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与护理

时间:2022-09-19 03:19:30

68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单位: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

通讯作者:王芬娟

【摘要】 目的 总结68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6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别观察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神经系统表现,血压、脉搏、呼吸比较。结果 机械通气组与非机械通气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做好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观察与护理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机械通气; 临床观察; 护理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68 patients with severe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are WANG Fen-juan,HOU Jun.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Shandong 26607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ummary of 68 cases of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are.Methods In 68 patients with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were observed in children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non-nervous system, blood pressure, pulse, respiration comparison.Result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Non-mechanical ventil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Conclusion child patients with HFMD to do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care is necessary to measure the success of salvage therapy.

【Key words】 Hand,Food and Mouth Diseas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linical observation; Nursing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台湾及东南亚地区不断有手足口病爆发流行,并在5岁以下儿童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爆发性死亡[1]。2009年手足口病在青岛地区爆发流行,起病急,流行强度大,病情重,死亡率高,为历史罕见。为了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笔者对6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了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临床观察,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纳入观察的68例重症患儿,男性42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者6个月,最大者8岁,平均4.5岁,其中5岁2例,均符合国家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重症诊断标准[2],其中城市儿童28例,幼儿园9例,农村散居儿童31例。按照随机的原则,本组分为机械通气组(27例)和非机械通气组(41例)。

1.2 重症观察标准 本组患儿均有以下特征:(1)持续高热不退,38.5 ℃~40 ℃;(2)抽搐、呕吐、肢体抖动;(3)呼吸急促、频率快,(40±5)次/min;(4)心率增快,(135±42)次/min;(5)高血压或低血压,收缩压(117±20) mm Hg,舒张压(69±18) mm Hg);(6)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7)高血糖。

1.3 临床观察 采用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组神经系统表现比较,头痛、呕吐、嗜睡、四肢抖动、易惊、抽搐、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神经系统表现比较 由表1可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系统表现嗜睡、易惊、抽搐、四肢抖动、病理征阳性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血压、心率、呼吸变化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患儿呼吸增快、血压升高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神经系统表现比较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A16)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重症者可病发脑炎、心肌损害、肺水肿、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表现,病程发展快,伴随较高的死亡率[3],因此,加强监护,及早发现相关症状和体征,及时采取降颅压、正压机械通气、协助

表2 血压、心率、呼吸变化比较

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做好重症患儿病情观察、科学护理至关重要,并做好如下护理工作。

3.1 及时隔离 为了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本院专为手足口患儿设立首诊患者分诊台,经专科医生确诊评估后由护士送入手足口危重病区,严密观察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等隔离措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3.2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意识与精神状态,如烦躁不安(阵发性哭闹)、头痛、嗜睡、四肢抖动、呕吐、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情况。观察患儿对疼痛刺激反应来判断其意识,如有情况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做好记录。根据病情,定时进行血气分析,测血糖等。

3.3 高热护理 体温超过38.5 ℃以上者,可给予物理降温,用50%酒精温水擦浴,冰袋敷头部及大血管处,同时可辅助药物降温,放置消痛栓、头置降温贴等。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出汗、肌张力等情况,警惕高热惊厥。本组持续高热15例患儿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及时给予头部置冰袋,并在乳胶手套内装小冰块放置于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同时注意四肢保暖,及时更换潮湿衣裤、床单,使患儿舒适,室温以21 ℃~23 ℃为宜。

3.4 纠正缺氧,调节参数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患儿咳嗽、咳痰与呼吸情况,若出现肺水肿早期表现,心率、呼吸增快,血压升高等,氧合指数进行性下降时,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正压机械通气。本组患儿采用压力支持(SIMV)加同步间歇指令模式。氧浓度40%~80%,PEEP 8~10 cmH2O,潮气量8~10 ml/kg,呼吸24~30次/min,并根据血气分析随时调节呼吸参数。呼吸机治疗的患儿中,27例进行了呼吸机机械通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参数,保持呼吸道通畅,待病情稳定,血气分析正常后,撤离呼吸机。27例患儿均取得满意效果,无死亡病例及后遗症发生。

3.5 拔管后护理 拔管后给予高坡侧卧位,患儿胸部和后背分别用软枕支撑,使口腔分泌物顺嘴角流出[3],以免出现积液堵塞,引起肺不张。拔管后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收,每次20 min,3次/d,以减轻喉头水肿。观察本组有4例出现肺不张,护理人员加强拍背、吸氧,经常给患儿更换,保持呼吸道通畅,未再出现肺不张病例。

3.6 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或接触患儿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物等途径传播[4]。因此,做好隔离消毒至关重要。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合适方法,加强室内空气消毒,每天3次定时排风,每天3次用含有有效氧1000 mg/L分别消毒擦拭病房和物体表面,一桌一布,一床一套湿式清扫。患儿餐具用含氧消毒液浸泡30 min后清洗,衣物被服等用紫外线照射1 h后清洗。患儿分泌物、废弃物等用容器成装,集中销毁。传染病房用过的一切物品,均按照传染病废物集中收集,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4 做好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也是肠道病毒唯一的传染源。HFMD主要经胃肠道(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染,亦可经解除患者皮肤黏膜疮疹液而感染,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一周内传染力最强[5~8]。在告知本病的预防控制、传染方式、临床表现同时,指导家属做好患儿的病情观察,同时让其了解手足口病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但不是终身免疫性传染病[9],该病是可预防可治愈的等相关知识,固定家属陪护,使患儿和家属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消除顾虑、恐惧、急躁心理。

平时加强个人卫生,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如有发热、出疹等症状,应尽快去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 赵敏,古家常.重症手足口病13例临床分析.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4):321-322.

[2] 李敬风.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抢救成功1例报道.勋阻医学院学报,2008,23(19):15-17.

[3] 张美美.8例重症手足口病的监护.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092-1093.

[4] 孙方红.3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急救和护理.天津护理,2010,18(3):14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15(6):46-48.

[6] 孟庆玲.21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护理.护理学报,2009,16(6):57.

[7] 黄瀛.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5(8):37.

[8] 仇桂华,何燕平,刘艺颖,等.重症手足口病(EV71感染)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的急救与护理.安徽医学,2008,29(4):37.

[9] 李琳琴.10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现代护理,2008,5(9):135.

(收稿日期:2011-04-14)

上一篇:实施三级质量控制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体会 下一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盆旋移综合征康复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