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探讨

时间:2022-09-19 07:14:31

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探讨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34-01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病理类型的肾上睐肿瘤的CT表现评价C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性和价值,方法:收集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肾上腺腺瘤比例表现为有功能者瘤体较小,无功能者较大,密度均匀,CT值较低,增强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论:肾上腺肿瘤CT表现中,部分具有一定特点性。通过CT平扫、增强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和相关生化检查,能作出较准确的定性和定位诊断。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 CT诊断;病理类型

肾上腺肿瘤组织的来源比较复杂,分为主质细胞肿瘤和间质细胞肿瘤1。通过CT检查,能在术前准确地检出肾上腺肿瘤的大小、位置、良恶性和有无转移等。对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能否顺利地切除肿瘤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收集28例经组织学证实的肾上腺肿瘤,从肿瘤分类和其CT表现特点方面进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收集2001年至2011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肾上腺肿瘤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病人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40岁。临床表现:7例嗜铬细胞瘤表现为高血压,其中阵发性高血压5例,持续性高血压1例,高低血压交替1例,并有头痛、心悸等症状;5例肾上腺腺瘤和1例皮质腺癌中有Gushing' s综合征;3例转移瘤有肝癌和肺癌原发肿瘤,1例髓样脂肪瘤腹胀不适;其余11例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为体检和腹部影像学检查发现。

1. 2 扫描方法

收集病例所用机型GE9800Hilight Advantage高分辨率CT机和东芝公司Aquilion型4层/S MSCT机。层厚5, 8, lO毫米。其中14例有作层厚3毫米肾上腺区靶式扫描,所有病例平扫后均有作增强扫描。

1.3 研究方法

按照肿瘤的病理性质,对各类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进行观察、研究,以探讨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2 结果

各病理类型的CT表现:

2. 1 肾上腺腺瘤12例,其中有功能腺瘤8例,最大经线在0. 6-2. 8厘米(平均经线为1. 26厘米)。无功能腺瘤4例,最大经线在2. 5-4. 3厘米(平均经线为3. 25厘米),肿瘤为圆形或、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呈均匀低密度肿块。CT值在7-26 Hu之间,可见同侧正常肾上腺部分增强扫描时仅有轻度强化或无明显强化,CT值增高31-98HU。

2. 2 嗜铬细胞瘤7例,6例为良性,1例为恶性,其中右侧3例,

左侧4例,为边界清的分叶状肿块,约2. 3-5. 2厘米,呈低等到高混杂密度,中心区见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明显强化,以周边强化明显。其中1例恶性嗜铭细胞瘤(图1),肿块大小3. 1 X 3. 3厘米,边缘清楚,密度不均匀,中间见不规则片状坏死低密度。实性部分明显强化,CT值由平扫56 Hu增加至增强后110Hu,扫描范围无淋巴结肿大,肿块和三个月前CT片对比肿瘤有轻度增大。

2. 3 骨髓脂肪瘤2例,均为右侧,大小直径分别约3. 5厘米和11.2厘米;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其内主要为脂肪密度,脂肪分化不均匀,所测得CT值为负值。增强脂肪成分未见强化,其中软组织部分轻度强化,CT值由平扫45 Hu增加至增强后62Hu(图2)。

2. 4 皮质腺腺癌1例,位于左侧肾上腺,大小约5. 3 X 3. 2厘米, CT平扫为形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周边密度较中部高,CT值为32-63Hu,内有点片状钙化,增强扫描CT值为33-72Hu,轻微强化,中心部位仅见片状轻微强化区和片状无强化坏死区(图3)

2. 5 节细胞神经痛1例,位于左侧肾上腺,大小约8. 6 X 7. O厘米,CT平扫为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平扫CT值约26-37Hu,密度不均匀,内有点片状钙化,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仅仅散在见片状轻度强化区(图4)。

图1 恶性嗜铭细胞瘤,中心区见小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均不均匀明显强化,周边强化明显。

图2 髓样脂肪瘤,其内主要为脂肪密度,脂肪分化程度不均匀。

图3 皮质腺腺癌,密度不均匀,内有点片状钙化,增强扫描周边不规则环状强化。

图4 节细胞神经瘤,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内有点片状钙化,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

图5 淋巴瘤,密度不均匀,有斑片状坏死区,增强扫描见边缘强化,片状坏死区无强化。

图6 转移瘤,左肾上腺稍低密度结节,轻度强化,肝脏见原发肝癌。

2. 6 淋巴瘤1例,位于右侧肾上腺,大小约5. 2 X 4. O厘米, CT平扫为分叶状形态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有斑片状坏死区,增强扫描见边缘强化,中间轻度强化,片状坏死区无强化(图5)。

2. 7 转移瘤4例,均为单侧,其中右侧1例,左侧3例,约2. 3-4. 8厘米大小(平均为3.66厘米)。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无明显坏死区。增强扫描呈轻度至中度强化(图6)。

以上各种肿瘤中,良胜为21例,占75%。恶性肿瘤7例,占25%。

3 讨论

发生于肾上腺肿瘤的种类较多。包括来自外胚层的腺瘤、内胚层的神经性肿瘤和种胚层的间叶组织性肿瘤。除此之外,转移瘤也较常见。肾上腺位于腹膜后,若肿瘤为功能性腺瘤,通过特有的临床表现能考虑诊断。非功能性肿瘤,体积较小、无任何症状时难以发现。目前CT仍为肾上腺肿瘤最佳的检测手段,其图像具有高分辨率,良好的对比,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通过增强扫描显示肿瘤的血供状态也为诊断的重要手段。C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较准确,体积小的肿瘤和肾上腺之间的关系和定位容易判断。肿块局限于肾上腺区域内,周围的解剖间隙依然清楚,不至于和肾上腺外肿块相混淆[3]。当肿瘤较大,和周围组织结构分界不清时,单从轴位CT图像判断肿瘤起源有一定的困难,此时须注意和腹膜后其它肿瘤和来源于如肝脏、肾脏、胰尾的肿瘤相鉴别,观察有无正常的肾上腺结构,并仔细观察周围结构的移位情况和受侵范围。若肿瘤外可见相对正常的肾上腺,首先应当考虑为肾上腺外的肿瘤。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诊断还可通过结合CT的矢状和冠状位重建成像作综合判断 。

本组病例的病理类型包括腺瘤、嗜铬细胞瘤、骨髓脂肪瘤、皮脂腺癌、节细胞瘤、淋巴瘤和转移瘤 7种,其中包括良、恶性。本文结果描述了上述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经进一步综合研究后,认为各类肿瘤具有一定的特点,通过CT表现能在诊断上对肿瘤进行定性。首先,具有典型 CT表现的肾上腺肿瘤:肾上腺骨髓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无功能性肾上腺良性肿瘤 ,临床多无症状 。密度不均匀的肿块内有显著的脂肪组织密度为CT检查点的表现,诊断并不困难。其次,有一定 CT特点的肾上腺肿瘤:(1)肾上腺腺瘤,多为单侧的圆形或类圆体积较小肿块,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因其富含脂类物质,所以密度较低,增强检查,呈轻度强化。 (2 )嗜铬细胞瘤 ,为边缘清楚光滑的结节或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如病变中心有囊变或坏死,则可见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有较明显强化,早期即可见到肿瘤呈网格状或周边明显强化; 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鉴别困难,一般认为肿瘤体积较大者应考虑恶性,周边侵犯和远处转移也为恶性诊断的依据。(3)肾上腺皮质腺癌,来源于腺体内部的皮质部分,瘤体一般较大,形态不规则,呈等低高混杂密度,内部可有液化、坏死、囊变和钙化;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往往因肿瘤中心液化坏死而呈厚环状强化,并容易侵及周围器官。(4 )转移瘤,肾上腺是转移瘤的最好发部位之一,最常见的原发肿瘤以肺癌、乳腺癌多见,累及双侧或单侧,体积常较大,呈边缘清晰光滑的分叶状,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均匀中等度强化。肾上腺转移瘤是全身多发转移的一部分,尚可存在其它部位的转移,未见发现原发病灶并单侧肾上腺转移瘤鉴别诊断较困难 。

CT表现不易明确诊断的肾上腺肿瘤 :(1 )肾上腺节神经细胞瘤,肾上腺节神经细胞瘤为来源于肾上腺髓质的神经源性肿瘤,为成熟神经节细胞合并神经原纤维形成,具有良性肿瘤的特点,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密度一般高于腺瘤,因为无功能,肿块 较大。本组病例增 强扫描无强化或仅有轻度强化。和无功能性腺瘤的鉴别有一定困难,但文献报道其强化程度较高可和腺瘤鉴别。(2) 肾上腺淋巴瘤,较罕见,可双侧同时受累或仅累积单侧,为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尚均匀,增强后轻一中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CT表现较难和肾上腺转移瘤或其它肾上腺恶性肿瘤鉴别,但除肾上腺外,常同时并有其他部位的淋巴瘤,如腹膜后淋巴瘤、脾大或脾内结节等 。

在肾上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方面 ,无论肾上腺皮质的髓质的肿瘤、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肿瘤,在区分良恶性时有一定的困难,

(下转第247页)

上一篇:密闭式吸痰管与开放式吸痰管的吸痰效果的比较 下一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滤膜样品中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