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职业幸福实现的条件分析

时间:2022-09-19 08:02:00

基于教师职业幸福实现的条件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启了心理发展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认为:“幸福不仅仅意味着因物质条件的满足而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幸福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价值感,它从深层次上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与价值的追问。”教师的职业幸福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和谐发展,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如果说教师的职业幸福既关涉物质也关涉精神,更是一种精神幸福,那么,教师职业幸福的获得是外求于物、内求于己的主客观条件的统一和结合。

一教师职业幸福的实现需要客观的基本物质条件的支持

教师首先是作为一个自然生命体的人而存在,要维持吃、穿、住、行等基本的生存所需,即维持作为一个常人对生活的正当物质需求。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是教师职业幸福得以实现的支持条件。

亚里士多德早已指出,如果没有良好的外在条件,如合理的社会制度、适当的职业、一定数量的财富和强壮的身体等,而只有德性的话,幸福也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通俗的解释所谓幸福就是生活得好和做得好,生活得好意味着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做得好就是指行为良好。现实中,由于过多的强调教师的“蜡烛”精神,奉献精神,忽略教师的物质需求,“社会没有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和制度安排来确保教师通过自己的职业劳动来追求个人价值和实现个人利益。”因而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远谈不上优越,或者说离生活得好还有很大差距,这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关。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却不能因为社会发展水平不高而被忽视,毕竟教师也要食人间烟火,需要物质,需要拥有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教师职业幸福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也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的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更要力求满足教师的生活需求,使其拥有相对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从而让教师生活得好。

幸福就是生活得好,但生活得好未必就是幸福。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比前人富有,但我们并不比前人开心。积极心理学家Mihalvi csikszentmihaLvi曾问过这个问题:“我们这么富有,为什么我们还不开心呢?”没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谈不上真实的幸福,但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教师也未必就获得职业幸福。弗洛姆曾说:“如果人付不起钱去买某种东西,那么他就会感到不幸福。然而幸福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幸福决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幸福是世上‘最廉价的’东西,……最有钱的人不见得是最幸福的人。”教师的生活需要物质,但生活不能只有物质。如果教师把物质当作目的,就堕入了不幸的深渊。正如马克思所说:“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幸福并不表现出对物质的偏爱,道德才是铺设幸福之路的基石。教师只有把幸福奠基于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才是唯一可靠和保险的办法。因此,亚里士多德不仅说幸福是生活得好,有优越的生活条件,而且是做得好,行为良好。

教师的职业幸福要向内寻找

真实的幸福既包含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同时还有对人生意义的追寻(目标感)。积极心理学研究者指出,如果想要过充实而幸福的生活,就必须追求快乐和意义两种价值。现实的人并不以满足人的生理需要为最终目的,教师当然也不例外。教师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外,还有心理的需要,期待尊重和爱,渴望心灵自由的空间,有自我实现的梦想和追求等等。只有这些需要得以满足,教师才可能建构幸福的教育人生,凸显主体的生命意义。

首先,教师必须体认到教育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生活的存在方式。教育是一项“成人”的事业,并非仅仅是一份谋生的职业。教育是要使人成为人,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使人成为自由之人。这是一种“完美的人”,也是永远无法完成的人,同时也是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之人。正因为无法完成,教师不得不一直走在追寻“完美的人美非他”的路上,并将这种追求视为生命的意义。对这种生命意义的追寻使教师的心灵有所皈依,心灵有皈依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他懂得作为人的生命的终极价值,他是作为人而不是工具或者机器而存在。“人从未认识到和希望自己作为工具,因为,就本源而言,人希望成为真正的人,而非异化的人。”倘若教师仅仅将教育视为职业,视为自己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手段,而不是自己的天职(calling),那么自我效能感的丧失以及由此产生的缺乏自豪感,丧失工作热情,职业压力大,职业倦怠等等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以使人幸福为己任的教师,自己的生活尚且不幸福,又如何让学生相信教育能给人以幸福?

其次,有职业理想。教育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区别乃在于其理想性。教育是理想与人的关系,信仰是方向,建立方向的人是有力量的人。教师倘若没有或丧失教育理想,就会陷入贫乏、枯燥的教育现实泥淖而成为一个平庸的教书匠,何谈幸福?试看古往今来的教育家们谁个不是怀揣理想从事教育?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周游列国时屡遇困境,但他却经常处于快乐的心境。他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为了理想他可以“忘食,忘忧,忘老”。他的“三忘”并非由于健忘症,而是因为把握住自己的理想,所以生活始终充满快乐。一个教师不具有职业理想,不热爱乃至厌倦教学工作,他就会无视诸多规范和规定或仅在形式上满足规范和规定,仅仅将教学视为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迫于外在压力和无奈,他也许会付出劳动和汗水,但真的很难享有教育的乐趣和幸福。

第三,发挥自我潜能,获得自我效能感。真正令人满意的幸福总是伴随着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来改变世界。当一个人学会追求自己所想做且能做的事情时是最幸福的。弗洛姆说:“人只有充分表现了自己,当他充分表现了自己的能量时,人才会生存。如果他不这样做,如果他的生活只是由占有和使用而不是由生存所构成,那么,他就是退化的;他变成了一件东西;他的生命就无意义了。它成了某种受苦的形式。”积极心理学研究者Mihalyi Csikszentmihalyi在对高峰体验进行长期研究后指出:“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如果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者缺乏发挥自己能力的能力,那么,他是不太可能体验到职业幸福的。诺尔・希勒等研究者指出,在达到必要的智力和知识水平之后,从事教师工作所不可缺少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等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决定因素。如果教师缺乏这些能力,在职业活动中就更容易产生低自我效能感,从而也会更多地体验消极情绪。比如,一个缺乏实践能力的教师,即使从事教学工作,他也是一个枯燥乏味、没有成效的教师,那么工作对他而言就是受苦而不是幸福了。

第四,过有信仰的生活。简言之,信仰就是坚信并在行动中执着地追求。弗洛姆认为“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atti-tude),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信仰能使人毫无幻

想地面对现实,并依靠信仰而生活。”他说:“没有信仰,人能生活吗?婴儿不必‘信任他母亲的’吗?我们不必相信我们的伙伴,不必相信我们所爱的人及我们自己吗?对生活规范的合法性毫无信念,我们能生活下去吗?毫无信仰,人生确实索然无味、毫无希望,并不敢面对他之存在的真正核心。”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主导人生的意识,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有了信仰,人的生活就会充满希望,工作就会有动力。为了信仰,人可以付出一切,乃至生命。雅斯贝尔斯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嗍所以,马丁・路德说:“一个人只有在信仰中才会幸福。”人,总得信点什么。

过有信仰的生活意味着,我们在关注自身物质生存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的精神生存。因为,无论是在整个人类的发展中还是在一个人的生活中,都需要保持灵魂与肉体、精神与物质的平衡。二者失去平衡,就会出现由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带来的感官而精神空虚带来的心灵失落,乃至内心冲突重重,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邢占军.心理体验与幸福指数[J]_人民论坛,2005,31-33.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86-291.

[3]杜时忠.教师道德从何而来[J]_高等教育研究,2002(9):79-82.

[4][10]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汪冰,刘骏杰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21.

[5]弗洛姆.对《星星》杂志编辑部的谈话[J]哲学译丛,1987(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7.

[7]King,L.A.,Hicks,J.A.,Kmll,J.,andDel Gaiso,A.K,(2006).Positive Affect and the Experience ofMeaning in Life Joumal ofPersonality and SocM Psychology,90,179-196.

[8]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9]埃里希・弗洛姆.生命之爱[M].王大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11]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12]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3]克尔凯郭尔.基督徒的激情[M].鲁路,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上一篇: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启示 下一篇:高职院校岗位设置工作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