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9 08:31:31

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儿童阶段的家庭教育在幼儿的一生中有重要影响,父亲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在家庭教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调查发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并不高,父亲应该通过主动学习育儿知识,树立家教新观念,多抽时间与子女相处,既做孩子的老师,又做孩子的朋友等途径,减少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现象。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父亲缺位 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69

Father Absence Phenomen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in Family Education

LIN Cunjing, BO Tongjiao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9)

Abstract Children stage of family education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in children's lives, the father as a member of the family,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family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o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health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but the current survey found that father involvement in family education is not high, the father should be through active learning parenting knowledge, establish new concepts tutor, spend more time with their children to get along, not only do the children's teachers, and other ways to make child's friends and reduce the role of the father absence in the family education.

Key words family education; father absence; children’s education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开始认识世界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也是引领他们成长的引路人。我国有句古训:“子不教,父之过。”可见在中国古代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负有很重要的责任,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父亲被迫或者主动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使许多家庭中出现了“父亲缺位”的现象,这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1 父亲是家庭教育的支持者及影响者

保罗・阿马托(Paul Amtao)是最早强调需要重新对父亲身份进行概念化的研究者之一。他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了“父亲(家长)身份的五角星”模型,这个模型基于三个主要的资源,分别是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这些资源都是由父亲来提供的,以确保和支持他们孩子的发展。该模型强调母亲和父亲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同样的能力和机会。

关于现代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有研究认为应是多样化的,首先是“照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成人的悉心照顾以及关心,这一过程是离不开父亲这一角色的。第二是“信任感”,有研究认为父亲与子女的感情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而维持孩子与父亲亲密关系的,正是这种信任感。父亲与孩子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加深这种信任感,即父子或父女之情。第三是“认同作用”,父亲这一角色对于男孩性别意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父亲还承担着家庭文化传承的作用,孩子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会通过从父亲那里知道的家庭文化而产生一种文化认同。第四是“安全”,父亲大都具有宽阔的肩膀和有力的双手,这会给孩子带来充足的安全感。第五是“家庭防卫”,不同于母亲的娇弱,父亲在家庭面对困难或者危险的时候往往会挺身而出,保卫自己家庭的安全。第六是“幽默”,研究发现中国的男性比女性更具有幽默感,这种幽默会减少子女在面对困难时的尴尬和焦虑,并帮助孩子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第七是“独立”,父亲角色在中国的家庭中往往是“严父”,不会溺爱孩子而造成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变差。第八是“自信”,父亲帮助孩子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后,就能够让孩子积极地面对生活,帮助其自信心的建立。第九是“耐性”,父亲对于子女的教育往往会采取启发式教学,耐心等待孩子自己认识道理,而不是溺爱式的直接说明道理,甚至是直接帮助孩子做完事情。第十是“互补者”,母亲与父亲在家庭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些不完美的家庭中,相对于其他长辈,父亲是母亲最好的互补者。

2 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度不高

古代的父亲(包括中国及其他国家)承担着抚养和教育子女的大部分责任,甚至能够决定子女的生死。在教育上,私塾出现之前,几乎都是由父亲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包括生产和生活上的基本知识等。但随着社会的变迁,父亲这一角色渐渐退出了子女教育的舞台,对子女的教育,家庭中主要由母亲负责,学校中主要由教师负责,父亲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少。

有学者指出,当前的夫妻关系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相比较传统夫妻那样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关系,现代的夫妻关系更像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但是在这种父亲关系下,父亲所承担的责任似乎只增不减:一方面他们仍要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另一方面需要按照现代育儿观念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进行参与。在这种角色要求下,我们的“父亲”完成情况如何呢?

上一篇:Proteus在无线电调试工考证培训中的应用 下一篇:教育人类学的历史演进及后现代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