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会方法

时间:2022-09-19 08:41:59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会方法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从注重教学内容向注重“学会方法”的方向改变。本文根据笔者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教会学生“学会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 学会方法 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213-01

数学是一种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更是一种思维与逻辑,只有学会方法,才能将这种思维与逻辑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现在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未来生活中所必备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把数学思想应用于未来生活中的方法。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的育人目标。在这里笔者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阐述自己的几点尝试。

一、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问题情境是指含有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真正地进入数学问题的“角色”,达到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联想、想象、类比和反思,对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最终找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讲授《概率》时,笔者选择了一个成语“守株待兔”作为引课的情境提问学生: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这件事情你会去做吗?为什么?学生顿时被这个语文式的问题吸引了,纷纷说不会做,因为这件事不可能发生。老师又追问:这件事情是不可能发生吗?学生陷入了沉思,有几个学生说这件事情可能会发生,但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别的同学也表示肯定。老师再问:数学上用什么来刻画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呢?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概率这一概念。学生经历了概念形成的过程,也就能逐步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活用日常实例,让学生学会抽象思维方法和建模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知识本身的讲解,学生不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既认识不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又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未来的生活中,导致数学知识与未来生活严重脱节。更谈不上把数学思维应用到学习生活的其他领域。而新课标把“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作为教学重点,正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上也增添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教师可以把这些实例换成更贴近自己学生日常生活的实例。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经历建模过程,学会抽象思维方法和建模方法。

例如讲到《圆的垂径定理》时,书上的例题是赵州桥。教师也可以举生活中的例子:婚庆典礼中用的拱形门,大街上随时看得到,正好和赵州桥的形状一样,也是弧形,把它拍成照片,组织学生亲自量取相应的数值(可以借助比例尺),抽象出几何图形,写出几何语言,再应用垂径定理。这个小型的建模过程由教师在课前准备图片、数据。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完成,既不耽误教学进度,又可以让学生在建模过程中学习从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的方法。

三、妙用导学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导学案的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认知事物的思维发展规律。导学案重在引导学生自学,所以编写时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还要知道“学得如何”。导学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重大改变。

导学案上设置三个模块:知识点提纲、基础题目和提高训练。使用导学案的第一环节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前两项。这部分的内容要简单一些。因为课前学生自己预习的知识如果较难,学生自学的“半生不熟”,甚至大量的问题弄不清楚,那就会既没学到知识,又打消了学习积极性,学生没有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却尽是困难险阻,自然会没有信心研究下去。第二环节是课上讨论。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一带而过,而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由教师稍后解答。第三环节是提高训练。在经过师生的讨论与交流,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认识应该较为深刻,这时再由教师引导学生扩大知识面,学生自然容易理解。在整个应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学生真正的参与到知识的探讨过程,感受到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能逐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总之,在现代数学教学理论的影响下,今后的数学课堂必然从过分注重教学内容向注重“学会方法”的方向改变,力争将数学的思考方法转化为学生思考、学习、生活必备的健康方式、方法。当然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学会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整体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

上一篇: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让生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下一篇:高校美术教学档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