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因材施教构建高效排球课堂

时间:2022-09-19 09:56:59

注重因材施教构建高效排球课堂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00-01

摘 要 素质教育将提高全体学生的排球运动能力作为高中排球项目教学的主要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不断提高教学实效。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排球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高效课堂 高中排球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排球教学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学生的排球基础、运动能力、学习特点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使得过于统一的教学模式很难促进全体学生排球运动能力的共同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恰当分层,然后依据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计划、制定评价方案,从而借助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实现全体学生排球能力的共同提升。那么,在高中排球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因材施教,是体育教师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在高中排球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开展每一项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教师设计教学方案的指挥棒。而传统的高中排球教学目标是从宏观角度为全体学生设立的,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高质量实现。而在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引导下,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高中排球教学中,应在制定教学目标的环节中全面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像学生的身体素质、排球基础、运动能力、心理素质等,然后依据一定标准将学生合理分层并制定与各层学生特点相一致的教学目标,从而为教学活动的科学、有序、高效开展做好准备。比如,在教授与“正面双手传球”有关的排球知识时,教师应依据学生的体质情况,将其恰当分成三组,排球基础薄弱的为基础组;排球基础较好的为发展组;排球基础扎实的为培优组。然后,依次制定三种教学目标:基础组学生应基本掌握正确的传球手型,树立多加训练就能不断提高水平的信心;发展组学生应较好地掌握正面双手传球技术与手型,反复练习后可灵活传球;培优组学生应可准确掌握正面双手传球技术与手型,并可灵活传球。当然,由于排球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着的过程,其中有很多不可预料与控制的因素,因此以上的教学目标都是暂定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合理调整目标,也可根据各组学生的具体表现,灵活将其重新分组,从而使得教学目标始终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符合,最终大幅提高高中排球教学实效。 二、设计分层训练方案

排球运动中对动作的技术要求较高,而要想切实提高高中生的排球动作技术,仅仅依靠教师的理论指导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在坚持不懈的训练活动中逐渐掌握各个动作技巧并熟练运用。因此,在高中排球实际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依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为他们制定符合他们学习能力、运动强度的训练方案,鼓励他们加强训练都会有很大进步,以增强各层学生学习排球技能的兴趣与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最适合的训练方案指导下信心百倍地开展训练活动,从而快速掌握排球运动动作技巧。比如,在教授与“正面双手传球”有关的排球运动技术时,体育教师可根据各个层次学生身体素质及教学目标上的差异,为其恰当安排训练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传球的标准首相、击球动作、击球部位后,就可有针对性地位每层学生分配训练任务。其中,基础组学生的训练任务为“徒手模仿训练”,教师在旁边适时指导,以及时纠正他们训练时的错误动作与姿势;发展组学生的训练任务为“原地自传自抛训练”,指导他们两两组合,面对面进行训练,在训练中两个训练者应仔细观察对方的传球情况,及时提出不足之处,以实现共同提高;培优组学生的训练任务为“原地传抛训练”,引导他们两两结合,使他们在训练中准确找出击球的准确位置,并用恰当的力度完美传球。分层训练可避免教学中“一刀切”想象的出现,从而让学生精准把握自己的优缺点,并能在自己原有的排球基础上实现共同提高。 三、制定分层评价方案

教学评价是师生高效沟通的主要途径,在评价活动中,如果教师简单地用“好”与“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极易挫伤“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因此,为保护与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教师可依据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恰当制定分层的“分数积累”评价制度,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长处与缺点,持之以恒地进行排球学习,最终不断优化高中排球教学实效。比如,在学习“正面双手传球”之后,教师应坚持“客观、积极”的评价原则,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这就需要教师的评价合理而科学,并且和学生所处的层次相对应,从而形成“组内积极竞争,共同提成层次”的学习形式。具体的分层“分数积累”评价方案如下:基础组学生的最初分数为60分,教师与同学每挖掘出该学生身上的一个闪光点,就为其加6分;发展组学生的最初分数为70分,教师与同学每挖掘出该学生身上的一个闪光点,就为其加4分;培优组学生的最初分数为80分,教师与同学每挖掘出该学生身上的一个闪光点,就为其加2分。在分层评价方案的激励下,不仅基础组与发展组学生可积极学习排球知识与技能,而且培优组学生也可形成积极竞争局面,最终实现共同进步与提高。

总之,排球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想切实提高全体学生排球运动能力的快速、共同特高,就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并用分层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设计分层训练计划,制定分层评价方案,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最终促进全体学生排球运动能力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骏.高中排球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的有益尝试[J].当代体育科技.2015.11:89-90.

[2] 任圣.分层教学在高中排球课堂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5.06:81.

[3] 彭浩波.高中排球技术课上运用“分层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3.06:174.

上一篇:少儿羽毛球运动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特点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