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快乐中感悟生命

时间:2022-09-19 08:31:58

让学生在快乐中感悟生命

【摘 要】现实生活中,由于对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自杀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重要原因。初中阶段实施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是生物课,作为中学生物教师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播,而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生命科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

【关键词】快乐;感悟;生命

谈到生命这个话题,总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尤其是最近,又陆续听到三起自杀的消息。一是华师大教师江绪林,自缢;二是史学天才少年林嘉文,跳楼自尽。这两人据说都身患抑郁症。前者因绝望而自杀,后者因看透而离开。这样的死,不容我等凡人置喙。三是我市某中学一男生的自杀,原因据说是因为失恋。每一个生命都来之不易,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敬,我们不好对往生者的行为做任何评判,但是,我始终认为任何的自杀都是不对的。尤其是作为一个仅有十几岁的少年,一个恰逢青春年少的孩子,是什么造成了他如此不顾一切,如此决绝。许多专家认为,自杀是消极的死亡方式,是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否定。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生物学教师,理应担当起生命教育的重任,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下面就谈谈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生命教育 弥补教学缺失

有专家指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有关研究显示,学生自杀大都与不能承受学习压力相关,“成绩下滑或不理想”、“作业没完成”、“家长期望值过高”、“被家长批评”等是导致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心理专家指出,面对一个个年轻生命的消逝,亟待补足“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短板。

“孩子,你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其余什么事都不要管”。“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从这些话可以折射出如今社会的一个现状,那就是家长一味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过分宠爱孩子。我们知道,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会诱发孩子成长中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家长不应该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度注重,对孩子有过度的保护,而是要让他们通过自身实践,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塑造坚韧的品格。也应该让他们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实现个人价值。

二、充分挖掘素材 创造快乐课堂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生长发育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物顽强的生命力、生命来之不易,向学生渗透“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例如,结合教材“生命的起源”一节,从神创论谈起,讲述女娲造人、开天辟地、亚当夏娃等神话故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再辅以搞笑版的动画“人的由来”,使学生在快乐中了解生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地球上现存的各种生物是由共同祖先经过漫长时间逐渐演变而来的,各种生物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再如结合“人的生殖”一节,让学生了解人的生命是从一个很小的受精卵开始的。男性3~5亿颗以“彗星撞地球”的方式经过千辛万苦惟有一颗能和女性的卵细胞在输卵管里相遇并结合才形成了受精卵。随后经过大约280天左右,发育成熟的胎儿经母亲分娩来到人间。新的生命是在母亲的痛苦与欣喜中诞生的,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我们是那几亿个中最为优秀、最为出色的一个。既然我们是最优秀的那一个,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确,学生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可爱,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们,并给予不同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发挥特长,崭露头角,从而体悟成功,赢得尊敬。这样的教学无疑会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优越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是美好的,让学生学会以欣赏的目光来看待同学,树立起珍爱生命的强烈意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 彰显生命活力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然而却有一些人惨忍地伤害着动物,这种行为无疑让我们痛斥。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马耳他一小狗头部被射40发子弹捆绑活埋、英国惊现“虐狗男”将宠物狗扔入大海折磨、“舌尖上的动物宴”无不向人展示着种种血腥和残忍,无不激起人们的愤怒之情。人们愤怒之余又在思索,为什么在我们这个社会,会缺乏对人、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对别的生命不当回事?有人分析,这些人大多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从小缺乏爱的教育,也许在他们的周围,包括同学、老师、家人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爱。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如何爱护比他更弱小的动物的话,他长大后不大可能懂得去爱社会,爱别人。

为此,在生物教学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例如:利用各种纪念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利用“3・12”植树节、“4・1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6・26”国际禁毒日、“12・1”预防艾滋病日等,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了解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结构上出现的差异,让学生懂得“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不二原则,鼓励学生在初中阶段好好学习,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命的成长需要生命本身的体验, 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让我们在生物教学中有机结合生命教育,使教学成为一种愉悦生命的过程,让学生在快乐中感悟生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如何让中职生爱上数学课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错题本的建立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