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育中发挥教师示范作用提升体育教学成效

时间:2022-09-19 09:40:25

如何在体育教育中发挥教师示范作用提升体育教学成效

【摘 要】 教师示范是一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在过去的几年来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随着现代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现代教育设施的改进,使得教师示范教学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成效出现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的效果。本文就如何在初中体育教育中发挥教师示范作用,以提升体育教学成效做几点分析。

【关键词】 体育教育;教师示范;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1

在现代初中体育教育教学中,影响其教学成效的各方面因素有很多,尤其是教师的示范,在整个体育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事体育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的专业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以及丰富的体育教学经验和技巧,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通过自身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发现体育的益处,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非常有效。

一、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学中的温馨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年龄偏小,集中在13到17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其心理敏感性比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更强,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关爱学生,体察学生的心理活动,避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就忽视了这一点,批评学生不选择合适的场合、恰当的批评教育方式、用词过于严厉、语气不当等,以致学生难以接受,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破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此种情况,现在的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积极学习、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学中的温馨,让学生压抑的心灵在体育教学中得以释放。

此外,体育教师一定要避免“势利眼”以有色眼光看待学生,由于身体素质、领悟水平以及运动协调性的差异,使得学生体育教学成绩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教学现象,体育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对于学习能力不足、成绩偏差的学生,要格外关爱,要用温和的语气,耐心的教导指出学生错误、遗漏的地方,不能急躁甚至发脾气、辱骂学生。

二、遵守体育教学要求,做到为人师表

体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基本上都是在户外进行讲授,为了保证师生的安全,我国教育部对一体育教学的着装和场地有着严格要求,如不能穿高跟鞋、紧身裤,要穿宽松合体的运动装、运动鞋等。要求学生去做的,体育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自己先做到,为学生树立榜样,用实际行动带动学生去做,而不是空谈。

可是由于目前我国个层次的升学考试中,体育都不占据主要地位,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以致实际教学中忽视体育的教学要求,皮鞋、高跟鞋等五花八门,不仅不利于体育动作的示范,还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安全性。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为人师表,正确认识体育学科,严格遵守体育教学的各项要求。

三、标准、到位的体育动作示范和讲解,为学生做好体育示范

体育教学从来不是单纯的理论说教,它需要大量的实际练习,而体育教师标准、到位的体育动作示范和讲解,指导学生完成标准、到位的体育动作。是提升体育教学成效必不可少关键环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对初中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动作,一定要详细研究,把握其动作要领,掌握其动作技巧,通过完美的动作示范传达给学生,指导学生完成每一个动作,掌握每一个动作的要领、技巧。此外,体育教师还需要学习一些表达技巧,以便准确无误的传达自己对体育动作要领、技巧的认识,让学生迅速明白自己的遗漏和不足。

四、积极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个性化示范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出于心理转变期,其内心世界思想活动及其丰富,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困惑,而来自教师的关怀有时就像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弱小的内心世界,对于培养师生感情、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着重要意义。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在户外的体育活动中,积极的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局限与体育的学习,可以在生活上、情感上等进行交流,制定个性化的体育示范教学,利用体育动作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体悟生活的美好,不仅提升了体育教学的成效,还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与学生一致,同甘共苦

要提升体育教学成效就需要大量的动作实践,有时训练环境很艰苦,比如引体向上、五千米长跑等,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力要求都很高,训练过程也很是艰苦。例如,在进行广播体操训练时,有些体育教师站在学生最前面,迎对着火辣的阳光,与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把烈日的炙烤带给自己,让学生在阴凉处观看自己的示范,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老师的体贴,从而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积极的相应老师的号召,对于深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一些需要耐力的高体力体育项目教学中,比如五千米长跑,经常有一些学生缺乏坚强意志中途下场,此时体育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共同努力,通过自身的长跑示范讲授要领、技巧,并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学生一道战胜意志力的考验。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育并不只是体育动作、体育技能的学习,它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意志、情感等的培养和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丰富的体育动作、体育技巧经验,还要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生活习惯以及初中生经常出现的各种烦恼问题加以学习,通过自身的完美示范,发挥体育教学的最大成效,实现初中生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振敏.当前初中体育课教学形式下的一些思考[J].体育时空,2011(12)

[2]黄瑾崖.提高动作示范内涵,推进初中体育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1(33)

[3]郑水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教师,2012(7)

[4]徐桂刚.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成效[J].文理导航(下旬),2011(2)

[5]朱景锋.初中体育教学方式探幽[J].新课程:教师,2012(11)

上一篇: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 下一篇: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