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版《还珠格格》电视剧的叙事学

时间:2022-09-19 06:55:53

论老版《还珠格格》电视剧的叙事学

98年的《还珠格格》系列开创了中国电视剧的传奇,是一部轰动全亚洲的电视剧,至今还保持着亚洲电视剧收视率最高的记录,更不用说在华人圈中所引起的万人空巷的轰动,以致男女老少人人争谈小燕子、紫薇、尔康、五阿哥等。它是香港亚视打败无线的漂亮一战,令亚视起死回生,使无线阵脚大乱,它更是台湾首部重播收视率第一的电视剧,当然它更是内地的收视宝座,是湖南卫视的镇台之宝,金字招牌。98年开创的《还珠格格》系列,尤指其中第一二部,第三部由于换了演员,和由于琼瑶的叙事风格急剧转变等关系,一二部更成为整体,第三部大多数人不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倒是宽容的把第三部当做一部番外篇来看。在此,试论老版《还珠格格》系列电视剧的相关叙事学内容,也主要谈论一二部为主,第三部略谈。

由于琼瑶作者本人,由她创作的作品具有很浓厚的古典韵味,当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有一种知性美,所以《还珠格格》是她打破她的写作规律的转型之作,当然也有继承和发扬她所熟悉的人物创作方式,如紫薇的知性与婉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典型的才女描述,而和她配对的尔康是公子王孙,也是玉树临风,武功智谋精通的才子式的人物,这是延续了琼瑶本人擅长的人物类型描述;她破的是小燕子式的底层人物的描写,有底层人物的见义勇为,拔刀相助,(如帮助紫薇送信物,当信鸽,丝毫没有担心自己的安危,这也是引起一系列故事的发端。)也有小人物的贪婪,当然是情有可原,是重伤昏迷中认的爹,后来清醒后又担心说出来有生命危险,要被砍头,这也构成了戏剧冲突的集中点。无论是在社会底层的柳青柳红还是走四方都有朋友的箫剑,都在说明着底层人物的生存哲学与他们所信仰与追求的。

《还珠格格》系列的叙事就在琼瑶的延续所擅长的典雅高贵人物的描写与她极力寻求突破的俗文化的底层人物的刻画交织中力透纸背的大作,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

《还珠格格》系列每次开篇都是采取倒叙的手法,倒叙:倒叙是对已发生事件的追述。这是西方小说中常见的叙事策略,它可以设置悬念,取得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无论是第一部的开头小燕子的认祖归宗的祭拜游行,紫薇的追赶,还是第二部的开头小燕子、紫薇两位格格的要被乾隆砍头,都成功的把矛盾集中点挑出来,引起悬念,吸引人,让人一看究竟,之后紧接着采取顺叙的手法,把故事一一展开。顺序是让情节与故事顺其自然的发展。《还珠格格》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一方面是说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而《还珠格格》的故事节奏是明快的,一环扣一环,这一个矛盾解开了,另一个死扣有接踵而来,是快节奏的,这是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当然第二部里关于香妃与蒙丹相恋的故事是采取插叙的手法,还有在第一部里关于夏雨荷与乾隆相恋的叙事,以乾隆做梦的梦境插叙进来交代故事背景并且推动情节发展。插叙:也可称之为补充性倒叙。所以《还珠格格》系列在展开情节发展过程中,是采取多样的叙事手法,是有一定的组织安排的。其中也有用到预序,预叙:这是西方现代小说惯用的时序,是指对以后发生的事件的暗示或事件发生过程的预示。在西方的叙事理论中,又被称作是时间的闪前现象。即在《还珠格格》第二部中开头时两位格格要被砍头,交代了是由于放走了乾隆的妃子――香妃的缘故,所以在接下来的插叙过程里展开的香妃情节(这里又为顺序手法展开情节),预示着他们这一群人怎样让香妃离开皇宫的预期作用。而琼瑶在预序、插叙、顺序还有插叙中运用自如,一环套一环,紧紧相扣,让节奏自然而让的快了起来,在这份把握叙述时间快慢里,琼瑶拿捏得恰到好处。

再从女性叙事角度来分析《还珠格格》,作为台湾女性的琼瑶以及作品经常被拿来与香港的金庸及其武侠作品进行比较,一个做为男性的代表,《鹿鼎记》是金庸的封笔之作,也被称为转型之作,以一个地痞流氓的发迹史来交代康熙时代的波澜壮阔,韦小宝从妓院出生就没有父亲,是香港特有的历史背景造就了被抛弃的无父情节,但是男主人公发迹成为鹿鼎公,虽然说是在暴露那个时代的不合理制度,有一定的批评结果,但是更多的影响可能是中国的男性都想成为韦小宝式的人物,靠小聪明走运,官运亨通,大小老婆七个,享尽齐人之福,这是在破坏中国传统固有的伦理与道德水平线,并且还让一部分女性觉得委身于已经有妻子爱人的男子是正常的,其实,这种男性特权的不合理要求又在重现。而另外一个,被称作言情天后,是为女性代言,虽然琼瑶的小说故事背景及其淡薄,但是那种言父女父子之情,夫妇伦理之情,这种在中国是需要的,也是珍贵的,她的作品里那种女性柔情,男性款款深情,是在教导男性与女性应该如何相处,男性如何君子,女性如何温婉,是有一种理想高度在里面的。虽然由于琼瑶本人的感情经历,看透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世间的丑恶现象,她的人生经历也导致她不愿意再写痛苦,她说人在世,已经这么痛苦了,为何还要在书中描写悲苦了,由于这种思想,她转型不再写悲情戏,转而写大团圆,嘻嘻哈哈,一路打打闹闹的小燕子式的开心果系列,《还珠格格》至此出世。她说:尽管仇恨、嫉妒、残忍―的种种恶性,依然在部分人的心中作祟,依然在社会上制造问题,但是,人类的爱心应该可以化戾气为祥和,不是吗?借我书中一句话人类因为有爱心,生命才有意义呀!①所以,尽管她经历过痛苦、挫折与不幸,但是反过来更相信爱能化解一切矛盾,在重塑希望,所以《还珠格格》最终的结局是“好事多磨”,“有情人终成眷属”式的“大团圆”结局。在这部剧里,琼瑶刻画了真诚的友谊(如柳青柳红箫剑式的人物)和高尚的爱情的力量和魅力(如天真无邪的小燕子与高贵的五阿哥的两小无猜式的懵懂爱情),当然总归有父母之情、仁义之情、仁爱之情、男女之情的高度饱和,在描写这么多复杂感情的场景,琼瑶写得并不拖沓与松懈,而是通过辐射式的描写着力写情,刻画了中国人朴素的要求对等的感情要求,从女性角度上来说,是有进步意义的。小燕子的女性要求一对一的一夫一妻制,与对感情的忠诚程度的要求,无不体现着女性要求对等的感情对待的要求,虽然琼瑶常让小燕子出些无伤大雅的丑事,但是正由于她本性是这样无蔽,敢作敢当的性格,才由她提出这样的要求才合情合理。所以,琼瑶的意义还是重要的。

最后从叙事视角角度来看《还珠格格》系列,它不是采取传统的章回小说式的“全知叙事”,(即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故事的叙述者仿佛永远是洞察一切的上帝,由于缺少视角的变化,从而使叙事模式呈现出程式化和凝固性,缺少真实亲切的感受。)而是大量使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限知视角来叙述故事,由于采用限知叙事视角来叙述,就有了灵活多变的变化之美,永远随着剧情与人物的性格发展才能知道后事如何,是永远猜不透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小燕子的鲁莽与冲动,紫薇的情感倾向,金锁的护主,尔康的作为臣子与爱情至上的立场的矛盾等等,让第一人称的各个“我”有各自的角度。琼瑶在《还珠格格》里大量采用第一人称的限知叙事手法,把剧情安排得紧凑,又让者观众站在不同的“我”的角度多方面的去看待同一问题。如在第二部里对于老佛爷要处死香妃,站在老佛爷的角度,是保护皇帝不再受伤,站在皇后的角度是除去眼中之钉,而站在皇帝的视角,是处死他的心爱之人,出于每个人的视角,推动故事情节,使整个事件千变万化,摇曳多姿。当然“全知叙事”与“限知叙事”作为一种叙述技巧,它们要处理的只是“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问题,二者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限知叙事”的叙事方法还是进一步推动了《还珠格格》的趣味性与可观性。

总的说来,琼瑶的《还珠格格》系列不愧是集大成的通俗文学,能够做到雅俗共赏,以致在中国拥有它独特的地位。(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琼瑶,寒烟翠[M]台北皇冠出版社,1996.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的高效教学 下一篇:对体操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