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传授批注方法

时间:2022-09-19 09:56:39

授之以渔,传授批注方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将传统的批注阅读法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符合汉语言文字重感悟的特点,它强调阅读者对文本的直接领悟,与《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不谋而合:“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运用批注式阅读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语言文字,研读文本,读出文本的个人意义。小学中年级是儿童思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从中年级开始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极其有益。它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问题情境,确立批注阅读专题。另一方面,学生从中找到读书的乐趣形成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建构并丰富情感世界和人格世界。

一、学习使用批注符号

符号批注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或应注意的字、词、句、段用各种符号圈点、勾画,或不同颜色加以标记。每种符号代表什么意义,可由学生自己来掌握。符号批注一般在初读时进行。即在初读课文时,对生字新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进行圈点。这时的批注主要在于读通文章,理清脉络,粗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这对深入阅读课文起到了确定方向的作用。这种圈点的过程是学生读、思、记的综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加深记忆,便于检查和摘录。由于使用符号简单易行,此法使用面最广。为了更加实用有效,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商定一套符号系统,保证班级每个学生在圈点勾画时符号一致,便于交流。比如:在生字上加圈“”;在难字上加“”方框;关键词语下加着重号“?”;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画波浪线“~~~”;在需要着重领会、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语句下面划直线“———”;在有疑问的语句或词语末尾打问号“?” “!”用在有感叹或惊奇的语句旁边。“”“/”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等等。

二、学习使用文字批注点评

(一)质疑批注法

题目是精炼的,信息却很丰富,包括时间、地点、人、事件、情感等,通过题目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所以,以题目为解读文本的突破口,无疑是找到了一条鉴赏文本的终南捷径。那么,我们从题目中又会找到哪些突破口呢?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悟,有悟才有会产生创新的意识,才会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例如教《徐悲鸿励志学画》时以“找准切口作赏析,围绕‘励志’字做文章”为题设计这一课,围绕“励志”两字学生质疑批注了三个问题:徐悲鸿为什么被激怒?他是怎么努力的?结果怎样?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是按照人的逻辑思维习惯设计的,又形成一条明晰的线索,每一个问题都触及课文主题。这样从题目质疑批注入手,层层设问,直达主题。

(二)品词析句法

文学语言极富表现力,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浓缩,文本中的重点词语往往在道理的阐述、人物的刻画、气氛的渲染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在理解词语时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其含义,只有准确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抓住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及蕴涵在词语中的作者的特殊感情才能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内涵。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咀嚼那些含义丰富、表达形象、情味浓郁的字词,可进行“同义换词”或“词语删减”,然后比较分析,领悟作者用词的精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课文《水》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这个句子中一连用了三个“滑过了”,改成“流过了”好不好?为什么?

(三)品味修辞法

修辞是作者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它能给语言附上形象性和抒情性。叶老指出:“研究修辞最紧要的在于多比较、多揣摩、多体会,务必发现它的特征。”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语气和感彩等方面去把握修辞的内容和用法,并联系文章所描绘的对象、渲染的气氛来体会其表达作用。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句子的含义,感受语言的魅力;更有助于披文入情、体验作者的情感。如《望洞庭》中有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让学生说说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让学生进 行批注。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意境。如有学生写到:“在温和的月光照耀下,湖水显得特别美丽,平静。湖面上没有风,湖面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再通过点拨,诗的意境跃然纸上。

(四)填补空白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鉴赏文学作品,必须由语言入手。文学语言有时会留有空白,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尧斯认为:“言语作品的意义不是由作家独创的,而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和完成的。”因此,文本意义的实现必须靠学生的感受、经验和想象去补充和扩大。填补文本“空白”,需要品味语言本身丰富的潜台词,读出其弦外之音,丰富作品的内涵,深刻领悟作品的情感。这样,文本才能成为真正的文学作品。“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泉水很少,去挑水的人却很多,泉眼离村子很远,十公里等于一万米,去了再回来总共两万米,相当于绕四百米的环形跑道五十圈。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给予学生启示:在从村子到泉眼去的路上……在泉眼边……在从泉眼回村子的路上……)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语言本身丰富的潜台词,读出其弦外之音,不仅丰富作品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作品。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仿写、续写,形成读写互动。

批注阅读的实践与开展,是对学个性和权利的回归,更对教师提出了的要求。教师心中要时刻装着学生学生的发展为己任;要敢于挑战自己,敢于接受学生的挑战,以不断求索精神,将语文的神韵和魅力发扬传。让“批注式阅读”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受彰显尽致!

【作者单位:昆山市张浦中心小学校 江苏】

上一篇:“多彩的生活”才是孩子的老师 下一篇:连续退位减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