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跑”门

时间:2022-09-19 05:24:54

5月底以来,围绕着“范跑跑”事件,在网络和传统媒体上展开了一场所谓的泛道德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双方引经据典,各执一词,大有借此次事件引申开去、重新构建人与社会关系与责任这一古老道德命题之势。

“范跑跑”的由来

“范跑跑”原名范美忠,北大毕业,原系四川都江堰光亚中学语文老师。“范逃跑”、“范跑跑”都是对其言行不屑与不耻的网友给他取的“花名”。

汶川大地震爆发之际,范美忠正在给学生上课。当他意识到地震之后,连喊都没喊一声,抛下整教室的学生,第一个冲出教室,到达安全地带。事后他在天涯论坛上发贴《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对自己在地震中的行为与心理,进行详细的记录、剖析、辩白和反思。

在文中,他非常“无畏”、真实、坦率地记录了地震发生那一刻自己的行为以及想法,“……我瞬间反应过来――大地震!然后猛然向楼梯冲过去,在下楼的时候甚至摔了一跤,这个时候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难道中国遭到了核袭击?’然后连滚带爬地以最快速度冲到了教学楼旁边的足球场中央!我发现自己居然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

当有学生质问,“老师,你怎么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啊?”范的回答是,“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

事后,他也反复地思考这一问题,“我为什么不组织学生撤离就跑了?”得出的结论却是,“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并且坦言:“这或许是我的自我开脱,但我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疚感,我还告诉学生,‘我也决不会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

在举国同哀的悲悯气氛里,在那么多舍己为人的英雄面前,范作为地震亲历者,此番独白,在互联网上激起巨大的风浪。

网友对范的不满简单而直接,“我理解人的本能,跑是人的本能,可是他不应该在事后说出这样的话来恶心人!道德上是应该受到指责的!”更有人指出,范在危急关头对学生的生死置之不顾,根本就不配当老师,“我只知道,如果我是家长,绝对不会把我的孩子给他教。”

自由主义者的辩护

面对潮水般的批判,范美忠随之发表了一篇《我为什么写〈那一刻地动山摇〉》,对网友的部分问题做了回答:“我这些话在回去上课之后还会跟学生说也会跟其他人说,告诉学生也告诉其他人,你自己的生命也很重要!你有救助别人的义务,但你没有冒着极大生命危险救助的义务,如果别人这么做了,是他的自愿选择,无所谓高尚!如果你没有这么做,也是你的自由,你没有错!先人后己和牺牲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美德!从利害权衡来看,跑出去一个是一个!”

互联网上从来都不缺乏“特立独行”者。范美忠难得的坦率与诚实,也为其赢得了相当一部分的理解者与支持者。他们多数和范一样,都自诩为自由主义者,以追求自由与民主为己任,在思想上颇有些“精英”意识。

其支持者认为,范在事后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真实地解剖自己,的确勇气可嘉,即使真是小人,也是真小人,而真小人总比伪君子看着顺眼。更何况,人人都有人性的幽暗面,人人都有求生本能,范不过是在危急关头,在求生欲望下做出了本能反应,虽有失职之嫌,却不应该受到如此之大的贬低与批判。扪心自问,如果换成自己,未必就不会第一个跑出去。

总而言之,其支持者与范的论调如出一辙,那就是――危急关头是救人还是自救,都只是个人选择而已,道德也好,大众也好,都不应该对此横加干涉。“为掩护、救助学生而牺牲的老师诚可谓英雄烈士,值得世人顶礼膜拜,但这样的人,毕竟不是多数。应该视他们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丰碑,而不是衡量普罗大众之言行的标尺。不要苛求每个人都去做英雄,更不必拿英雄的高度作为批判利器。”

求生本能与职业操守

的确,作为一个人,范美忠完全有权利自己先逃跑,就人性的幽暗意识或人类的求生本能而言,这或许显得冷酷和自私,但它并没有打破人之为人的生存底线,它仍然处于人类的生存权之内,因此是可以被理解、可以被宽

宥的。

但是,这些自由主义者为人性幽暗面辩护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在这次事件之中,范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公民,抑或是普罗大众的一分子,他还是一名教师,一名平日里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未成年人在校期间,作为教师以及学校都应算作是法律司法解释中的临时监护人,理当对其学生负起监护的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四十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当然,你可以说法律并没有具体规定地震来临时老师有提醒学生或最后一个跑的责任,但抛去法律不谈,单从道德角度论,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份敬畏之情,有一定的职业操守。工作除了能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之外,也是我们与这个社会发生联系的重要纽带,是我们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一种途径。

温总理不顾高龄,日夜奔波在救灾一线,就是他身为大国总理的职业操守。军人不畏艰险,拼搏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这是军人的职业操守。医护人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身为白衣天使的职业操守。

同样的,范既然身为老师,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就应当有为人师表的职业操守。即使做不到舍己为人,也不应当“洋洋自得”地在事后大放厥词,否认英雄之所以为英雄的意义。

自由主义者的膜拜对象多为美国,范就一直说自己的最大遗憾是没生在美国。可是,就是在一贯高扬“民主”与“自由”的美国,同样是一个道德感强烈的国家。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美国人未必就不推崇。去年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那位为学生挡住子弹的以色列籍老教授,同样被美国人视为英雄。相比起这位老教授来,范的行为何其灰暗。

“范跑跑”带来的思考

在这里,并不打算对范以及他的支持者作批判。相反,笔者认为,范及其支持者的出现,有必要令我们反思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道德观。

与通常看法不同的是,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道德感太厚的社会,而是生活在一个道德感太薄的社会。很多人即使在安全、和平时期尚且罔顾职业操守――记者捏造事实断章取义,官员腐败贪污,执法者知法犯法,商贩缺斤短两,建筑者偷工减料……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求一名普通教师在生死关头的第一时间舍己为人,多少显得有些可笑。

我们要做的不是抓住某个人或某群人的言行不放,而是要从制度上来彻底杜绝此种现象。

有心人会注意到,欧美的电影或记录片中经常会出现“紧急状态应对训练”的课程,很多中小学甚至公司企业,都会定期拉响“假警报”。这可不是乱喊“狼来了”,而是训练人员如何在危机状态下安全撤离或避难。特别在学校,此时此刻务必把一切警报当作真实威胁,在老师及学校工作人员组织下,按照既定措施有条不紊地紧急疏散学生。

事实上,在日本、美国等地区,关于地震的应对模拟训练是学校的常见课程。80%到90%以上的美国成年人懂得有效运用CPR(心肺复苏术)来进行现场急救,而要成为教师,必须持有CPR证书。在诸如此类模式下训练出的学生和老师,也许才能在生命危急时刻作出更为妥当的反应。

可惜,我们的老师,除了大力推行应试教育,就只会空谈“五讲四美三热爱”,连基本的逃生技巧都没有,又怎么能够指望他们在危急时刻,临危不惧,从容不迫,舍己为人呢?

况且,房子倒塌时老师丢下学生逃跑确实不道德,应予谴责――但在把矛头指向“范跑跑”的时候不能忽略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即房子为什么会倒塌,是什么将学生置于这种危险之中,又是什么使老师陷入这种选择的困境?是纯粹因为震级太大,还是因为教室防震标准过低,抑或是偷工减料、不堪一震的豆腐渣?所以关键还是要建震不垮的房子,使老师和学生远离险境,让他们能免于震灾夺命的威胁。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学校把教学生如何安全过马路、如何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变成必修课程的一部分,相信到那个时候,有心理准备和应对能力的老师和学生都会多上很多。再进一步,如果我们的学校都能像日本一样成为地震时民众的避难所,就算有老师要做英雄也没有机会了。

而这些,显然不是某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同样也不是某个“范跑跑”可以阻挡的,它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重视、关注与进步。我们希望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遥远。

上一篇:讨薪专家 第7期 下一篇:心动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