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母亲的忐忑

时间:2022-09-19 09:21:03

下午四点,母亲的忐忑

我至今也不知道,在给编辑投稿时,留下母亲家的地址,这件事,是对还是错。

那时,我刚开始学习码字。租房,没有固定的地址,因为无法收取汇款单而烦恼。母亲闻听,立刻大包大揽地说:“没啥,寄到家里来,我替你签收嘛。”

为了让邮递员及时送单子,我特意给家里订了一份报纸。可是,送报纸的大姐说,任务重,每天要走的路线,全是老城区,很麻烦,不能保证每天都来。

于是,每天下午四点左右,估计邮递员快要来的时间,母亲就早早打开大门,站在门口张望。邮递员大姐的嗓门很洪亮,如果有汇款单,她远远就会高喊:“拿笔来,签字呀!”

母亲的手里,早就攥好了一支笔,她慌忙戴上眼镜,弯下腰,一笔一划地写,认真而工整,却仍会歉意地说:“眼睛坏了,写的得字难看……”

捏着汇款单,关好院门,回到客厅,打开灯。母亲会眯着眼睛,看看一共收到了多少钱。有时,单子的张数很多,却尽是些十块八块的,一共也没多少钱。母亲就会摇摇头,略微有些失望。

有时,只有一两张单子,数额却超出了母亲的预料。看到我,她便会十分欣喜地说:“今天真不错,收了好几百呢!”那神情,比她自己中了奖还高兴。

慢慢地,钱来得少时,母亲会为我担心:现在物价高涨,这么少的钱,你和孩子,会不会生活得很困难?有一阵子,钱来得多,母亲又会时常偷偷观察我:脸色好像苍白了些,眼睛有点肿,一定又在天天熬夜。写字的事再重要,也得注意身体呀……

每周总有那么一两次,邮递员不会来。但是,每天的下午四点,母亲一定在等。有时,风很冷,她站在门口,花白的头发,被吹得很凌乱。伸出因为长期操劳而裂开了口子的手,她轻轻捋一捋头发,又开始盯着巷口。黄昏了,天色越来越暗,母亲猜测邮递员不会来了。她转身回家,洗菜煮饭,耳朵却随时听着门外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立刻跑出去开门,万一邮递员又来了呢?

因为要签收汇款单,母亲将所有必须外出的事情,全都安排在上午。理发,买菜,走亲访友。偶然,有些事情一定要下午去办,快到四点时,她就会频频看表,坐立不安,一定要赶回来才安心。

有那么几次,因为有事要回老家,母亲将帮我收汇款单的事情,委托给一位老邻居,千叮咛,万嘱咐,忐忑不安,唯恐有任何闪失。

那天,母亲叮嘱邻居时,我正好回来,听到她正跟人家说,我家闺女呀,白天黑夜坐在电脑前,这些汇款单,全是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的,可不能丢了,她没有正式的工作,指望这个吃饭呢。我这辈子也没啥能耐,人也老了,看着孩子受苦受累,半点儿忙也帮不上,我心里有愧,对不住孩子呀……

说着,母亲从口袋里摸出表,举起来,凑到眼前,仔细看了看,慌张地说:哎呀,快四点了,我得去看看,可不能误了闺女的事。

我急忙躲到一边。眼泪,却不争气地落了下来。

上一篇:交通枢纽基坑群“坑中坑效应”机理分析与影响... 下一篇:《斯托克》:怎么高兴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