时了解意识变化,防治脑水肿及神经体征出现;少尿时排钾减少,使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使K+从细胞内逸出而进入细胞外液中致高血钾症。此时禁食含钾高的食物,禁输库血;当血尿渗透压的比值>1:2时需及时透析,脱水解毒。第二是多尿期的护理,病程第2周开始有多尿,尿量>2500ml/日,此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差,丧失较多的钠、钾和水份,患者常嗜睡、乏力、食欲不振,此时了解血钾情况,应及时补钾。

⑷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应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防治口腔感染。同时要注意皮肤的护理,保持床整、清洁,每2小时翻1次身,防止发生褥疮。血液透析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留置针有否脱出,穿刺处有无肿胀、渗血,及时更换敷料。注意预防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病房通风2次/日,每次30分钟,室内温度保持18~22℃,湿度50%~60%。

结 果

所有患者经过3~5天留院观察治疗,症状消失,治愈出院。

讨 论

蜂的种类有很多,一般在蜂蜇伤后在被蛰部位周边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灼痛刺痈、四肢麻木等,但毒蜂蛰伤所致重症患者将因溶血、出血、肝、肾、心肌损害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呼吸困难、出现血压降低、脉搏微弱休克以致死亡[2]。研究发现,毒蜂蛰伤病情表现和预后与蜂蜇伤部位、数量、就诊及时程度有关,部位在头部者表现以溶血为主的多脏器功能障碍;部位在四肢和背部者以肌酶升高等肌损害为显著点;超过30处者均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最少2处者有明显溶血表现;受伤1小时内及时就诊者病情经过较轻,蛰伤后数小时至2周,可同时或序贯发生多脏器损害,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和横纹肌溶解、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毒性肝炎、急性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水肿、ARDS、中毒性心肌炎及心律失常等[3]。作为急诊科医务工作者应保持冷静头脑,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准确执行医嘱,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袁丽.蜂蛰中毒致多器官损害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16(3):234.

2 沈立荣,程家安.浅论城市害蜂的危害与治理[J].昆虫知识,2004,41(2):105.

3 张旭国,施艳红,肖敏,等.蜂蜇伤的研究[J].中国新医学论坛,2008,8(8):6.

上一篇:食管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下一篇:高校慢性疲劳综合征人群的有效康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