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交换配置》课程考试改革探讨

时间:2022-09-19 07:48:06

《路由交换配置》课程考试改革探讨

(九江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摘要:通过对传统路由交换配置课程的考试方式的分析,发现传统考核方式存在考试形式单一、考试时间不灵活、评分机制不科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配合课程改革的考试方案,采用理论考核+上机实验+答辩、分章节、可重复多次测试的灵活考核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考试改革;路由交换配置;上机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09-03

一、引言

《路由交换配置》是大多数计算机类网络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后续课程,对《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理论有很好的强化作用,更是《Internet协议分析》、《网络与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等课程的前导课,在整个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基础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熟练配置各种路由交换设备,另一方面,要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设备配置与维护。因此,有很多专业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相关教学改革,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然而如何有效地评价实际的教学效果及更好地指导教学,一个合适的考核机制就很有必要,和一些其他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一样,这门课程的考核重点也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课程的教改项目,探讨一种合适的考核机制,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高校都针对《路由交换配置》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有引入项目驱动法,有CDIO方式,有认证结合,还有校企合作等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具体的效果如何确只能通过期末成绩来评定,这种考核方式与课程的改革不匹配,不能真正地反映改革效果、教学效果,不能很好地为教学调整提供帮助,其具体不足表现在考核方式形式单一、考核目的不明确、考核内容不合理、考核时间受限制、评分机制不科学等5个方面。

1.传统的考核方式形式单一。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基础课程,考核的内容应覆盖理论知识及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其实在某些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职业化(或厂商)考试认证体系中,理论考核+上机实验+答辩的考核方式已经成为评断考生能力的主要方式,但大部分高校中的《路由交换配置》课程测试仍然是传统的期末考试――试卷形式。即使有少部分高校采用了上机考试,但测试题也多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之类的客观题型。这类考试以理论知识考核橹鳎难于有效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因为测试采用闭卷形式,题目一般不会太难,且以单个知识点考核为主,多知识点的关联考核涉及不多,这就导致学生很多时候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能过关,然而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分析能力无法考核。这样的测试只能以知识点为重点,存在考前画重点、背重点的突击行为,也会导致学生抱紧书本,视界狭窄,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这种考核方式为一次性考试,就算发现问题也没办法及时改进,大大削弱了考试的反馈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调整学习状态,对于因某些失误考得不好的同学没有补救机会。

2.考核目的不明确。考核是教学效果验证的重要手段,对“教”与“学”有着重要的评价作用,能够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反馈。通过考核,一方面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能力培养的情况,从而考虑更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考核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更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然而目前很多老师和学生对考核的目的不明确,认为考试只是课程结束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为了反映教学效果及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后期的教学的影响更不关心,给学生的感觉就是考试要及格,拿到应修的学分,不影响毕业,至于学到了哪些知识,培养了哪些能力,哪些内容对后期学习及走向社会能力的培养反而不关心,这种为了考试而考试的目的其实偏离了真实的方向。

3.考核内容不合理。在培养方案、课程说明、课程教学大纲等文件中,课程哪些知识点需要考核都有说明,覆盖很全面,要求很清晰,但这是分章节要求的,可以做到如此细化,但放在实际的考试中,却难以实现。100分的卷面,十几章节内容,为了兼顾各章节知识点的全面覆盖,每章节考核的分数有限,考试内容也就有限,如果还要考虑教材之外的补充知识,这个考核知识点的分布就更难于把握,所以实际考试中,只能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进行考核,一些难于用试卷进行考核的知识点通常就会被舍弃,只能以识记类、基础类内容为主,一些实践性、综合应用型的内容通常略微涉及,如此的考核内容通常不太合理。

4.考试时间固定。高校考试一般都是在学期结束时进行,由学校统一集中安排,所有课程在几天之内全部考完。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进行高密度的考试,学生复习时间根本不够,不管成绩好坏的同学期末期间都忙于应付,最终成绩不理想也比较正常。另外由于平时没有考核,学生没有压力,一些缺乏自制约束的同学平时可能就不学习,等到考前就急于应付,对于一些幡然醒悟,想认真准备复习的同学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毕竟落下的内容太多了,连一些基本性的知识都没学踏实,碰到要求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能力考核的题目就更不会做了,甚至有些担心考试不及格的还会滋生作弊心理,这些其实都是因为考试时间固定所导致的。

5.评分机制不科学。传统考核与传统的命题导致了评分是面向结果的,能力考核的分析过程无法表现,尤其是一些传统类的选择、判断、填空客观题唯答案是从,就算有一些综合分析题也缺乏分析过程评分,而该点正是实践能力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表现。而且传统考试以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4部分最终汇总,平时成绩多以出勤、课堂表现给出,但其课余学习情况无法打分,还有实验成绩一般是以实验报告分数决定,实验报告写得好的并不一定实验做得好,高分并不等于高能。

三、改革探讨

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且教育部委托了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网络工程类人才,其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都可能需要相应的进行改革,以注重学生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网络类的核心基础课程《路由交换配置》的全方位改革势在必行,与之适应的评价考核机制也必须相机而动,针对目前考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以下探讨。

1.考核方式改革。针对课程特点,需要对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多方面综合考核,采用传统笔试难于做到,只有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结合才能达到目标,借鉴某些技能(厂商)认证方式,采用理论考核+上机实验+答辩方式进行综合考核,将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考核项结合,将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根据课程性质、知识或能力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考核方式,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对于理论知识考核可以采用在线测试平台,以客观题形式考核,考核学生对理论基础的掌握情况,并且可以多次重复考核,而经过多次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更熟练,而且在线考试方式可以随时进行,不耽搁课堂时间。当理论考试合格就可以参加上机实验考试,利用现有的仿真模拟软件,考核学生的路由交换技术配置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支持在线方式或离线方式考核,同样可以多次重复考核。实验考核通过后可申请答辩考核,此环节以考核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主。最后以每环节最高成绩按比例计入总评成绩,这样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会多次重复学习应对考核,以考促学,强化知识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明确考核目的。课程开始,明确告诉学生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目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料,让学生明白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为了拿学分而已,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建立完善的课程学习网站和视频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监督学生的学习,反馈学习的效果,让学生养成主动获取知R的能力和积极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明白考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督促学习的手段,同时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的关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要学会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验证理论,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3.改革考试内容。区别传统的一考盖全书,采用分章节考核或相关章节合并考核,这样可以将考试内容细化,也可以将考试的内容覆盖更全面,而不会因为总分限制原因需要考虑内容的删减,同时也可以将一些补充的内容纳入考试范围,以达到扩展知识面的能力培养。同时分别对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考核,依照前面提出的考核方式,在线理论测试可以将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很好地进行反馈,而使用模拟软件可以考核学生的配置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答辩环节可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调整考试时间。要想真正发挥考核的教学效果反馈作用,应该给予教学改进的时间,期末考试制是无法做到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及指导教师、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状态的,只有将考核过程渗透到教学的日常环节才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随堂小测试方式在一堂课结束时或在下一堂课开始时进行,对本次课进行一次复习及考核或者对上次课的消化情况进行掌握,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测试方式可以随堂出题,也可以采用网络教学平台,利用无线校园网和智能手机很方便实现,此考核方式类似传统的课堂作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真实有效。当一章节或一单元结束后,可以安排一次单元小测验,以网上答题、实验形式进行,类似传统的课外作业,用于督促学生复习巩固本章节或单元内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当然如果网络学习平台功能足够强大,可以增加提醒学生及时完成任务,避免学生忘记测试临时应付,采用可重复测试以最高分记录成绩形式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当前面两种阶段性考核对独立的知识点很好的强化后,最后的期末考试就可以多考虑一些综合性的多知识关联应用,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考核方式也是采用网络形式进行,在教学周结束前后3周内完成考核,这样就不跟学校的期末考试时间集中在一起,错开时间范围,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考试,当然也采用可多次重复考试取最高分记录成绩方式体现考试的公平性。这种分阶段考核将考核渗透到平时教学中,强调过程,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有限时间就可以改进,避免问题堆积,而且只要每阶段达到教学要求,最后的期末考试就相当于一次总结,对学生而言不会增加期末压力,还避免了“临考抱佛脚”情况发生,能够有效地督促学生紧跟教学活动,及时掌握相应知识和相关能力。

5.评分机制优化。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记录跟踪和多次重复考核的监控,可以很好地反映学生课余学习情况,比起传统的平时成绩依据更可靠,而实验仿真模拟考试可以更好地反映实验成绩,期末采用综合性内容考试,以考核学生综合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各种技术前后衔接过渡的应用情况。平时成绩比重为20%左右,理论考核成绩占30%左右,实验考核成绩占30%左右,期末综合考核成绩占20%左右,最后汇总给出本课程的成绩。

四、问题与展望

通过对几个学期《路由交换配置》考试分析,考试改革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很大改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改善,基础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很大提高,后期专业课老师反映学生基础较以往要好很多,考试的分析结果也呈正态分布,教与学相互促进,学生知道怎么去学,怎么获得更好的效果,教师也能更轻松地进行教学,达到一种教学剩余的效果。当然,此种考试改革方法的引入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表现有:

1.在线学习平台最初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所以多以教学资料在线展示、下载为主,而对学生学习效果、监督方面考虑过少。还有虽然有在线测试功能,但题型过于单调,多以选择、判断为主,对理论的考核能达到预期效果,但实践能力就有所欠缺,虽然在设计考试功能时也考虑了实验能力的测试,但因为功能要求较高,实际效果不佳,尤其是实验成绩评断需要介入人为因素,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若教学班级比较少的情况下,教师能够及时跟进,但教学班级较多时,就存在实践成绩没法及时给出的情况了。

2.网络学习平台目前功能还有限,对相关老师的网站开发、维护、管理能力有一定要求。课程所属老师毕竟不是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的,一些复杂的功能没有实现,尤其是一些统计功能还有待加强。

3.考试答辩方式的引入,会增加老师的工作负担,还有如何设计足够的答辩案例也需要更多有经验老师的付出。

4.其他课程的传统考试在学生的大脑中根深蒂固,有些学生不适应,存在一些抵触情绪,尤其是一些学习态度存在问题的同学不予配合,平时不参与考核,有些时候还要班主任、辅导员做工作,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

参考文献:

[1]杨晓英.基于CDIO的《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90-91.

[2]石立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试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7-88.

[3]车银超,郑光,等.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15,(18):6-7.

[4]程林辉.《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软件导刊,2015,(5):176-177.

上一篇:基于合作学习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下一篇:《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考试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