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高校厌学体育课学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9 08:00:40

沈阳市高校厌学体育课学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对沈阳市高校部分大学生体育厌学现象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这部分学生厌学体育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相信能为沈阳市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沈阳市大学生体育课厌学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04-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本来应与其协调发展的健康水平却不见得有多少起色,甚至有倒退倾向。高校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学生的身高比过去有普遍提高,而耐力跑及柔韧素质倒退了十年。部分高校大学生虽然对体育比较喜欢,但是他们中存在着十分普遍的厌学体育课现象,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运动成为每个人都喜爱的活动时,它才能成为教育"[1]。就沈阳市高校而言,对厌学体育课学生的关注较少,尤其是这部分学生成因及对此研究目前尚无,所以弄清学生厌学原因,学会一些方法,对提倡终身体育和实践素质教育的今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沈阳市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厌学现状成因调查研究

1.1研究对象

沈阳师范学院、沈阳大学、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共计210名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问卷调查法。

1.2.3 座谈访问法。

1.2.4 数理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对体育的价值取向程度分析

调查结果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的价值持肯定态度,认为体育锻炼无论对人的身体健康还是社会适应等都有重要意义。

2.2 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

分析得出,对体育课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学生共有76%,而且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别不太明显。但经过访谈得知,女生喜欢体育课的比例却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递减的。还有部分女大学生是被迫无奈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2]。

2.3 大学生对体育课厌学的具体原因

2.3.1 体育教师方面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10%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非常好,有5%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好,有55%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一般,有30%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差。造成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体育院校招生的原则是重视文化成绩而轻视专项技术,使许多教师不能达到"一专多能",还有在一些农村中学许多体育教师是"半路出家",是临时改练体育的,他们文化成绩好,而专项水平差,这就会造成他们上体育课时示范动作不优美,或者示范有失误,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教师失去信心,也就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这样会导致体育课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有12%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教学方法非常好,有6%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好,有54%的学生认为一般,有28%的学生认为差。造成这种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体育教师自身原因,有的教师教法缺少趣味性,课的密度、负荷、步骤、难度安排不合理。学生自身也有原因,怕苦,怕累,怕流汗,遇到天气等原因,不能与教师很好配合,使某些教学难以实行。有12%的学生认为任课体育教师敬业精神非常好,有5%的学生认为任课体育教师敬业精神好,有55%的学生认为任课体育教师敬业精神一般,有28%的学生认为任课体育教师敬业精神差。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如果教师工作马马虎虎,上课松松垮垮,对学生放任自由,讲课精神不振,不能做好表率作用,就会诱 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学的行为。

2.3.2 教学内容方面

高校体育教材,有些内容非常单调、枯燥,再加上教法无趣味性,使部分学生对这些教材不感兴趣,学生在练习中感到厌烦。

2.3.3 体育课评价体系

现行的体育课考核办法以运动技术为主,理论成绩为辅,评价过程大多一刀切,没有把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进去,只注意结果记录,没有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评价依据。

2.3.4 体育硬件设施不完善,项目设置少以及缺少必要的课外指导。

2.4 大学生对体育课厌学的其他方面原因。

2.4.1应试教育的恶果。

2.4.2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4.3学生自身原因。

3.结论与对策

3.1结论

大学生对体育课缺少必要的兴趣;体育教师的素质、教学水平、敬业精神不佳;体育硬件设施不完善,项目设置少,缺少必要的课外辅导等。这些都是这部分大学生产生厌学体育课心理的成因的重要方面。

3.2对策

3.2.1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3.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2.3改进教学方法,防止低水平重复教学。

3.2.4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3.2.5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课外辅导。

3.2.6培养体育意识,创造竞争教学环境。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厌学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原因也是多样的,在提倡终身体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决不能忽视体育教学中的厌学现象,应该努力寻求改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帕夫雷什中学[M].赵伟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85.

2.石云龙.高师女大学生运动健身认知行为的研究[J].体育函授通讯,2002,(1):46~47.

上一篇:让广大的学生都学好数学 下一篇:让小学美术教育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