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砖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09-19 06:12:55

探讨砖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摘要:在砖混结构房屋建设中,砖体砌筑的施工量很大,砖砌体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基于笔者的实际经验,根据砖砌体的施工原理及施工特点进行分析,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砖砌体施工的方法及技术要领。从施工准备、砌体施工工艺流程、砌墙砌筑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对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砌体工程;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21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施工前准备

各类工程施工前都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这是保障一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最基本的程序,砌体工程施工也不例外。首先施工前要完成轴线复测、熟悉图纸并做好施工平面布置工作以及划分施工段等工作;其次要编制工程材料、劳动力需求计划以及完成进场材料的取样、检验和砌筑砂浆的适配工作。而后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交底工作等。最后要弹好轴线及墙身线,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可以看出,施工准备工作同样很繁杂,任何一处出现纰漏都会给后期的施工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毁掉整个工程。因此,必须重视施工准备工作。

2.材料的准备

2.1砌块浇水湿润

在砌筑前1~2天将砌块浇水湿润,并控制好其含水率。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当天气炎热时,对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宜提前2天以上浇水湿润。严禁雨天施工。

2.2砂浆搅拌

砂浆是砌体的胶结材料。砌筑砂浆常用的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砂浆配合比采用的重量比,配合比由试验室提供。计量精度水泥控制在±2%以内;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采用机械搅拌时间应符合以下规定: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min;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2min。砌筑砂浆的稠度,普通粘土砖(70∽90mm),轻质混凝土砌块(60∽90mm)。施工中所需门窗框、插筋、预埋铁件等必须事先做好安排,配合砌筑进度及时送到现场。

3.砌筑方法

3.1砖砌体的砌筑方法较多,与各地的习惯、使用的工具有关,常用的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砖法、挤浆法和满口灰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

(1)“三一”砌砖法它是指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其特点是:灰缝饱满、粘结力好、墙面整洁,砌筑实心墙时宜选用“三一”砌砖法。

(2)挤浆法它是指先在墙顶面铺一段砂浆,然后双手或单手拿砖挤入砂浆中,达到下齐边、上齐线,横平竖直的要求。其特点是:可连续组砌几块砖,减少烦琐的动作,平推平挤可使灰缝饱满,效率高。

(3)满口灰法它是指将砂浆刮满在砖面和砖棱上,随即砌筑的方法。其特点是:砌筑质量好,但效率低,仅适用于砌筑砖墙的特殊部位,如保暖墙、烟囱等。

组砌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不出现连续的垂直通缝,砖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使其砂浆饱满、厚薄均匀。严禁用水冲浆灌缝。砖墙转角处,每皮砖均需加砌七分头砖。3.2清理和勾缝为保持墙面的整洁,每砌十皮砖应进行一次墙面清理,当该楼层墙体砌筑完毕后,应进行落地灰的清理。勾缝是清水墙的最后一道工序,具有保护墙面和增加墙面美观的作用,勾缝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横竖缝交接处应平整,表面应充分压实赶光,缝的形式有凹缝和平缝等,凹缝深度一般为4―5mm,勾缝完毕,应清扫墙面。

4.砌体工程施工要求

4.1弹线。砌筑前,先根据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及边线。

4.2混凝土砌块应在砌筑前两天开始淋水湿透。

4.3厨房、厕所四周墙体底部1m范围内及墙体底部两皮砖及顶砖应使用灰砂砖砌筑,其砌法可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的砌法,但砂浆宜用刀刮抹,特别是垂直灰缝,应挂足砂浆。

4.4砌体灰缝要求:砂浆饱满度: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有特殊要求的砌体,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宜为10mm,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4.5立皮数杆。在砌墙,前,先要立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楼板、圈梁等构件位置。皮数杆竖立于墙壁角及交接处,其间距以不超过15m为宜。

4.6挂线。一砖厚墙采用外手抹线,首层或楼层的第一皮砖要查对皮数杆的标高,防止到顶砌成螺丝墙。砌砖时,水平灰缝要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4.7砌筑。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4.8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水泥砂浆必须在3小时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小时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混水墙应随砌随交舌头灰刮尽。

4.9隔墙与墙或柱不同时砌筑时,可留阳槎,加预埋拉结筋沿墙高每500mm预留Ф6钢筋2根,其埋入长度从墙留槎处算起,一般每边均不少于50cm,末端应加弯钩,隔墙顶应用立砖斜砌挤梁。

4.10墙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对不能同时砌起而必须留搓时,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为2/3。

4.11凡设有构造柱的部位在砌筑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掉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筑时与构造柱联结处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18cm。

4.12墙体与构造柱之间应沿墙高每500mm设置2根Ф6水平拉结筋连接。墙体抗震拉结筋的位置、钢筋规格、数量、间距长度、弯钩等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应错放、漏放。

4.13墙体每天砌筑高度以不超过1.8m为宜。

5.砖砌体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5.1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应用规范 要保证砖砌体的施工质量,就一定要严格地按“规范”的要求施工。如“规范”中对于临时间断留槎方法,构造柱的施工方法、水平灰缝的控制都有明确要求,但有些施工人员并不掌握和了解“规范”。有些队伍施工中出现先砌外墙、后砌内横墙、再砌内纵墙的“三步”砌筑法,就是没有真正掌握“规范”要领。因此要组织广大基层施工人员学习“规范”,使他们能够熟悉“规范”,并准确地应用。

5.2严格控制进场材料质量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配制砂浆的各种原材料质量、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3改进操作工艺,采用合适的砌筑方法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很大程度是取决于砌筑方法,从目前的施工情况来看,采用“三一”砌砖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这种砌筑方法只要砂浆稠度适当,一般是能使砂浆饱满度达到8 0%以上,而且竖缝也能挤进砂浆。能够较好地控制水平灰缝的饱满度。

5.4坚持和发扬传统的施工工艺

多年来砌体施工中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设置皮数杆,随时吊靠墙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37cm砖墙两面挂线,当天搅拌砂浆当天用完,干砖不上墙,将砌体砌筑者本人姓名标于墙体上和砌体质量实行“三检制”等。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些传统工艺对于水平灰缝厚度、墙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等指标可以有效的控制,应该继续采用。 5.5加强施工过程中关键工序的检查,检查砌体使用的砖是否符合要求,砂浆是否经过试配和按配比配合。砌体临时间断处是否衔接牢固,构造柱是否有夹层与断柱情况,是否与砌体衔接牢固;组砌形式是否有严重缺陷(如包心砌筑砖柱)。对地震设防区的砖砌体更要严格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临时间断处留直槎。对砌筑质量差、不能保证砌体整体性与稳定性的,一定要进行处理。

6.结语

砖混结构建筑是我国量大面广的传统建筑,其竣工面积占全部竣工面积的60%以上,占住宅竣工面积的90%以上。由于砖混结构是以砌筑墙体为主要承重结构,因此墙体的砌筑质量就为大家所关切,特别是我国地震设防区就更为大家所关切。如何做好砌体工程,保证砌体工程的质量除规范的设计外,还需要工程师及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建造出优质墙体,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杨全平.砖砌体施工质量分析[J].山西建筑,2003,(6).

[3]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上一篇:浅谈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 下一篇:无线网络质量自动评估系统建设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