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绿色收获爱

时间:2022-09-19 07:48:37

播种绿色收获爱

摘 要: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先生的课程资源观。陶行知先生遵循“生活即教育”的主张,对课程资源的认识的视野也极为广阔,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包括了我们的全部生活,一切的课程都是生活。”而幼儿园的孩子正值环境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他们的童年留下环境保护这个意识,他们长大成人后会懂得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会自觉地去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感受、认识和参与种植活动是培养幼儿爱护植物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必要让幼儿参与种植活动,激发幼儿爱护自然的精神。

关键词:种植活动;爱护;自然

孩子是自然之子,自然开启了人们的智慧,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智慧和情感在人的生存和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孩子正值环境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在他们的童年留下环境保护这个意识,他们长大成人后会懂得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会自觉地去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感受、认识和参与实践活动是培养幼儿关爱植物意识的前提和基础。现在随处都可以见到各种花草树木。但大多情况下,一些孩子视这些植物为摆设,对于树木花草他们只觉好看,不知关心、爱护。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孩子们没有亲身参与劳动的实践,对它们没有爱怜之情。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必要让幼儿参与种植活动,激发幼儿爱护自然的精神。

一、充分利用各种途径让幼儿认识植物

1.利用日常活动时间,带领幼儿观察植物

我们总是利用中午散步、户外运动等机会引导孩子充分观察种植园地的植物和幼儿园里的植物,在散步的过程中,我们抓住契机,让孩子们通过讨论和谈话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植物的特征,从而知道了植物是我们生活中的好伙伴,因此也逐渐有了爱护植物的意识。

2.利用社区活动,让幼儿触摸大自然

每学期我们幼儿园都会进入社区开展一些活动,让幼儿真正地接触大自然,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春天来了,我们会带着幼儿来到田间,孩子们看到油菜花后,都惊叹起来:“好美啊!”老师问:“这么美丽的花,如果每个人都用脚踩,那么它们还会美丽吗?”斌斌小朋友摇摇头说:“不美了。”许多小朋友也附和着说:“对,我们要小心点,不能踩到。”于是在接下来参观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再乱跑,而是仔仔细细地看着路走了。孩子们在这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也意识到了这美丽是需要人们去爱护的,因此也更加爱护植物了。

3.调动家长资源,拓展幼儿视野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幼儿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充分地利用家长资源,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对我们开展种植活动将带来很大的帮助。我们通过开家长会、晨间谈话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了孩子参与种植活动的重要性,从而使家长认可我们的活动。不少家长还利用节假日带领幼儿参观认识各种植物,通过家长的帮助,孩子们的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

二、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们了解植物、认识植物

1.开设活动课,了解植物的作用,激发幼儿爱护植物的精神

比如,我们班小启经常会把道路旁的花摘下来带到学校里。

于是我们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开设了活动课程《拜访行道树》。通过活动,幼儿知道了行道树的作用,从而使小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2.参与种植活动,巩固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和社会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要求孩子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忽略了对幼儿的品德教育。从而导致了在物质生活上家长竭尽全力地给予满足,在精神上得到了百般呵护和关爱。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占有欲,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没有感情付出的意识。而这一切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生活中孩子们也就很少有时间观察、关心周围的事物。如何让孩子懂得去关爱植物,我个人觉得不一定要在某节课上完成,教师可以抓住一个点、或某个细节对孩子进行随机教学。久而久之,孩子爱上了一草一木,懂得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植物也是要被呵护、关爱的。

3.展开讨论,形成爱护植物的责任感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各种讨论的活动,例如,“怎样让种植园的植物长得更好”引发孩子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孩子们真正有了“不乱踩植物”的意识,并能尝试做“请别踩我!”“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等宣传牌插在种植园中,提醒他人保护种植园里的一草一木,使我们的幼儿园更美丽,使小朋友生活得更健康。

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先生的课程资源观。陶行知先生遵循“生活即教育”的主张,对课程资源的认识的视野也极为广阔,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包括了我们的全部生活,一切的课程都是生活。”陶行知先生的这一理论再一次说明了重视种植活动的重要性。就让我们一起种下绿色的苗苗,等待爱的果实吧!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幼儿园)

上一篇:刍议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 下一篇:图示理论在中学生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