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理论在少儿跳水训练中的指导作用

时间:2022-09-19 01:38:11

体能训练理论在少儿跳水训练中的指导作用

本文从跳水项目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出发,从力量训练、运动员的训练与营养、运动训练中常见的几种伤病及预防要素分析,总结概括了体能训练中的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及其在少儿跳水中的指导作用,并且分析了运动训练中常见的几种伤病及预防措施。

1 力量训练

1.1 力量对于运动员是十分重要的素质。

1.1.1 力量素质是运动员速度、弹跳、灵敏、耐力、柔韧等全面身体素质的基础。

1.1.2 力量素质是学习、掌握技术的必要条件,有时还是改进技术的关键。

1.1.3 对于较好地掌握跳水专项技术的运动员来说,力量的增长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专项成绩的“对症良药”(如跳水中的起跳、翻腾、打开、入水)。

1.1.4 力量训练的合理安排。可以收到预防和治疗运动创伤的良好效果,尤其对青少年运动员打基础阶段更应重视。

1.2 进行力量训练应注重的几点:

1.2.1 从事力量训练要注重循序渐进:由轻到重、由少到多、由数量的积累到度的提高;

1.2.2 从事力量训练要注重系统性,各种手段要合理安排;

1.2.3 从事力量训练要掌握影响力量增长的训练因素,如负重大小、训练次数、进行练习的速度。

1.3 从事力量训练要注意有针对性,要紧密结合专项。

1.3.1 要针对提高成绩的关键力量(如跳水的腿力和腰腹)

1.3.2 要针对薄弱环节;

1.3.3 要针对本项目易受伤的部位(腰、膝、脚踝、手腕)

1.4 从事力量训练必须注意训练质量,要经常进行极限性的训练(它包括极限次数和极限强度)。

1.5 从事力量训练是艰苦的,也是十分枯躁的,但为了更快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这也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 运动员的训练与营养

遵循提高最佳运动能力的膳食指导原则

2.1 控制能量的摄入,始终维持相对稳定的理想体重(对于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个体理想体重也不同)

2.2 选择合理的膳食,蔬菜、水果、奶制品(或豆制品)高蛋白低脂肪的鱼、虾、牛肉类,少食油脂含量较高的荤肉类及油炸食品等。注:这方面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在业余训练中有关科学的营养膳食,主要在借鉴有关理论的基础上依托家长予以配合。

3 运动训练中常见的几种伤病及预防

3.1 肌肉拉伤、扭伤

肌肉拉伤在体育运动中极为常见,良好的柔韧性可增加运动时关节的活动幅度、良好的柔韧素质能够降低运动损伤的易发性,特别是肌肉拉伤;加强易伤部位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是防止肌肉拉伤的有效措施。扭伤属于突发性的意外事故,跳水训练时几个容易扭伤的部位是脚踝、膝、腰、脖子、手腕。脚踝扭伤多数是急停或起跳时,脚踝因难以承受身体因惯性或制止惯性所产生的强大的力量,而导至踝关节韧带、肌肉以至骨骼的损伤。腰部突发性扭伤往往发生于运动员翻腾、转体或入水(尤其是打开松腰)时候,跳水训练中手腕受伤的主要原因是手腕力量缺乏,高台翻腾入水时顶水一瞬间手腕力量不足而导致的扭伤。预防扭伤一般采取加强相应部位的肌肉力量,适当限制关节的活动范围,对易伤部位进行保护性固定,如包扎弹性绷带等等。

3.2 视网膜损伤

跳水运动员视网膜损伤的原因:1水的拍击是视网膜损伤的直接原因;2大量的多周翻腾动作训练,尤其是在保护带助力作用下,可使部分运动员眼压增高,运动员长期处于眼压高于参考值的状态下训练,就会引起视网膜供血、供氧不足,从而造成视网膜发性损伤;3长时间超强度多周翻腾、多次看目标训练手段,由于上、下斜肌的剧烈运动对眼球壁的牵拉而裂孔。视网膜损伤预防的具体方法为:

3.2.1 在运动训练中应经常性测试眼压,并将眼压指数作为监控训练负荷的重要手段。

3.2.2 合理安排跳水运动员的营养结构,充分补充跳水运动员所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3.2.3 视力及眼底检查也应是对跳水运动员进行机能评定时重点检测的指标。

3.2.4 跳水运动员应定期检查眼压,或在运动员眼睛有不适时随时检查。(一般进队前要先对运动员的眼睛进行三面镜的检查。如果发现视网膜格状、眼底发育不好等情况较严重的均不予考虑)。

综上所述,现代体能理论的概念已不是以往所指狭义的力量和耐力等等,而是包含了更广泛的内容,在科学的掌握和理性使用的同时,特别是青少年儿童训练中能起到更为有效的作用,其能量的提高和保持可延续到成年后。

上一篇:跆拳道起动动作及练习方法研究 下一篇:关于跳水早期专项化训练中几个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