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时间:2022-09-19 07:33:02

第二节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重点之一。它重在考查学生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对论述类文本来说,这里的“信息”主要指在文中显示观点态度的语言材料,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引述的别人的观点态度等;二是文中用作论据的叙述性或说明性材料。所谓“筛选”,就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筛掉次要。所谓“整合”,是指进行信息重组,对筛选出来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认知,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等。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二是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然后进行简单表述。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试题,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考题之一,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类试题考查的角度呈现多维多变的特点,因此其干扰性和迷惑性较强。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还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这样才能去伪存真,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一般干扰项的“造假”形式有以下几种:

1.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命题者故意漏掉原文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不全面。

2.颠倒位置,出现错位。倒置错位指改变原来的逻辑位置(关系)或推理过程,如因果倒置、主客倒置、前后倒置、条件与结果倒置、方法与目的倒置等。还有一些是通过改变时间,造成时间与对象的前后错位。

3.未然已然,信息有变。命题者改变了原文中表述内容的性质,混淆已然、未然,即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实现或正在进行的状态;混淆或然、必然。

4.无中生有,查无实据。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并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5.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偷换概念,混淆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仔细推敲,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试题,作答的难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试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其信息涉及文章的很多段落甚至全篇,想在全文中一一找出信息的对应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很多学生在将四个选项与原文进行比照、鉴别时不得要领,导致探究不到位,在似是而非的模糊状态下仓促选择,最终与正确答案擦肩而过。

解答“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的题目,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细读勾画,把握要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选择题所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细读文本,把握全文的主旨和结构脉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边阅读边勾画,即在阅读过程中对那些揭示主旨、表达作者见解的语句予以圈点勾画,这样既可以增强对选项真伪辨析的明朗化程度,又可为选项的比照提供快捷、方便的线索。

第二,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信息筛选与整合,题干是标准,文本是依据。在明确题干要求,筛选出真伪比较明朗的选项后,其他选项一定要找准对应的文本信息,斟酌比照。在比照信息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各个选项是否符合干扰项的“造假”类型: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倒置错位;张冠李戴;偷换概念;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

第三,选出答案,复核锁定。我们在选出答案后,须再进行复核,进一步确认一下排除干扰项的依据之所在,确保答案准确无误。

语文是盐

胡展奋

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误人子弟的言论,这原本正常。但渐渐地,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甚而主张“干脆废掉语文课”,这,就不正常了。

但凡作家做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的成绩大抵都很好,未成名时也往往以此为炫耀的资本,然而不知何故,一朝名扬天下后却又常常鄙薄起语文教育来,说什么当年的语文课怎么扼杀他们灵性了;又说什么“烂语法”怎么遏制他们的创造力了,更有甚者把近年来中国人文的不振也归咎于语文教育的弊病。这似乎有点过分吧,而且颇有点儿忘恩负义的味道。

语文是什么?语文永远不是文学,它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传播语言文字内在本质和使用规律的基础学科”,如同“牙好,胃口才好”的道理一样,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为什么?因为它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如同盐——《尚书》:“欲作和羹,尔惟盐梅。”没有盐,人类整个烹调体系就崩溃了。

作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能力固然很强,但是语文课的终极关怀并不是“批量地产生作家”,它远远不是专为一小部分作家服务的,它是通用性地为所有人服务的,低端的从识字断文开始,高端的一直到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纵然你是天才,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

是的,有的当下看上去很“伟大”的作家喜欢说,我从来不理会什么语法规则。没有语法之前,人类就不交流了?金文有什么语法?甲骨文有什么语法?唐宋家又有什么语法?我们现在的文章还超不过他们呢!就拿我来说,不理会语法,我的文章不是照样成了学生的范文。

话,像是很雄辩的,就是有点儿“过河拆桥”的嫌疑。在弄清水分子之前,人类的确已经“用水”很多年了,但这一点儿也不能证明人类“从来不理会”水性,而把水当做油来使。

事实上,如此“不理会”的宣言就像“伟大”的厨师宣称“我用酱油、用味精照样烧菜,从来不用盐”一样,酱油和味精的“髓质”还不是盐吗,你明明不自觉地在按照规则行事,怎么能睁着眼睛说“语文根本没规则”呢?怎么能说“都是语文惹的祸”呢?假如不“入泮”,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我想你这个只能在篝火旁讲述记忆文学的什么“家”恐怕连《三字经》甚或高玉宝的书也读不懂,更别说唐诗宋词或“西方现代文论”了。

语文是盐。在你立志成为什么“家”之前,还是要上上语文课的,因为人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并不仅仅属于作家,特别是当下一些所谓的“名家”。

(选自《新民晚报》)

赏析

文章题目“语文是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是盐”说明语文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同时,它又是通用地为所有人服务的,因此,人们都需要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

谈“中国式文化创新”

吴 炫

从某种程度上说,除了饮食文化、琴棋书画这些传统文化内容,中国今天的文化已不能占领世界市场,“中国元素”也只能是传统文化的元素而不是现代中国的文化元素。而缺乏除饮食文化以外的精神和思想文化影响世界,中国就不可能承担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大国的责任;缺乏现代文化创造,中国就不可能参与世界现代进程、在重大世界问题上发出独特的声音,从而赢得全球的真正尊敬。

不错,中国今天已经是经济腾飞的大国了,但这不等于中国已经是文化上可以“创新、生产、出口”的大国。经验告诉我们,不能使文化创造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不仅经济发展会缺乏文化创新引导而不稳定,并且会使人们只能在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之间徘徊,导致“价值迷乱”,这就不可能对世界产生文化性的影响。因为世俗化地“满足于现实性富足”的中国人,和有宗教精神支撑的可以超越富足的西方人,背后是两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所以西方有“对抗和超越现实”的文化,而中国文化则是《易经》八卦图的“在现实中的整体性”来谈自己的人生努力,所以如何让中国人“不满足于富足”,是一个中国现代原创性的哲学命题。同时,既然是“创新”,那也意味着我们不可能从中国道家“淡泊欲望”和儒家“君子喻于义”“知足常乐”的观念中,提取到能引导现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为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均是从“抑制”“轻视”“淡泊”的个人欲望出发来对待富足和享乐问题的,而不是从“尊重个人欲望”和“人生还有不同于欲望满足的另一种努力”出发来引导人们“不在意欲望”的。所以,“中国式文化创新”不仅需要我们对西方各种人文观念进行“中国改造”,同时也需要对中国传统人文观念进行“原创性改造”。

也许有学者会说,理论不需要区分东方还是西方,只要有用就行。而我认为笼统地说“有没有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西方形式主义理论在中国产生了“新潮文学”,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在中国产生了巴金的《家》,但这样的有用,却不能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代表去影响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所以鲁迅、巴金的影响主要还是在亚洲或本土,中国的“新潮文学”更是走不出中国。如此,依附西方原理的中国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自然也就不具备与西方对话的资格。所以上述创新也就不能揭示出真正的“中国问题”。中国古代文化确实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所强调的“尊重个体”“尊重生命力”“尊重创造力”是脱节的,所以很难进入现代人的现实生活。推而论之,中国的《易经》确实具有现实性、对应性、和谐性、整体性的神秘特点,但儒家的《易传》只是对它的一种解释,中国历史上还有柳宗元这样不同于儒家“天人合一”的“天人不相预”的解释,这就说明今天的“中国式文化创新”还可以改造儒家的观念,建立起不同于儒、道的对《易经》的解释,如此,“新儒家”不触动儒家基本观念的“解释之创新”,就需要进行批判性对待。这样的工作,才是“中国式的文化创新”的应有之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赏析

阅读文本后,你会发现中西方文化有很大不同:中国人“满足于现实性富足”,西方人“超越富足”;中国人缺乏宗教精神支柱,西方人有宗教精神支柱;中国人用“在现实中的整体性”来谈自己的人生努力,西方人却推崇“对抗和超越现实”的文化;中国人淡泊个人欲望,西方人尊重个人欲望。据此,“中国式文化创新”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对西方各种人文观念进行“中国改造”,同时,必须触动儒家基本观念,批判性地对待中国传统人文观念,进行“原创性改造”,建立起不同于传统观念的中国创新文化。

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通俗不等于低俗

郭海平

2009年中国亿万观众对小沈阳与赵本山在春晚上表演的《不差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以至于当观众听说该小品未能获得春晚一等奖时便立即对中央电视台进行声讨,迫于压力,中央电视台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小沈阳由于该小品的成功演出而一跃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与小沈阳有关的网页搜索已进入两千多万的数字,他的《我想当明星》等系列也随之在网上热播起来,他的出场费也从每场数百元迅速暴涨到十万元以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中国民意的力量。

小沈阳能够受到中国公众如此狂热的追捧,这并不是偶然,这一现象表明了中国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诸多表现似乎已失去了兴奋点,不论你多么高雅,不论你多么深刻,不论你是什么级别的艺术大师,公众一律都不以为然,或者说中国公众需要的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与娱乐,而是一种能够释放365天压力的一种疯癫与狂欢。

当我们再去观赏小沈阳的《不差钱》和《我想当明星》时,我们会发现那里面表现的都是颠倒的现实,如性别的颠倒,主客的颠倒以及大明星与小人物的颠倒等等。而正是这些颠倒才使公众获得了心理上的宣泄和释放,这是因为现实生活让人感到压抑的正是那些天天都必须面对的稳定而又牢固的精神秩序。

不过,小沈阳颠倒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策划、挑选和审查的,或者说,观众并没有从他颠倒的内容中获得更深层次的,而只是从他的颠倒形式中获得了某种表层的暂时满足。若是小沈阳的这种颠倒与阿Q和堂吉诃德进行比较,我们就会清楚这其中颠倒的不同意义。不过,我们至少可以从小沈阳的这种颠倒中领悟到了公众对颠倒的需要和渴望以及公众内心深处存在的某种精神危机,即精神秩序的缺失和空虚。

继续对小沈阳的颠倒进行分析还会发现,小沈阳只是在自己的小品中不断装疯卖傻而已,看似疯疯癫癫,其实也是对观众进行的一些调戏和愚弄罢了,但可怜的观众似乎并没有更好的选择,无奈之下也只能享有这种被调戏和被愚弄的疯疯癫癫的感觉。这就像中国的美协主席靳尚宜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所说的:“我们中国现在还处于文化的低俗阶段,信仰也破灭了,为了利益,什么都不顾,学术界、教育界等领域一塌糊涂,所幸的是,我们的国民经济还是上去了。”

由此可见,小沈阳表演的既不是真的颠倒,也不是真的疯癫,而只是一种对所有现实和文化都构不成任何威胁的丑角表演。不过,我们依然还是要感谢小沈阳和他的师傅赵本山,因为若没有他们的精彩表演,亿万中国观众恐怕也难以让自己体验到这种真实的颠倒和疯癫以及从这种颠倒和疯癫中所获得的喜悦。但问题是在这个短暂的颠倒、疯癫和喜悦之后,大家又不得不重新面对那个缺失的现实,这又该如何应对呢?难怪有不少人已经将希望寄托在了2010年的春晚,他们希望小沈阳能够在《不差钱》续集中再让大家体验一下那种颠倒、疯癫和喜悦的感觉。

此时此刻,我突然意识到了小沈阳对现实和文化并非没有一点儿威胁,这就是他至少在无意中挑战了那些依然自以为是的艺术大家们和那些决策者们。借用吴冠中“不下蛋的鸡”的理论,这就是小沈阳至少会让那些“不下蛋的鸡”和“决策者们”感到了一种压力和挑战,否则,大家似乎也只能将更多的希望继续寄托在像小沈阳这样的丑角们的身上,即只有寄希望于他们,我们才能有望从日复一日的欠缺、空虚和压抑中获得一年只有一次的拯救。

(选自《小沈阳文化现象》,有删改)

1.下列各项对“小沈阳文化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可以从小沈阳的这种颠倒中领悟到公众对颠倒的需要和渴望以及公众内心深处存在的某种精神危机。

B.小沈阳现象反映出中国公众需要一种能够释放365天精神压抑的疯癫和狂欢。

C.小沈阳至少会让那些“不下蛋的鸡”和“决策者们”感到压力和挑战。

D.小沈阳对现实和文化是一种威胁,他挑战了那些依然自以为是的艺术大师和决策者。

2.下列各项对文中关于小沈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沈阳在《不差钱》中的成功表演,使其受到中国公众狂热的追捧。

B.由于《我想当明星》在网上热播,小沈阳的出场费迅速暴涨到十万元以上。

C.从小沈阳的各种颠倒表演中,我们能够领悟到公众内心深处存在的某种精神危机。

D.小沈阳在自己的小品中看似疯癫,其实只不过是对观众进行的一些调戏和愚弄罢了。

3.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沈阳与赵本山在春晚上表演的《不差钱》让观众体验了那种疯癫和喜悦的感觉,但是最终未能获得晚会小品一等奖。

B.广大观众并没有从小沈阳颠倒的表演中获得更深层次的。

C.观众欣赏小沈阳的小品,实际上只是无奈之下享用这种被调戏和被愚弄的疯癫感觉。

D.小沈阳的走红和被广大观众追捧,正反映出了民意和舆论的强大力量。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和谐的文化传统

种松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做“和谐”理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可见,“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礼”是互为表里的。“礼”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因此,与“礼”一样,“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和合”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人等,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存在,认为过度的矛盾和冲突会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政治理论、政治构想以及政治实践过程中,都设定了自己的价值原则。“礼乐制度”的制度安排、“中庸精神”的思想原则以及民本主义的政治诉求,即是为构建秩序和谐的社会的理论主张。

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特别是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中华文化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会为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选自《辽源日报》2009年12月15日)

1.下列关于“和合”思想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和”是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和”即“和谐”。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要办成任何事情,和谐与合作最重要。

C.“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荀子说:“和则一,一则多力”,“和”与“礼”的本质是一致的。

D.与“礼”一样,“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和合思想”作用的一项是( )

A.秦汉以后,“和合”思想普遍渗透于诸子百家的思想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B.“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设定自己的价值原则与构建秩序和谐的社会的理论基础。

C.正是由于“和合”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才最终实现了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D.“和合”思想必将会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会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谐的文化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B.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和合”并举,就是和谐、协调与合作。

C.“和合”思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体。

D.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都受到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城市准入与共同体精神

薛 涌

21世纪中国几大城市都在讨论准入制度,以便把“低素质”的人排除在城市之外,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准入制度的提出是有其现实背景的。这个背景就是城市治安的恶化。有人认为城市的外来闲杂人员是造成人们缺乏基本安全感的罪魁祸首,必须限制。可是这种变相的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有着根本的冲突。经济学家们早就发现,在一场经济博弈中,当那些追求最大利益的博弈者们知道这场博弈是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时,当他们对其他博弈者过去的表现都相当了解时,当博弈人数有限时,他们之间就更喜欢合作。

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过去说农民老实厚道,特别是那些越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就越老实厚道。如今突然把这些农民称为“低素质”的闲杂人员,说他们是犯罪的根源,原因之一,是他们离开了过去那个面对面的生活圈子,来到了谁也不认识的大城市。来无影去无踪,老实厚道已经不符合他们生存的利益。大家要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一锤子买卖当然就没有必要信守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规则,偷偷抢抢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就需要社会成员都意识到彼此打交道不是一锤子买卖,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交易或者游戏要不断重复,彼此要不断增进了解,共处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圈子”之中。这样,大家即使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时时顾及对他人的责任。再简单地说,构成社会基础的是一个共同体或者社区。

现代国家成了维护陌生人之间游戏规则并确保这种游戏不断重复的权威。比如,当你到美国的一个大都市,可以把自己的信用卡交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用不着担心自己受欺诈。现代国家的管理已经如此周密,保证了这种不相干的人之间的交易也是要重复的。不过,所有这些都不能取代基层的制度建设;在人们从村庄一样的面对面社区走进现代大都市所代表的陌生人社会时,怎么在最大限度上维护传统的共同体纽带?城市化进程恰恰是这方面的一块儿试金石。

在城市化中吸收外来人员方面最成功的,还是战后的日本。一位日本官员在10年前说了一句话:日本是一个村庄!高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没有打破村庄里那种面对面的社会人际纽带。战后日本给农民的福利非常丰厚,农村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一流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东京的一个大公司跑到一个村子,一下子把村子里一年毕业的学生全雇下来。这样,村子里一代人集体进城,到了一个公司,有了终身的工作和优厚的福利。他们自然以公司为家,在大都市还和在村子里一样,维持着对小共同体的忠诚。

从世界工业化的大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准入制度不仅无助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治安问题,从长期看,可能会把治安搞得更坏。城市治安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外来“闲杂人员”失去了传统的共同体和面对的人际网络,同时又不能进入新的共同体,并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这样的环境自然促使他们在和周围的人打交道时进行一次性的交易。上述各国国情虽然不同,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治安问题的根本都是城市的社区接纳外来人员,使他们把城市看做是自己的家园,建立新的共同体的皈依感和责任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选自《社会学家荣座》2007年第2期)

1.对“共同体精神”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社会成员都意识到彼此打交道不是一锤子买卖,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交易或者游戏要不断重复,彼此要不断增进了解,共处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圈子”之中。

B.在一场经济博弈中,当那些追求最大利益的博弈者们对其他博弈者过去的表现都相当了解时,当博弈人数有限时,他们之间就更喜欢合作。

C.大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时时顾及对他人的责任。也就是说,一个共同体或者社区可以构成社会基础。

D.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社区接纳外来人员,使他们把城市看做是自己的家园,建立新的共同体的皈依感和责任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城市实现长治久安的因素是( )

A.国家应具有维持陌生人之间游戏规则并确保这种游戏不断重复的权威。

B.最大限度地维护传统的共同体纽带。

C.立法接纳入城者为城市共同体中体面的一分子。

D.准入制度无助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治安问题。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提供的信息的一项是( )

A.过去的农民老实厚道,特别是那些越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就越老实厚道。如今这些农民成为“低素质”的闲杂人员,他们是犯罪的根源。

B.由于城市治安的恶化,21世纪中国几大城市都制定了准入制度,把“低素质”的人排除在城市之外,以维持城市基本的社会秩序。

C.在人们从村庄一样的面对面社区走进现代大都市所代表的陌生人社会时,城市化进程决定能否最大限度上维护传统的共同体纽带。

D.战后的日本在城市化中吸收外来人员方面最成功的原因是日本是一个以农民为主要社会成员的村庄。

上一篇:第二节 分析形象 下一篇:多角度拓文本 深层次挖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